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李明(化名)医生是某三甲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在工作中他经常会遇到被索要联系方式,「主管的小病人出院的时候,家属都企图要手机号码或加微信,方便咨询一些小孩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但李明并不会给个人联系方式。

李明说,「和患者相处过程虽然比较愉快,家属依从性也挺好,这是对我的信任,但是按照规定个人联系方式是不能给的。」

他认为从一个医者的角度,也不方便与患者有更多医院之外的接触。

他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医生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结果患者只要感觉胸口不舒服,就给这位医生打电话,询问病情、治疗方法和用药。

给这位医生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刚开始是早中晚 24 小时,经常接到半夜或者凌晨的咨询电话,医生还会耐心和患者说说。后来发现这患者咨询起来完全毫无节制,建议患者不舒服及时到医院检查,但患者觉得去医院花钱多,作为医生你就帮帮忙又没什么损失,最后搞的这位医生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拉黑。

曾经论坛中,有站友分享自己身边的经历:

医生微信回答患者问题,最后患者病重,一转身就把那个给他解答疑问的医生告上法庭!

戳此查看详情:微信回答患者问题,结果赔了 2w,你会加患者微信吗?)

医生在日常的诊疗中可能都会遇到,自己负责的病人,询问手机号或微信,方便以后有问题咨询联系。

丁香调查参与调研:患者索要联系方式,医护会给吗?本次调查纳入 1100 位医护,生成如下调查报告。

九成医护被索要过联系方式

普遍认为是否要给,结合具体情况来定

患者到底有多喜欢要医护的联系方式,调查显示有 92.5% 的医护都被索要过个人的联系方式,仅有 6.5% 的医护没有被要过。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丁香调查制图

对索要联系方式的行为,14.9% 的医护认为应该把联系方式给患者,有利于和患者沟通。19.5% 的医护认为不应该把联系方式给患者,担心影响打扰到个人生活。65.6% 的医护认为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定,看是否有必要给。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丁香调查制图

有多少医护把个人联系方式给过患者呢?82.8% 的医护有给过患者,15.7% 的医护没有给过。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丁香调查制图

李明说,「有些医生比较热心,只要病人要联系方式就会给,认为方便和患者交流沟通,自己还可以积累病源,积累口碑。」

很多医生不愿意给私人联系方式,最大的顾虑就是影响打扰个人生活,其次是和疾病诊疗无关、存在误诊与风险。

在李明看来,医生只是工作,而除了工作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总有一些患者认为医生是 24 小时为他服务,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来找你。「不给个人联系方式,有的家属会表示理解,有的患者和家属会觉得医生太小气。」

把个人联系方式给过患者后,患者是否会和医护联系?88% 的医护表示联系过,12% 的医护表示没有联系过。而患者联系的主要就是咨询疾病和用药。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丁香调查制图

收到患者的电话或消息后,医护一般会如何处理?40% 的医护会回复了解情况,3.2% 的人不予回复,55% 的医护会视情况而定。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丁香调查制图

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医护是否会受到过频繁的骚扰?有 28.3% 的医护表示受到过频繁骚扰,49.9% 的医护没有受到频繁骚扰。

联系方式留给患者

还有易被忽略的诊疗风险

而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还有易被忽略的诊疗风险。

2019 年一则网上问诊医生倒赔 2 万块的帖子在网上流传,一位医生因在微信上回答朋友的问题,最后小孩子眼睛病情严重了,去医院花了很多钱,一转身就把那个给解答疑问的医生告上法庭,赔了2 万。

患者联系为了咨询相关病情,医生是否会给出诊疗建议?46.6% 的医生会给出相应建议,解释清楚。仅有 10.4% 的医生认为不会给出建议,认为有医疗风险。43% 的医生认为不太好说,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丁香调查制图

对自己诊疗的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密切随访的患者给联系方式,关注后续病情发展,确实会更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李明认为,「对于熟人,很多医生不好意思拒绝,会给出诊疗建议。因为关系越近,说话就越没有安全意识。」

询问病情的话,也要看复杂程度,拿不准还是要病人来医院看,不要轻易下结论。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咨询病情,而不是私人电话。

站友@wrp4115 认为:其实不能以加不加微信为准,而当以 “信息交互”为准,不限于形式,所以,谨言慎行很重要!不要以为加了微信就可以放松。作为医生,必须心里有根弦。

把联系方式给患者后,我变成了 24 小时在线的私人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