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每天瞭解一點創業投資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作者:Judy

來源:IT桔子(itjuzi521)

打開當前的中國新經濟獨角獸列表,一眼看過去都跟「巨頭」脫不了聯繫——或是被巨頭直接投資過、或是被巨頭投資過的小巨頭投資了,再或者就是巨頭直接拆分出來單過的「親兒子」。

IT 桔子整理製作了這張圖,把當前巨頭們手中現有的獨角獸「金牌」做了整理。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1

阿里巴巴確實是爸爸——獨角獸榜單估值最高的幾位,都來自阿里家族。比如估值 1538.46 億美金的螞蟻金服、估值 670 億美金的阿里雲和估值 285 億美金的菜鳥網絡。如果對比當下一些上市公司的市值,這相當阿里手裡還有兩個美團(750 億美金*2)、一個京東(660 億美金)、一個好未來(300 億美金)。

此外,阿里手裡還有淘票票阿里體育這兩個在文娛、體育領域不可小覷的獨角獸,分別估值 22.46 億美金和 12.31 億美金。

螞蟻金服起步於 2004 年成立的支付寶,2014 年 10 月正式獨立。在「網絡支付牌照持有者必須為內資公司」的門檻下,有著軟銀和雅虎背景的阿里巴巴必須將支付業務拆分以獲得入場券。而這個「被動」的推動也讓支付寶從支持阿里體系內商戶的支付工具有機會將視野放大到中國金融體系整體升級這個層面。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在「被動」的情況下能做「主動」的戰略佈局,成就了今天龐大的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獨立之後至今完成了 6 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 1500 億,投資方包含阿里巴巴、淡馬錫、GIC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加拿大養老基金、太平洋保險、中郵資本、社保基金、人保資本、紅杉中國等等國內外政府投資基金、保險、社保基金和PE。

2008 年 9 月,阿里確定「大數據」和「雲計算」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佈式計算機操作系統「飛天」。次年 9 月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在 2011 年開始大規模對外提供雲計算服務。現在的,雲計算幾乎成為新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而阿里雲是中國市場絕對的老大、在全球也能排在前三位。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阿里雲僅在 2015 年有過來自阿里巴巴的 60 億元戰略投資,並無其他更多投資方,但並不妨礙其估值的不斷攀升——基於其營收規模的翻番式增長,華爾街給出了阿里雲 670 億美元的估值。

2013 年,菜鳥網絡在阿里巴巴牽頭下成立,以數據為核心,通過社會化協同,打通了覆蓋跨境、快遞、倉配、農村、末端配送的全網物流鏈路,提供了大數據聯通、數據賦能、數據基礎產品等。2016 年其首輪融資超過百億人民幣,投資方包括 GIC、淡馬錫、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春華資本等。之後在 2017、2019 年,阿里巴巴分別兩次向菜鳥投資將近 300 億,持股增加到 63%。

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網絡的發展戰略路徑基本都是「初心是服務阿里商家和用戶,然後走出去放眼全球,成為經濟社會中支付、雲計算、物流領域的基礎設施」。這讓人驚歎馬雲和阿里合夥人的高級戰略眼光。相比之下,阿里當前的其他兩位獨角獸小弟淘票票和阿里體育,目前站在巨頭肩膀而獨立發展,在各自專業領域放手闖蕩。這樣,阿里巴巴集團也能將更多注意力保持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持續發展。

2

騰訊當前手裡僅有「微眾銀行」這一個現役獨角獸,估值 184 億美金。過去兩年裡騰訊拆分出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閱文集團」已經完成 IPO,走出了獨角獸榜單。

微眾銀行是由騰訊公司及百業源、立業集團等知名民營企業發起設立,2014 年 12 月經監管機構批准開業,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騰訊持股微眾銀行 30% 股份,為其最大股東。2016 年微眾銀行獲得定增融資 12 億元,投資方為騰訊及幾家人民幣 PE,此前流傳的華平、淡馬錫等美元 PE 都被銀監會拒之門外。該輪投後估值為 320 億元(50 億美元)。

此後雖無融資,但隨著微眾銀行收入/利潤增長,其估值已被評估調整到 184 億美金。

近期有推介資料顯示,微眾銀行正在接受中信證券的上市輔導,期望 2020 年在 A 股 IPO。這份推介資料認為微眾銀行目前估值較低——材料指出,「過去三年微眾銀行收入/利潤平均增速達 100%,假設未來 5 年收入增速及成本增速逐步趨緩至 30%,則 2019 年-2023 年淨利潤分別為 45 億、81 億元、126 億元、175 億元、240 億元。按 30 倍 PE 估值,2023 年微眾銀行估值有望達到 7200 億元。」

