父母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物質上的,情感上的,可是說起性格來,卻總有些模糊和把握不好。就像一位寶媽的疑惑,“孩子性格不是天生的嗎?”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則指出:“性格是沒有先天的,個性有,性格是後天培養的,不存在什麼天生的性格。”
李教授認為,性格和言語特別相似,生在怎樣的家庭中,就會形成類似的性格。
她認為6歲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父母若能做好這3件事,培養出孩子的好性格並不難!
成年人的問題,很多都源於童年“心理撫養”不當
提到李玫瑾,很多人會有困惑,為何一個穿警服的人能侃侃而談家庭教育?這是因為李教授在對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中發現,很多問題都和孩子6歲前的家庭有關。
有的人,別人說一句話就氣得吵架甚至動手,頭髮都能立起來;有的人看到有人超車火冒三丈,甚至發生過激行為,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3歲看老,這是有道理的,很多行為在孩子6歲甚至更小的時候就有徵兆了,只不過家長沒有重視。比如孩子偷拿家裡的錢,天天玩電腦不和父母說話。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概念——心理撫養,它是指父母對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以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為目標,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對未來發展影響深遠。
性格決定命運,前提是父母要首先給孩子培養出良好性格才行。對此,李玫瑾給出了5點建議,現在記住這幾點,可能還不算太晚。
怎樣培養出孩子的好性格?
1)情感:讓父母成為孩子的依戀
二戰時有很多孤兒被送進孤兒院,成年後心理問題較多,經過調查這些福利機構在撫養中對孩子都很好,問題在於輪班制,親人在輪換,孩子的依戀沒有得到滿足。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早期的陪伴是不可缺失的,不走丟、吃飽、穿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更深層次的則是要讓孩子形成對父母的情感依靠。
當孩子遇到困難,每次感到痛苦的時候,父母都能第一時間出現,這才能養成早期的依戀關係,給孩子留下美好的記憶。
2)原則:3歲前和孩子說“不”
李玫瑾教授曾說,對三歲左右的孩子說不,他頂多在地上打滾,12歲之後再說,他可能直接離家出走了。
對孩子的愛是有原則的,情感和原則並不衝突,該和孩子說不的時候不要猶豫。孩子無故打人、刮花別人的車子,要和孩子講道理,立規矩。
對孩子說不,不是不愛他了,而是向孩子表明一個態度:爸媽很愛你,但愛是有原則,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義務縱容你。
從小這樣教育孩子,他也會成為一個有原則的人,不會因為突然“守原則”而發怒和不適應,良好的性格,是一個人的涵養,能走多遠,很多在小時候就決定了。
3)抵制:克服衝動,不被“誘惑”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誘惑非常多,無節制地吃零食,不捨晝夜地刷手機,以及很多讓人豔羨的奢侈品,小夥伴的環球旅行……
孩子有憧憬、有嚮往很正常,但是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很多事情我們不能立刻實現,這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需要孩子的努力和財富積累才能行。
而在此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懂得克服衝動,能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養成孩子正確的三觀,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經過努力是能達成的。
這樣孩子才能心胸開闊,見識卓遠,不急不躁,有格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格局的孩子!
❤ 在此,糖媽推薦這本《從卡內基到常春藤——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這本書是由母親谷永青和女兒陳彧共同完成的,詳細講述了女兒在不同時期的成長故事。
谷永青用卡耐基溝通理念,將性格原本內向膽怯的女兒培養成開朗自信、品學兼優的常春藤盟校畢業生,性格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父母的打磨和規劃,在每一個重要節點上,都需要家長細緻用心的謀劃才行。
榮景優品的這套書共有5冊,從正面管教、不吼不叫等多方面闡述育兒經,是父母必備的教子枕邊書,不少家長成套購買,從中得到了不少育兒的啟發,如何讓孩子成為人生規劃師和性格雕刻師?從這套書開始吧……#母嬰好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