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界新秩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迎接世界新秩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4月3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华尔街日报》刊登发文,指:新冠肺炎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

再联系之前领导人的战略预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不管你承认与否,旧秩序正在逐步瓦解,新秩序有待建立。旧秩序的瓦解意味着现存势力的衰败,新秩序的建立意味着新崛起势力的兴起。

每一次新旧秩序交替之际,都极容易发生战略误判,这种误判将导致新旧双方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对双方都是极大的战略损耗。

这种战略误判是什么呢?新兴势力对现存势力的低估,对自身的高估,导致新兴势力没有战略定力,过早挑战现存势力而被扼杀。

新旧秩序交替最成功的方式应该是,现存势力的自然衰落,新兴势力自然增长,待旧势力衰落到极点,形势陷入混乱,全世界全部期待新兴势力承担领导责任之时,才是新兴势力自然接过领导地位的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新兴势力早于旧势力衰落的极点做出战略误判,战略冲突便不可避免。

正如中国朝代交替的历史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造反势力的往往都成了烈士,积蓄力量伺机而动的后发势力往往问鼎中原,夺得天下。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响应云集,可惜他们攻占了大泽乡、蕲县和成县等几个县城之后,兵马才几万,就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于是引起秦将章邯率大军镇压,起义迅速失败。

很多人以为秦末很腐朽,随便一推就倒,事实并非如此。秦末只是政治、经济陷入危机,军事实力依然很强悍,秦将王离、章邯皆乃名将,兵锋所指无人能敌。

而极具战略眼光的高祖刘邦,攻入咸阳后,宽待秦王子婴,对外不称王,对内约法三章,百姓秋毫无犯,最终赢得天下民心,打败项羽,创建汉朝基业。

刘邦势力在崛起过程中,和秦朝这个旧秩序始终没有正面对抗,待到陈胜、项羽等起义军消耗掉秦朝所有力量后,他只需摘取最后的果实。

同样地,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反元,红巾军的实际控制人刘福通被元末名将察罕帖木儿(即倚天中的汝阳王)一击溃败,之后又有陈友谅、张士诚等军阀势力,而朱元璋是刘福通的名义属下,在其庇护之下不仅可以高枕无忧避元军的锋芒,甚至能够利用其势力跟已经投靠元廷的张士诚抢夺地盘。

朱元璋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既躲过了元军的正面攻击,又积蓄了自己的力量,最终等他打败对手和元朝正面对阵时,元朝早已耗光了元气,直接被摧枯拉朽地赶到了漠北。

不只是在中国古代,在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时,美国同样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美国于1894年在GDP方面超过英国了。不过在综合国力,英国还是第一,但是没过几年就被美国追上了。

这时,美国一直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不当头,直到二战爆发,美国坐等欧洲惨不忍睹后,强势介入,摘取胜利果实。

二战后,美国终于在GDP,科学技术,军事力量等方面全面超过了英国,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已是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在新旧秩序交替之际,新兴势力应当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不到现存势力土崩瓦解,绝不主动发起战略进攻。

高筑墙,便是做好自身的防御工作,包括国防安全、战略物资等。在新旧秩序交替之际,世界变得更加动荡不安,不安定因素陡增,高筑墙就是不让自己陷于被动状态,使自己免受世界风云变幻的负面冲击。

广积粮,积极发展经济,全力发展,提升自身实力,在秩序不稳定之际,很多势力都陷入无法发展的境地,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全力发展生产力,提升自身,壮大自己。

缓称王,对外保持韬光养晦和统一战线,不做出头鸟,不成为众矢之的。在旧秩序坍塌之际,自己不能过早成为新秩序的制定者,否则只会增加自己的战略包袱。例如,在美国日益咄咄逼人和战略收缩之际,新兴大国不能成为反美先锋,而是成为众多不堪霸权的普通一员,一起推动旧秩序的瓦解。若新兴大国过早战略反攻,其他国家必定把站队作为筹码,获取自己的利益,从而给新兴大国带来战略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当旧秩序完全消失,全世界必定希望稳定的新秩序,此时,实力最强的新兴大国必然众望所归成为新秩序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不应当是自己强迫或者勉强支撑得来的,而应当是众多国家的拥戴和推动,而顺理成章成为领导者。

当世界发现只有这个新兴大国才能带来繁荣和安定时,它必定成为新秩序领导者。

此过程,必定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