我們期待騰訊手裡這隻獨角獸躍升到上市公司梯隊,到時是流血還是騰飛,市場會給出答案。

3

這幾年靜悄悄的 58 集團,通過孵化扶持和拆分業務的方式,現在手裡已經擁有車好多集團(原瓜子二手車為 58 集團孵化項目)、轉轉快狗打車58 到家這 4 只獨角獸公司。除此之外,鬥米兼職是 58 集團拆分出來的第一個項目、也試圖在兼職領域發力成為獨角獸。

這家神奇的網站也許是特意要「隱藏」自己——從鬥米兼職開始,其實 58 同城這些年持續在嘗試做垂直拆分,除了以上幾個有融資、估值不錯的項目外,還有 58 快拍、58 甲妝、58 學車、58 配配、58 錢櫃、屋米合租、幫幫、番茄快點、貨車之家、58 月嫂、58 家政等等。58 同城也許試圖通過垂直領域新品牌來洗刷人們對於其「虛假信息」的印象,也許是互聯網下半場的到來,原先砸廣告換流量的打法走不通了,必須要通過精準投放、精細化運營才能獲取用戶的轉化。大量的拆分是其不得不進行的轉型嘗試。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現在二手商品交易平臺轉轉估值 15 億美金、同城物流快狗打車和 O2O 平臺 58 到家都估值 10 億美金,都是剛剛入門的獨角獸吧。

而估值最爭氣的車好多集團(90 億美金)與 58 的淵源有點不太一樣——

2013 年 10 月,58 同城在紐交所掛牌上市;2015 年 4 月,58 合併趕集網,楊浩湧與姚勁波將出任新公司的聯合 CEO;11 月,58 趕集宣佈剝離二手車業務獨立融資和發展,楊浩湧將任新分拆的瓜子二手車董事長和 CEO。而瓜子二手車其實是趕集好車發展出來的。

初始時,以楊浩湧為核心的管理團隊持有瓜子二手車 54% 的股份,58 同城則擁有瓜子二手車 46% 的股權。之後瓜子二手車在一級市場進行了多輪融資,當前估值 90 億美金。2019 年 2 月,58 同城在其財報中透露,以 7.136 億美元總價,向第三方投資者出售其在車好多集團一定比例股權。

所以,其實 58 同城也只是蹭到了車好多這隻獨角獸。好在還是持有部分股份,也說得過去吧。

4

京東在 2017 年就開始戰略變革,相繼拆分出京東物流

(估值 134 億美金)、京東金融(現在的京東數科,估值 204 億美金)、京東健康(估值 71 億美金)和京東到家(獨立後與達達合併,估值 46 億美金)。

2015 年 4 月,京東推出 O2O 服務平臺京東到家(為獨立子集團),次年 4 月,京東到家與達達合併,稱「達達集團」;

2017 年 4 月京東宣佈,京東物流從京東集團分拆獨立,之後將擁有更加獨立的經營權和決策權;

2017 年 6 月,京東在當年 Q2 財報中顯示京東金融(京東數科前身)重組已完成交割,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

2019 年 5 月,京東拆分京東健康。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京東以零售立身,其物流、數字科技能力曾與零售並駕齊驅成為京東三家馬車,後續拆分與阿里巴巴拆分公司邏輯頗為相似——放手獨立,爭取更廣闊的天地去作為——京東物流獨立後「向全社會輸出京東物流專業能力」;京東數科目標「作為中國金融及商業領域的基礎設施,推動實體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而對京東健康這個板塊——個人健康管理為服務,且醫療服務場景非常複雜,已經脫離了零售的場景。將大健康獨立,一方面京東可以專心經營零售,另一方面京東健康也可掌握獨立性去實現自我發展。現在的京東健康已有京東大藥房、藥京採、京東互聯網醫院等核心產品和子品牌,其野望還投向整個智慧醫療、互聯網醫療的業務。

5

其他的巨頭與獨角獸的「父子關係」中,有互聯網巨頭也有傳統企業巨頭,如網易手中的「有道」上市之後,還擁有「網易雲音樂」;百度有「度小滿金融」、奇虎 360 有「奇安信集團

」。

在傳統行業巨頭中,鏈家網現有「自如網」和「貝殼找房」;蘇寧擁有「蘇寧體育」和「蘇寧金融」;海爾有「日日順物流」;寶鋼集團有「歐冶雲商」;中糧集團有「中糧我買網」;順豐擁有「豐巢科技」;首汽集團有「首汽租車」;光大控股有「特斯聯」;藥明康德有「藥明明碼」。

觀察這些公司的拆分,傳統行業巨頭拆出來的公司多有一種「探索互聯網、智能化」的意味,期望引入科技進一步帶動其核心主業的發展。而更多的互聯網巨頭的拆分背後,核心原因和動力無外乎是:

  • 保留集團基因,專注發展核心業務,放手讓更專業的人經營專業的業務單元;
  • 引入更豐富的資金方,合作發展;
  • 將普適於市場的業務單元的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市場,以拓展巨頭集團更長尾、更廣泛的商業影響力。
從這些生在巨頭肩膀上的獨角獸們看,巨頭為何喜歡拆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