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不能陷入“作業打卡”的誤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作業打卡”成為小學生家長的工作,如今幾乎每門功課的任課老師都會要求家長在班級家校微信群裡“打卡”。按理說,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是家長的分內事,也是家校合作的一部分,但是,要求家長每天把孩子的作業拍照或拍視頻打卡,不僅對家校合作無益,還會加重家長的負擔,讓家校合作步入誤區。

過多打卡會讓家校合作的著力點發生轉移。

家長有監督孩子作業完成情況的職責。瞭解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與教師互動交流,是家校合作的方式之一。各科作業都要在群裡打卡,教師忙於統計家長打卡情況,家長忙於陪孩子寫作業、拍照、錄視頻。為了讓孩子有“面子”,家長們絞盡腦汁拍出令人“眼睛一亮”的圖片和視頻。在這個過程中,家校雙方都忙得焦頭爛額,誰還有精力思考學生的學習品質及長遠發展?

各科作業都要求打卡是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

完成一定的家庭作業,本是一件常規的學習活動。受任何工作都要留下痕跡的形式主義工作作風的影響,部分教師用“超常規”的方式對待學生的常規性學習,其結果是家校雙方不再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及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的培養,只關注圖片及視頻拍的美不美,有沒有在規定時間內上傳。過多非必要的關注,讓正常的學習活動變得非常複雜,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給家長及教師自身增添了不必要的負擔。

各科作業都要求打卡制約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以語文課做手抄報為例。小學生對事物有基於童真童趣的獨到見解,其製作的手抄報是稚嫩的、簡單的,在成年人看來甚至是有缺陷或存在一定錯誤的。但是,在作業打卡的要求下,充滿童真童趣的手抄報越來越少。為了奪人眼球,很多手抄報都是家長的傑作,一份份高質量的手抄報看似精美,實則與孩子沒有多少關係。

家校雙方利用微信等軟件就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交流,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家校合作並非只有“作業”一項內容,將作業打卡作為家校合作的主要內容甚至全部,是對家校合作的誤讀。

親貝網小編認為,家園共育本是一件利於孩子發展的事情,但是將孩子教育的任務過多的向家長身上傾斜,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家長有家長的教育任務,老師的教育職責很多都是家長無法完成的,所以我不認可這樣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