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離婚數量暴增?沒這回事 數據顯示泉州婚姻登記總量同比下降

近期離婚數量暴增?沒這回事 數據顯示泉州婚姻登記總量同比下降

泉州網4月23日訊(記者 龔翠玲 通訊員 盛志謙)近段時間,“離婚數量暴增”成為網絡熱議的話題。日前,記者從泉州市民政局獲悉,泉州近五年來1月25日至4月12日期間國內居民婚姻登記,辦理結婚登記人數同比逐年減少,辦理離婚登記人數同比逐年增加(2020年除外),離結比逐年上升。泉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很多人把離結比當做離婚率,這是錯誤的,離結比與離婚率並不相同。數據顯示,近段時間,泉州居民離婚登記數量較往年同期還是下降的。

數據顯示

婚姻登記總量同比下降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1月25日至4月12日期間,泉州國內居民結婚登記同比下降,離婚登記2016年至2019年同比上升,2020年下降,而離結比逐年上升。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今年2月5日至2月19日泉州暫停婚姻登記業務,2月20日起開放預約辦理婚姻登記業務。也許是受此影響,今年不管是結婚數量還是離婚數量都較往年同時段下降得比較多。”泉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很多人通過看離結比得出“離婚數量暴增”的結論,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離婚總體變化情況要看離婚率,但離結比並不等於離婚率,離婚率是離婚對數對應戶籍人口,而非對應結婚對數。舉例來說,今年泉州國內居民婚姻登記1月25日至4月12日期間離結比為37.7%,只是說明每1000對辦理結婚登記的同時,有377對辦理離婚登記。

原因分析

存在不少衝動離婚的現象

據瞭解,中國的離婚率統計採取與國際接軌的做法,具體統計辦法是:某年的離婚率=某年離婚對數/某年的平均人口數×1000‰。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從2003年開始至2017年離婚率逐年升高,2002年離婚率為0.9‰,2017年和2018年離婚率為3.2‰。結婚率則從2014年開始逐年下降,從2013年的9.9‰下降至2018年的7.2‰。

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導致離婚的原因有很多,夫妻雙方的感情、經濟、性生活等都可能有關係。另外,離婚率的走高也與人們的觀念有很大關係,“以往會認為離婚是不光彩的事情,可現在不少人覺得如果不合適、不能繼續走到一起,離婚是很正常的事情”。

資深心理諮詢師、國際認證EFT婚姻家庭治療師一泓已致力於研究親密關係14年。她認為,離婚率逐年增加,從側面說明人們對婚姻的依存度在下降,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選擇權。造成婚姻危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持續發生的婚外情、家庭暴力、一方人格障礙等明顯創傷性事件外,夫妻雙方因為溝通問題情感需求、期待得不到滿足或是最普遍的原因。

“看著那麼多人離婚,我覺得很可惜。事實上,每一段婚姻或多或少都會有矛盾和爭吵,現在不少人離婚屬於衝動離婚,當下覺得自己的需求無法被滿足,無路可走很痛苦,就離婚了。其實,大部分的伴侶衝突和婚姻危機,只要你還想挽回,都是有辦法的。”一泓介紹,不少離婚僅僅是因為不懂如何正確向對方表達內心的期待和需求,因而自己得不到滿足,感受不到被愛、被重視、被需要。

她接觸到的訪客中,有不少起初都抱著必須離婚的心思,但通過幾次溝通後,他們找到了合適的溝通方式,揭開了心結,都打消了離婚的念頭。“並不是一味地勸和不勸離,我們只是希望來訪者在理智平靜的狀態下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在情緒波動期衝動做出人生重大決定,而讓自己和家庭受損。也有一些訪客經過諮詢最終選擇離婚的,但通過深入溝通,彼此能解開心結,和平分手,善莫大焉。如果帶著種種怨恨和不甘心離婚可能會是另一種痛的開始。”

夫妻相處

需要認領責任懂得換位思考

一泓建議,首先當覺察到你們的關係陷入爭吵的惡性循環時,要告訴自己這樣下去解決不了問題,只會破壞關係,在衝突的當下要能提醒自己跳出漩渦、及時喊停;其次,要學會在親密關係中認領自己的責任,放棄一味改變對方的執念,因為埋怨責備伴侶或說教辯論是無法令對方改變的,結果往往自己更生氣、對方更反感;最後,要學著換位思考,想想對方的需求和渴望是什麼,如果你在這個關係中不滿意,對方也不會幸福到哪兒去,而你是否能滿足對方的期待呢?“通常男性很少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智慧的女性要學習‘讀懂男人心’,‘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嘛,人在情感需求被滿足時更願意主動去為對方付出。”

“當自助小貼士都解決不了的時候,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一泓說,不少朋友對尋求專業幫助有一些誤解,覺得婚姻諮詢是勸和不勸離,或是尋求心理諮詢代表自己有病、是出問題的那方,但其實不然,這代表著我們對彼此的愛負責、追求更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和生活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