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說這句話的人要小心了!你的大腦正在受傷~預防痴呆,多做這些小事最有效

“對不起,我忘了。”這句話在現代生活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如果說中老年人愛忘事是身體機能衰退的結果,那麼年輕人經常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可能就預示著大問題了。


經常說這句話的人要小心了!你的大腦正在受傷~預防痴呆,多做這些小事最有效


一分鐘自測記憶力


一份調查問卷,幫你迅速檢測自己的記憶力:以下問題如果回答“是”,加1分,如果“不是”,加0分。


1.您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嗎?


2.是否發現自己經常愛糊塗,精力不集中?


3.是否時常會發現,自己想說什麼但又很難表達清楚?


4.學會一件事情是不是比過去用的時間長?


5.計算數字時,如果不寫下來,是否很難計算?


6.是不是常常感到腦力不足?


7.是否發現,集中精力做事情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8.看到一個比較熟悉的人,但記不起這個人的名字,這樣的事情您是否會時常發生?


9.是否發現,過去的事情記得很清楚,但記不起昨天發生的事情?


10.是否經常忘記今天是星期幾?


11.是否經常把鑰匙放錯地方?


12.要找一樣東西,但又忘記了要找什麼?


13.您的家人和朋友是否發現您比過去愛忘事?


14.您會經常講自己的經歷嗎?


結果評估:


  • 4或4分以下,說明您的記憶力和精力集中的能力都很好;
  • 5到10分,說明您的大腦正在退化;
  • 10分以上,說明您的記憶力和精力集中的能力都在明顯減退。


是什麼讓你“失去記憶”


1壓力過大


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記憶力,但壓力過大會損傷記憶力。


這是因為,壓力使得腎上腺分泌皮質醇,而皮質醇過高則可以影響大腦中對學習和記憶起到關鍵作用的海馬體。


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越著急記住的事情,往往越先忘記。


2睡眠不足


失眠使大腦在該休息的時候不能好好休息,在該工作的時候,又不能完全興奮起來投入工作。


這會讓人們極不容易接納外來信息,無法將記憶儲存。


經常說這句話的人要小心了!你的大腦正在受傷~預防痴呆,多做這些小事最有效


3長期抽菸喝酒


長期抽菸酗酒可能會導致大腦血液供應不足,而在血流不暢的地方,腦部細胞有可能逐漸萎縮,嚴重者或會誘發痴呆。


4過度依賴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會造成年輕人的大腦利用率相對降低,導致記憶力下降。


提升記憶力,從養腦做起


眾所周知,記憶、情緒、精力等都與大腦有關,下面這些“小動作”有很好的“養腦”功效,大家經常做一做,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經常說這句話的人要小心了!你的大腦正在受傷~預防痴呆,多做這些小事最有效


1蹺起雙腿


當一個人的雙腿蹺起高過心臟之後,腳和腿部的血液會迴流到肺部及心臟,使頭部的供血量增加,讓人神清氣爽。


2多次咬牙


一天咬牙50次,可拉動頭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


3以指梳頭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府”,因此一些和心腦密切相關的疾病,要用“神穴”來治。


其中,有關記憶的神庭穴、本神穴、四神聰都在頭頂部。


以指梳頭可以更好地刺激這些穴位,有助於提高記憶力。


方法:大拇指扣住小指,用三指沿著髮際線向前推,像梳頭一樣梳81下。


4常伸懶腰


身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時,上肢肌肉組織的末梢血管會淤積很多血液,伸懶腰的過程,可以使迴心血量增加,讓血液更好地灌注到全身,尤其是大腦。


經常說這句話的人要小心了!你的大腦正在受傷~預防痴呆,多做這些小事最有效


5大聲朗讀


讀和聽的雙重行為對記憶影響最佳,因此,當您想記住一件事情時,不妨大聲朗讀出來。


6多動手指


日本老痴症專家長谷川嘉哉表示,通過鍛鍊大拇指,可以增加大腦前額葉等部位的血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衰老。


7轉動眼球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左右轉動眼球,可有效提高記憶力。如果想快速回憶起某件事情,只要將眼球左右來回轉動30秒,就會產生良好效果。


8邁開雙腿


下肢的活動可刺激對側大腦皮層的活動,起到健腦作用。一週慢跑、快走5次,一次半個小時的運動雖然簡單,卻能提高記憶力。


9按神門穴


神門穴是心經經氣出入的門戶,也是維持心功能正常運行的要穴,有安心神、促睡眠、防治老年痴呆的功能。


神門穴在手腕上,心氣鬱結的時候,刺激它,效果很好。


方法:一掐一放,用拇指的指甲掐按神門穴,每隻手按壓36次。


小貼士:大腦最愛“吃”這些


魚類:建議選個頭小、牙齒尖、生活在寒冷水域的魚。


紅肉:此類食物富含鐵、鋅、膽鹼、葉酸等有益大腦的營養素。


堅果:豆類、堅果、種子等富含必需脂肪酸,還能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於大腦健康。


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還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能降低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


文章來源:綜合自健康時報、BTV養生堂、人民網健康、養生固本健康人生

編輯:清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