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何時才能不再以成敗論英雄,解讀真實的隋煬帝

文/煮酒君

歷史何時才能不再以成敗論英雄,解讀真實的隋煬帝

被後人詬病的偉大舉措

民間傳說,隋煬帝楊廣聽聞南方有美女,為了獵豔需要,他不惜勞師動眾,舉傾國之力,開鑿大運河,不顧百姓死活。

這是後人對楊廣的誤解,也是李唐為政治需要,對楊廣進行的醜化。

開造大運河有其歷史發展的重要性:隋朝的政權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糧食需要靠江淮地區供應,靠陸路運輸,運輸量小、速度緩慢,無法滿足朝廷需要,且費用十分高昂。開鑿大運河後使用水上運輸,在糧食數量上大大超過陸路運輸,又節約了大量車馬人力成本,我國河水流向是自西向東,開造大運河,利用水流可以大大節省運輸的時間。其次,國家大人口多,也會在統治上帶來不便,南北方自身又存在經濟、人文、習慣上的差異,這又為統治帶來負擔。而開造大運河可加強南北方的交流融合,即為楊廣瞭解南方、統治南方提供便利,又促進國家團結統一。加之文帝統治二十餘年間,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國庫充實,國家也完全有能力開造大運河。

大運河付出的歷史代價和發揮的歷史意義,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弊在當時,功在千秋”。大運河的開鑿恩澤後世,後來的唐宋元明清都靠這條大運河發展經濟,大運河開造後數百年間,黃河沒有發生大的水患。但對於還處於南北朝分裂餘痛中的人們,很難接受這一浩大工程。百姓都很“務實”,這條大運河在未來會起到什麼效果他們並不關心,他們只知道這條大運河對於現在的他們而言超出本身需要。楊廣又是貪多求快,急於求成的君王,他迫切地希望大運河能開造完成,最好是一夜之間就出現在他的面前。底下的官員為投其所好,自然也加快開造的進度,而真正承受苦難的卻是天下百姓。大運河的開造速度令人驚歎:周長將近六十里的新都在短短十月內便初具輪廓,大運河一期工程千餘里長,四十步寬的河道用時更短,僅用五月餘。

客觀上說,開鑿大運河沒有錯,錯只錯在楊廣急於求成。

楊廣的表兄弟李淵抓住修建大運河,以致民不聊生一事不斷醜化他,但這一點不妨礙李淵依靠著大運河快速發展經濟,楊廣可謂冤枉。

唐朝皮日休曾說,都說隋朝滅亡是因為開鑿大運河,至今交通都還得靠這條河,如果不是楊廣開造大運河三徵高麗,把他比作堯舜也不為過。

文學上的誤區 “昏君”的偉大理想

在文學作品中,隋煬帝楊廣自大盲目,看不起高麗這一彈丸小國,為彰顯自己是天朝上國,不惜傾全國之力,征討高麗。

這其實是對楊廣的醜化,楊廣徵討高麗卻又不足之處,但從動機上說,他其實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眼光和勇氣——快速發展的隋朝與同樣處於上升階段的高麗兩大政權不可相容。即使楊廣不出兵,高麗也斷然不會容忍隋朝的蒸蒸日上。

關於高麗,有關記載不多,我們只能從語焉不詳的史書中看出,高麗是東亞地區的一個政權,公元402年滅掉北燕政權,佔據了遼河以東的遼東半島,自此。高麗的版圖包括整個吉林、遼寧東部,朝鮮半島北部,現在朝鮮半島的首都就是當初高麗的都城平壤。初時,高麗南方有百濟,東南面有新羅,呈三足鼎立之勢,各國連年作戰,中原王朝也成了各國相爭的香餑餑,各國爭相向中原王朝納貢,以求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援,後來高麗逐漸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實力強了,也就慢慢不把中原王朝放在眼裡了,隋朝滅了陳後,高麗開始惶恐,因為遼東在漢晉時期是中國的領土,高麗決心和隋朝大戰一場,於是停止了對隋朝的朝貢。而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高麗也是一塊心病,高麗最擅長的戰術就是,敵人來打我我就躲起來,敵人退後了我就衝上去打,敵人累了我就乘勝追擊,當中原王朝強大時,它縮頭裝孫子,年年納貢,接受分封,然後做長遠謀劃,暗地積攢力量。而當中原王朝陷入內亂時,它總會重兵出擊想要分一杯羹,讓中原王朝頭疼不已。

