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5月1号老百姓是否能应用?

用户252254970303


前几天,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公布,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在经过五年的研究后,马上将推行出来了!据悉,目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旗下公司正在为即将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招兵买马。网友不禁问:什么是数字货币,为什么要发行这种货币呢,怎样在市场流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内容吧!

一、为啥发?

数字货币,一般简称为“DC”,是英文“DigitalCurrency”的缩写。

不过,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是“DC/EP”。除了数字货币,还有电子支付的概念(EP即electronicpayment)。

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二、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吗

理论上可以,但人民银行并没有采取这种形式,而是使用双层运营体系。

为什么不直接发给老百姓,央行考虑有哪些:

1、单层运营架构,意味着央行要独自面对所有公众,挑战极大。

2、双层架构能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创新,竞争选优。

3、双层运营体系有助于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

4、使用单层运营架构,会导致金融脱媒。

三、如何用?

数字货币那么好,是不是在哪都能用?

央行数字货币必须有高扩展性,高并发的性能,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为了引导央行数字货币用于小额零售场景,不对存款产生挤出效应,避免套利和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级别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主要还是用于小额零售场景。

四、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关于发行数字货币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话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实际上,只是单纯地全额缴纳准备金也不行。数字货币进入信贷市场,一样会出现货币派生和货币乘数,这依然有可能出现货币超发的情况。

所以,又回到开始,央行只是将数字货币限定于M0的替代。

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这样就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胡辣财经


5月1日老百姓应该还不能广泛应用,有可能在某些城市进行试点。

4月19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文章《什么是中国版数字货币?怎么用?央行回应!》。文章指出,近期,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进展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此外,考虑到前期数字货币仅限于试点,短期内不会大量发行和全面推广,货币流通速度也将保持正常水平。


圆梦吧v打板


近日来,网上不断有消息传出,央行的数字货币DC/EP即将落地!且据4月14日晚的消息称,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已在农业银行内部进行测试,未来或有望先在苏州、成都、雄安、深圳这4个城市率先试行!

随后各媒体平台相继做出报道:4月份,央行完成了试点银行的数字货币钱包安装;预计5月,央行将继续向试点城市的职工,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工资中的交通补贴部分,比例约为50%!

……种种消息的传出,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广泛关注。甚至有部分专家学者分析后,已开始大胆预测数字货币的全新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在5月1号,只能说有部分的老百姓能够使用数字货币,从试点一点点的向全国铺开,任何新生事物都是需要一个试用,推广,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不可能说一下子全国统一性,容易造成百姓因为接受难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