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上海边打边学边建边干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疫情防控的特色经验。请听上海电台记者吕春璐发来的报道:

抗击疫情,“早”是一个关键字。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在1月24日发布一级响应之前就向各医疗机构发出预警,对全市发热门诊进行督查和人员培训,后续又不断强化措施:发热门诊有疑似病例要就地隔离、发热门诊增加影像、呼吸、急救等设备和人员团队,建立了182个社区发热哨点门诊等,截至29日24时,上海的发热门诊共接诊接近28万人次,留观隔离17500例左右。对于救治确诊病例,上海采取的集中收治模式效用显著:

“从我们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来讲,我们有300多个负压床位,还有储备的200个左右负压床位,我们都还没用过。”

疫情防控,上海边打边学边建边干

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介绍,上海对于援鄂以及在本地留守的医疗资源做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两支队伍的高质量运行。两家定点医院汇聚专业团队,包括重症、ECMO团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团队、呼吸治疗师团队、心理治疗团队等,团队协同彰显合力:

“一人一策,根据病人的进展的不同阶段,从早期到中期到现在,整体上我们上海的危重性病人比例不断地下降,现在的重症、危重症的比率只占了3%。”

疫情防控,上海边打边学边建边干

作为流动人口众多的国际化城市,在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路径非常重要,除了流行病学调查,道口筛查、集中隔离点都有上海社区医院医生的身影,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辉说,疫情中,家庭医生守好了“三道门”:社区居民健康之门,家园和校园大门,以及外防输入的城市之门:

“上海市的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已经开学,依托我们原本就有的全科医师进校园的工作模式,采用这样‘一校一策’的防控方案,一名家庭医生要跟一所学校对接、指导他们做好学生的晨检、午检、健康的观测,包括个人防护,包括通风、消毒,甚至是信息的报送。”

邬惊雷表示,这次疫情阻击战上海是“边打边学边建边干”,还存在问题和不足,近日出台了《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通过一系列建设,经过“十四五”期间的努力,建立起更加响应迅速、统一高效、联防联控的社会响应机制。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吕春璐

编辑:沈颖婕

疫情防控,上海边打边学边建边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