自隋朝開始,歷代帝王在個人思想、治國方針、行事作風上各不相同,但在對高麗的問題上卻出奇的一致,都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惜勞師動眾,出重兵去征討,可見征討高麗不僅僅是彰顯大國形象,擴張領土這麼簡單,而是力求安穩。

楊廣徵討在征討高麗上固然有他不足的地方,比如他沒料到例如高麗人頑強反抗,例如楊玄感起兵反隋,令他不得不調兵回國救援。應該說是他事先準備不足,大意輕敵,國內又貴族離心,才導致征討高麗失敗,百姓不管原因,老賬新帳一起算,高舉義旗。李世民繼位後一直抨擊楊廣徵討高麗,但出於和楊廣一樣的顧慮,他自己也征討高麗,他吸取了楊廣失敗了的教訓,他打贏了,他的兒子在登基後又對他進行了美化。

歷史長河中的“昏招” 即詬病又被褒獎

嫡長制度曾被視為立國之根本,無論帝王或是百官,都對其極為重視。

為何封建君主和大臣都對嫡長制如此熱衷呢?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考。

江山永遠存在,歷經萬世都不會易主,這無疑是上至帝王下至文武百官最大的願望,政權的平穩過渡是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自古,因皇族內鬥導致國力喪失,從此一蹶不振的,不乏其例,春秋霸主齊桓公生前沒能確立接班人,死後諸公子奪位,齊國從此衰弱,再也沒能成為令八方臣服的強權。若是想要避免此類衝突,首先就要避免競爭。只要諸皇子能夠安分守己,呆在各自的位置上,不打皇位的主意,就不會出現因競爭皇位而帶來的血腥衝突和政治動盪。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嫡長制確實有利於皇族內部的穩定,從而達到皇權平穩過渡,避免因內鬥而消耗國力的目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嫡長制是好制度,一個人是否具備執政能力和他是不是嫡長子沒有關係。明朝就因為嫡長制,昏君頻出。但中國人的忍耐力向來很好,比起因嫡長制而頻頻出現昏君,由爭位引發的內耗成本要大得多。因此,大臣們寧可要嫡長製出來的爛人,也不要在諸皇子中層層挑選出的精英。今人所講的力爭上游,能者居之,在當時就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用李斯的比喻,生在倉庫裡的老鼠終生可享用大米,而生在茅廁裡的老鼠,只能吃草紙。一個人的出生決定了一切,而他也只能選擇接受因出生帶來的差距,永遠待在一開始就設定好的位置上。如果哪個皇子試圖挑戰嫡長制,必定會被大臣群起而攻之。

但帝位集天下財富和權力於一生,誘惑力巨大,皇子們離皇位又都很近,因此嫡長制又經常“逼迫”一些能力顯著的皇子,挑戰皇太子之位。例如隋文帝因維護嫡長制,立能力平平的嫡長子楊勇為儲君,令楊廣不服,楊廣處處詆譭太子,最後取而代之。李淵登位後,也是出於嫡長制的考慮,立了功勞遠不及李世民的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不甘心,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

隋煬帝做過的事,唐太宗也做了。然而李世民卻被譽為千古一帝,隋煬帝卻被萬世唾罵。論貢獻,隋煬帝一點都不比唐太宗少。他成了歷史的犧牲品,成為李唐王朝取得合法地位的犧牲品。倘若隋煬帝早幾年去世,由他的後人為他修史,是否會給他一個客觀的評價?這一切,現在都只能假設罷了。

大運河的水,淌過悠悠萬古,見證千年歷史的變遷。是否,她也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人們拷問著,歷史對隋煬帝的評價真的客觀嗎?歷史何時才能不再以成敗論英雄。

煮酒君

2014.09.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