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成语“了如指掌”讲的是有人向孔子请教禘(dì)礼的故事。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以及孔子作为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这个大变局中的种种不适应。然而历史如大江之流奔腾向前,逆浪而行者固然勇气可嘉,却终究敌不过大势所趋。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殷商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因为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贤明忠诚,便将他封在了宋。微子启死后,孔子的先祖、微子启的庶弟微仲即位,后来宋国发生内乱,孔子的曾祖父便举家逃到了鲁国。

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因为鲁国是姬姓"宗邦",所以在诸侯国中声望最高,鲁国坚持以周礼治国,保留了周朝的文物典籍和礼仪制度,使“周礼尽在鲁矣”。

到孔子时,早已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周王室衰微,周王统治的区域方圆不足六百里,诸侯进行争霸战争,不再定期去朝见周天子。甚至在公元前707年,因为郑庄公拒绝朝见,周桓王兴师讨伐,郑国大将祝聃还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对于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乱世现象,孔子叹息道:“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四条或八条棱角,容量大约是二升,后来觚改成了上下都是圆的。孔子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说:觚已经不是原来的觚了,那还能叫觚吗?还能叫觚吗?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觚,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祭祀时的礼器。觚失其棱,孔子认为是名实不符,礼崩乐坏的征兆。

孔子“了如指掌”说禘礼

《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禘”是最隆重的大祭之礼,是由帝王代表人民举行的祭告天地,祈求天地赐福的大典。禘礼只有周天子才能举行,《礼记·大传》中这样说道:“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不王不禘”,也就是说禘礼是王者之大祭,诸侯不得行禘礼,因为在宗法制度下,只有大宗才有祭祀祖先的权利,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诸侯相对于周天子而言,只是小宗,小宗是不能祭祀周王先祖的。

在行禘礼期间,帝王必须进行斋戒沐浴。“斋”指的是内心的自我反省,而不是佛教所说的吃斋(素)。沐浴也不仅仅指的是洗澡,而是《易经·系辞》上所讲的“洗心退藏于密”,也就是清除心中的杂念,洗心革面。

周武王建立周朝两年后就病死了,此时成王只有十三岁,加上周朝刚刚建立,国家还不稳固,所以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

周公旦尽心尽力地处理国政,“三吐哺三握发”,还出兵东征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周公执政七年,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还为周朝“制礼作乐”,建立了一套典章制度,也就是孔子心心念念所要恢复的“周礼”。

到了周成王年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旦把政权交还给了成王。成王感激周公旦,就特许他举行禘祭,以后鲁国的国君都沿例“僭”用。

在孔子看来这是很不应该的,是不合礼制的,但他又不想明白指出来,只能装着不闻不问的态度。所以,当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礼的说法时,孔子说:“我不知道呀,如果有懂得的人,看天下国家事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现在这个掌心上这么清楚明白了。”他一面说,一面还指指自己的手掌。后来人们就用“了如指掌”来比喻对事理了解得非常透彻。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不是不知道,只是很无奈啊……

孔子的理想追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真的是不知道禘礼吗?

其实,孔子向来以“博学好礼”著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小时候在玩耍时,就用各种祭祀时盛食物用的礼器来练习礼仪,后来还到过周朝的都城,向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问礼”,他怎么会不知道“禘”这样重要的大礼呢?他只不过是看不惯,说了也无益,只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罢了。

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周礼。他创立了儒家学说,核心主张是“仁”和“礼”。至于什么是“仁”,他说得很明白:对于统治者而言,“仁”就是“为政以德”,用仁德来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对于普通人而言,“仁”就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要克制和约束自己,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因为在孔子看来,周礼借鉴了夏礼和殷礼,是最丰富、最完备、最有利于天下实现大治的。

可惜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了,周天子地位动摇,甚至出现了“楚王问鼎”和“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情。诸侯之间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争夺土地和人民,社会动乱,礼乐崩坏,孔子所向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种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礼乐文明的社会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禘”是最高规格的祭礼

孔子的叹息:“觚不觚,觚哉!觚哉!”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乐秩序,一切都乱了,人们甚至连“禘”这样最高规格的祭礼都敷衍应付,装装样,走走秀,孔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说:“禘祭的礼,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往下看了。”

“禘”是古代的祭祀大礼,分为祭拜神祗和祭拜祖宗两种,春秋以后,多用来祭拜祖宗或者先王。“灌”是禘礼中的第一次献酒仪式,主祭的人端上一爵用香草和黑黍酿成的名叫“郁鬯(chàng)”的酒奉献给祖先,这个“祖先”一般是由受祭祖先的长子、长孙穿上祖先的服饰,坐在灵前神位上来充当,这个象征性接受祭祀的人就叫做“尸”。

献酒开始后,当“尸”的人要代替祖先在祭台上接受礼拜,闻一闻酒的香气,再把酒浇在地上,以求祖先的神明能够降临和赐福。“灌”礼实际上就是一个请祖先降神的仪式,又叫作“盥”(guàn),成语“尸位素餐”就是典出于此。

既然是祭拜神祗和祖宗,自然虔敬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历来讲祭祀的时候要恭敬虔诚,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不管祭祀祖先还是祭祀神都要像祖先和神灵真在那里一样。

可实际上,禘礼开始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祗的酒,心里就已经想着要赶快离开了,接下来的礼仪自然是草草应付了。所以孔子认为,这样做假应付的祭祀,有什么意义呢?看着只会让自己心塞。

令孔子心塞的还不止于此,让他难以容忍的是,鲁国的权臣季氏竟然在自己的家宴上命人跳起了八佾( yí )舞!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祭孔大典中的舞有“八佾”、“六佾”之分。帝王亲祭,舞用八佾,平常祭祀,舞用六佾。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八佾舞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 ,只有周天子在举行大典时才能用。八佾是八个人一排,共八排;诸候是六人一排,共六排,称六佾;诸侯以下的卿大夫,只能用四人一排,共四排,叫四佾。

在孔子时代的鲁国,有三家权臣,即:孟孙、仲孙、季孙,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人们称之为“三桓”,他们实际上掌握了鲁国的政权。

季氏有一天在家里开家庭舞会,按照礼制,他只能欣赏四佾舞,可是他竟然让人跳起了八佾舞,还奏起了天子所用的国乐,公然摆起了天子的排场!

孔子知道后,又气又无奈,只好说:“你们要小心啊!季氏的野心不小,像这样的事情,他都忍心做了,以后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八佾舞者“左手执籥(yuè),右手秉翟”。《尔雅》:“龠,乐之竹管三孔”,即三孔竹笛;翟是雄性野鸡的尾羽


逆浪而行者的失意与落寞:孤掌难鸣


孔子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奔走游说,从55岁到68岁,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宋、齐、郑、晋、陈、蔡、楚等国,可惜没有一个国家愿意采用他的学说来治理国家。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生产力上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出现了铁犁牛耕,相比于之前的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此之前,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上实行的是井田制,需要驱赶成千上万的奴隶一起劳作,“千耦其耘”。铁犁牛耕发明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耕种时间:耕种一块田地,只需要两头牛,几个人就可以快速完成,井田制和奴隶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从而引起了政治上巨变——分封制的崩溃。

孔子想要恢复的周礼,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用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私田被开垦,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时代的潮流。加上列国争霸,变法图强是实现自保和扩张的唯一出路,孔子的“仁”和“礼”显然无法帮助统治者实现这一目标,在生死存亡的战火硝烟中只能成为无力的呐喊,孤掌难鸣。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刀耕火种,千耦其耘


“了如指掌”说禘礼:圣人孔子为何孤掌难鸣?

铁犁牛耕,二牛抬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