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山航——山航两大疑云?

一直以来,对于山航,翼哥有两件事不明白。

一、山航为何没有宽体机

那就是山航为何没有引进宽体机。

翼哥常常提起了四大地方航空厦航、深航、川航、山航,除了山航,其他公司都有了宽体机。

虽然山航在四大地方航空中规模最小,但131架飞机规模,按理说也不小啊。

同属国航集团内的兄弟深航有了宽体机,西南分公司、上航分公司都有了宽体机。

但权力更大的一方诸侯山航却没有宽体机。

连民营小兄弟吉祥航空都引进了6架B787飞机,而山航仍然坚守着B737飞机。

依翼哥多年经验判断。


山航内部肯定也会有一些意见。

山东的民航单位肯定有些不满。

山东地方政府对此必然心存芥蒂。

山东地方父老乡亲肯定也有意见。

虽然个人以为,地方航空公司引进宽体机值得商榷,二三线城市开国际远程航线是否必要值得探讨。

但当下的客观情况就是:

所有的航空公司几乎都有一颗宽体机之心!

所有的地方政府几乎都有一颗洲际线之梦!

但山航坚持住了,没有引进大飞机。

也许是山航还记得当年在经营SAAB飞机所遭遇的艰难,

也许是山航还没忘记引进CRJ200飞机所遭遇的伤痛。

总之,在引进新的机型方面,山航表现了冷静与成熟,比如尽管山航有131架B737飞机机队,但令人惊讶的是没有1架B737MAX飞机。

二、山航为何没有下属航空公司

在四大地方航空中,深航组建了昆明航空,厦航拥有江西航空与河北航空。

四川航空虽然没有下属航空公司,但我们四川航空一直试图在民航业有所作用。

当初收购了东北航空,后来改成了河北航空,最后退出。

重组了鹰联航空,后来改成了成都航空,如今川航集团仍持有成都航空40.97%的股份。

而四大地方航空中唯一上市的川航竟然没有组建一家航空公司。

唯一持有的是川航10%的股份,聊胜于无。

虽然曾经参与组建青岛航空,但也早已退出。

也许是山航对民航业的艰难深有体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投资一家航空公司就是背个包袱。

三、幸运的山航

也许,过去有很多人对山航既没有引进宽体机,又没有投资组建新的航空公司有所抱怨。

但今天,也许大家才发现山航是幸运的。

至少从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中可以看出,山航亏损金额最小。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山航的规模最小,不过依我看,倘若山航既有大飞机,又有下属航空公司,估计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上半年,山东航空:

营业收入41.91亿元,同比下降53.38%。

利润总额-17.38亿元,同比减少16.93亿元。

净利润-12.96亿元,同比减少12.69亿元。

截止2020年6月底:

总资产182.6亿元

总负债146.6亿元

净资产36.02亿元

资产负债率已升至80.28%。

截止6月底,山航账面资金14.96亿元,资金面还比较宽裕。

2019年底,翼哥曾写了一篇《山东航空为何沉沦不振》,如今看来,这都是航空公司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烦恼。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放在山航身上,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也许曾经山航在羡慕别人,如今别人在羡慕山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