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党史」中共孟津县委的建立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对一系列存有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使全国范围内出现革命走向复兴的局面。六大后的中央在实际工作中强调了以下原则:第一,必须从下层做起。只有在下层组织已经健全起来,工作有了开展以后,才能建立上层组织。第二,要求各级党组织设法从各方面接近工农群众,实际考察他们的痛苦和要求何在,艰苦耐心地去发动和领导群众的日常斗争,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地聚集力量,实现“争取群众”的目标。第三,坚持党的干部要做到“职业化”和“社会化”,充分利用职业和社会关系的掩护来开展工作。客观方面,1930年5月至10月,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等新军阀之间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原大战,南京政府无暇他顾,给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

「孟津党史」中共孟津县委的建立

中共孟津县委原貌(霞院村任家祠堂)

在这样的形势下,1930年冬,洛阳中心县委批准成立中共孟津县委,并派中心县委委员任春华到孟津担任县委书记(县委未设委员)。因任春华是孟津霞院村人,他利用社会关系作掩护,把县委机关设在白鹤镇霞院村的任家祠堂。

任春华回到霞院村后,就利用亲戚、朋友、乡邻等各种关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考察农民群众的要求和需要。任春华根据农民生活困难、子弟上不起学、又想让子弟上学的迫切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首先在任家祠堂办起了初级小学,吸收农家子弟入学读书。同时又创立了青年读书会,吸收社会进步青年学习文化知识。通过教书和开展读书活动,向青少年渗透马列主义,论述反帝救国之道,引导青年投身革命。他发展青年韩云从入党,把早期党员任宗舜和韩云从作为依靠骨干。他还经常到一、二十里外的负图寺小学与党支部骨干雷声时、谢健等人联系。为了开拓工作环境,他四处奔波,先后在霞院、白鹤、崔岭、蜂王、雷湾、马庄等村农民中发展了一批党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