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射洲际导弹为何需要从水下30米左右发射?

潜射洲际导弹为何需要从水下30米左右发射?

各大国绝大多数车载的现役洲际导弹,其实看到的都是发射和运输一体车的外形,而不是导弹本身的面貌。弹射出筒飞上天的导弹,大多数都有弧形整流罩头部。而整个发射罐体非常的结实和强大。前面开口,后面封闭而且有燃气发生器。就像一个装填火药的大炮管一样。在这种发射车树立起来,准备发射时。这两种洲际导弹发射罐的前盖,都会自动打开;紧急情况下甚至是通过火工品微爆炸迅速的炸开。而发射罐的底部有燃气发生器,其实就是一个发射火药包爆炸,把50吨以上的导弹弹射出发射罐几十米高。此时导弹自己再点火升空。这是当代公路和铁路机动洲际导弹发射的主要模式。而潜射洲际导弹的发射筒是固定安装在核潜艇的内部。发射时不但要承受燃气爆炸弹射导弹的膨胀力,还要要承受导弹出筒后的海水灌入的压力。


潜射洲际导弹为何需要从水下30米左右发射?

潜射洲际导弹从大约30米的深度弹射出水后再直接点火。这个出水过程非常的复杂,目前全球只有4大国真正掌握。虽然海水和空气一样都是流体,但是两者的流体阻力特征完全不一样。空气中飞行物体想要阻力小,需要头部尖锐的锥形或者弧形。而海水中要稳定的出水,最好是钝头,而且最好可以自己产生气泡减少水的阻力,保持稳定出水姿态。当潜射导弹出水后,空气中飞行又需要弧形头阻力最小。现在大国之间有2种办法解决这种矛盾。一种是美国的钝头D5和法国的M51出水后弹出减阻杆。而俄式潜射洲际导弹采用两种头部整流罩,出水后弹射掉钝头的整流罩变成弧形头部再加速升空。其实13.5米在全球主要现役潜射洲际导弹中已经算比较长的一种。基本已经到了核潜艇可带潜射导弹的长度极限。下一代的潜射洲际导弹。


潜射洲际导弹为何需要从水下30米左右发射?

大概率会增加直径、加大推力而不会再大幅度增加长度,最终看齐或者超越三叉戟D5的水平。潜射洲际导弹仅仅一个出水深度,就曾经足够愁倒5常中的4常。剩下的另外1常,干脆彻底放弃自己独立研发,原封不动的引进了另外1常的发射筒和三叉戟潜射导弹的成套技术和原装实弹。潜射弹道导弹的潜射深度,一般对外宣布是在距离水面25米到50米之间发射。5大国的正常发射深度,都在30米到35米之间。发射水深超过50米,燃气弹射力不足以克服水的阻力,会导致导弹无法弹离水面再点火,甚至导弹会直接在水面上横飘起来。而弹射深度小于25米,又会导致发射艇非常接近水面,当即出水暴露。而弹射出水的导弹姿态也不稳定;如果点火失败,会再次掉入水中,砸到发射艇本身。就这么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30米左右深度弹射出水,并且导弹出水后姿态可以在接受范围内的“小问题”。把4大国都曾经折腾的够呛。


潜射洲际导弹为何需要从水下30米左右发射?

超级大国花费巨资建造了超级水槽,以世界最雄厚的物力财力,试验无数次,用了20年的时间才解决了一个出水可靠度和姿态稳定度的问题。到最后三叉戟D5的发射可靠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法国在这方面用了接近40年,到1990年代才解决了同样一个出水可靠度的问题。俄罗斯到2015年以前,布拉瓦潜射导弹一半水下试射失败。最后失败到对水下潜射都没信心了,干脆让潜艇上浮到水面发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问题是在水下30米发射有问题的潜射洲际导弹,到了水面上发射后居然仍然有问题!这些问题到了最近几年才真正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