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版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钱币版三国演义


这首《临江仙》,随着《三国演义》电视剧以及“易中天品三国”在央视的热播,广为传唱,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三国热,唤起了大家对三国英雄的神往!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故事,虽然很精彩,但是内容却有很多虚构的情节和夸张的成分,和真实的历史并不完全一样。

下面我给大家说说钱币版的《三国演义》,就是通过对魏、蜀、吴三国各自发行钱币的考察,来揭示他们以货币为武器所进行的战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国之间的计谋权变、势力消长以及最后由篡魏而起的晋,统一三国的历史必然。

三国时期,因为政治上的分离,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货币制度,他们在沿用五铢钱的基础上,各自也都铸造了新的货币。

总体上看,曹魏的货币最为简单,只有五铢钱一种,习称曹魏五铢;蜀汉的货币最为复杂,有直百五铢、直百、直一、定平一百等四种;东吴的货币虽然名称上也仅有一种,称作“大泉”,但是面值却最多,也最大,有五百、当千、二千、五千等四种。

曹魏地处北方,自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以来,社会经济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基本上退回到了实物经济状态,公私都很少使用货币,多用稻谷、绢帛为交换的手段。但是,位于西南的蜀汉以及江南的东吴,受破坏的程度很轻,货币经济还都在正常地运行。赤壁之战以后,吴蜀两国因为对荆州的争夺,开始由政治上的盟友演变成为交战的敌国,最后爆发了夷陵之战。

吴蜀两国在对抗的过程中,蜀国实力相对弱小,便借助通货膨胀政策,铸造大钱,套购东吴的战略物资。东吴对此毫不示弱,货币贬值的幅度更是超过了蜀汉。在两国的竞相贬值之下,在另一条战线上引爆了一场不见刀枪的战争,上演了一场货币版的三国演义。

这场货币战争,最早可以追溯到刘备于建安十九年铸造的“直百五铢”。


钱币版三国演义

直百五铢

当年刘备占领成都时,因为军用不足接受部下建议,铸造了“直百五铢”钱,虽然重量仅有当时流通的蜀五铢的三倍,作价却是一百倍。这意味着,刘备凭借手中的刀剑,强买强卖,用同样多的铜换取了民间三四十倍的物资和劳务,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初次尝到了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好处。


钱币版三国演义

直百五铢背面的“为”字,相传为诸葛亮手书

刘备铸造直百五铢钱以后,曹丕于黄初二年,也下令“复五铢钱”。实际上曹魏这次仅仅是恢复用钱,而非铸造新钱,这次用钱的目的是筹措伐吴的军需,本来就没有另铸新钱的打算。因此,当物资筹集到手之后,就停止用钱,继续“以谷帛为市”。


钱币版三国演义

曹魏五铢

总体上看,北方的曹魏收入靠谷帛,官兵的俸饷以及社会上百工的给付,也都使用实物来支付,乡村里更是以物易物,货币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因此,实物经济仿佛就像一道防火墙一样,阻断了蜀国和吴国竞相推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的逐渐恢复以及社会的相对稳定,这些都为西晋最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刘备的直百五铢大钱,虽然对以实物经济为主的曹魏影响有限,但是对东吴的货币经济却造成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孙权首先于嘉禾五年(236)铸造了"大泉五百",两年后又铸造了大泉当千。另外还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它们的大小轻重与初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相差不多,但是面值却已经膨胀了几倍。


钱币版三国演义

大泉五百 大泉当千


钱币版三国演义

大泉二千 大泉五千


孙权为何如此不循常理地,一开始就发行面值高达五百的虚值大钱呢?以往大家因为不能理解孙权的这种行为,而视其为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大谜团。

如果仅仅从孙吴单方面孤立地来看待这件事,确实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将孙吴铸钱与刘备发行直百五铢,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联系起来分析,那么就能明白孙权急切地铸造当五百大钱,自有他的道理。实际上,孙权这是为了应对刘备发动的“货币战争”的无奈之举!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当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要被迫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这就是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

在这一货币流通规律的作用下,东吴地区流通的五铢钱这一足值的“良币”,就会被迫退出流通,从而被大量地走私到蜀国销毁改铸成直百五铢钱,然后再被用来套购东吴的战略物质以及民生必需品,这样孙吴的经济将会受到沉重的打击。

面对蜀国以通货膨胀为手段发动的这场货币战争,东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坐以待毙,要么进行反击。曾经被曹操在诗中盛赞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显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选择了强力反击。

他反制措施之强烈、幅度之大,远远地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竟然一出手就造出了面值当五百的“大泉五百”来应对刘备的“直百五铢”,这既反映出了孙权的决断与气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形势的紧迫与严峻。货币领域不见刀枪的这场战争,其惨烈程度相比那场火烧连营的夷陵之战也毫不逊色!

在早期金属称量货币时代,统治者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一般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在重量不变或稍微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成倍地大幅度加大货币的面值,使其成为虚值大钱;

另一种则是在保持面值不变的名义下,减少货币的重量和尺寸,使之成为减重的小钱。

这两种手段的目的,实际上都是一个,那就是希望用尽量少的铜兑换到尽量多的物品。

刘备铸造“直百五铢”大钱,使用的就是第一种方法。孙权强力反击刘备所使用的手段实际上用的也是第一种方法,只是膨胀的幅度更大,他用当五百的膨胀幅度应对刘备当一百的膨胀幅度,希望以此回击刘备发动的货币战争,杜绝东吴货币的外流。那反击的结果如何呢?

面对东吴的强力反击,蜀汉被迫采用了通货膨胀战术的第二种方法,即减少重量。于是“直百五铢”的面值虽然没有再增加,但是重量已从初铸时的重约7克,急剧减重为1克,甚至最轻时仅有0.5克。

蜀汉的这一回击手段也非常的阴辣,看似没有改变货币的面值,实际在重量上已经又贬值了六七倍甚至更多。迫使东吴不得不将两种通货膨胀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即一方面将货币的面值从当五百提高到当千,甚至当二千,乃至最后高达当五千。另一方面则将重约20克的“大泉当千”,减重至12克,最轻的甚至不及4克,有的甚至还没有五铢钱重。改铸“大泉二千”的时候,面值虽然增加了一倍,但是重量已经仅有12克,后来又减重为10克,再减为8克,甚至有的轻至6克不到。

因此,在这一轮货币战争中,孙吴货币减重最严重的时候,可能并不亚于蜀汉,只是时间较短而已。但是,东吴在应对蜀汉货币战争的反制措施中,因为交替使用了提高面值和减少重量这两种通货膨胀的方法,因此导致各种大钱轻重错落、作价颠倒,根本无法流通,引起民众的激烈反对,纷纷罢市,社会经济遭受重创。

识时务的孙权,当他发现这种贬值货币的政策破坏国内民众的生活,于己不利的时候,就果断地于赤乌九年停铸大钱并将已经发行的大钱回收,仿效魏国回归实物经济,以谷帛为交换手段时。这样一来,蜀汉的通货膨胀政策就成了独角戏,也玩不下去了,后主刘禅就于延熙三年进行了一次币制改革,罢废“直百五铢”钱,改铸

“直百”“直一”两种新钱。但是不久又出现了减重,反映了蜀汉灭亡之前,国力已经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惨状。


钱币版三国演义

直百 直一

货币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各国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上的发展变化。我们通过对魏蜀吴三国各自发行货币的考察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到三国在货币领域曾经有过一场不见刀枪的战争,以及彼此势力的消长变化。三国最后统一于代魏而起的晋,单从货币上就能够看出来这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必然性。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永生说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