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義無反顧毫無畏懼;支教教師身築防線,信念鎧甲堅不可摧。言傳身教,一直是最有力度的為師之道。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的成員們不忘初心,即使不能第一時間回到講堂,回到孩子們的身邊,依然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自己的擔當,用自己的行動去告訴學生們,奉獻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的真正含義,他們“走上講臺是言傳的講師,走下講臺是實踐的導師”。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上:左一為石琳 左二為包敏敏 左三為林雪松 左四為王琪

下:左一為葛建輝 左二為孫鐵生

網絡為介,堅守後方

戰“疫”一打響,作為甘肅分團負責人的孫鐵生,便立刻帶領支教團全體成員投入到戰“疫”工作中。孫鐵生組織全體支教團成員立即啟動班級應急管理預案,對同學們的學習內容進行調整、對同學們的身體狀態進行調查,制定支教團應急預案,取消原定的買票計劃,召開支教團線上會議,為授課進度的調整做好準備,除此之外,支教團達成共識——即使暫時不能回到學校支教,也要力所能及地投身到防控疫情的戰爭之中,踐行支教團精神。

因為擔憂同學們的情況,孫鐵生時時牽掛著支教地的相關事宜,隨時關注甘肅防疫動態。

2月2日,孫鐵生接到了一個“求助電話”,打來電話的是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團委,他們向支教團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夠聯繫到一些社會援助。

一結束電話,孫鐵生立即組織全團成員著手聯繫社會援助,為抗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爭取到更多的物資,以保障前線的防疫工作。通過支教團全體成員的不懈努力,在接到電話的當晚,他們就徵集到了第一批物資——醫用一次性口罩兩千個。援助的愛心人士於當晚就從尼泊爾下單,立即送往甘肅省。

之後,支教團成員們又從多個渠道籌集到援助資金共10500元,立即匯給安定區團委,安定區團委統一交給紅十字會,用於保障當地的後勤工作。

此後,孫鐵生積極加入到安定區青年志願者防疫團隊。因為孫鐵生此時不在甘肅省,所以他通過網絡渠道,做起了一名網絡志願者,在網絡上尋求愛心人士的幫助,並負責後續的物資對接工作。除此之外,孫鐵生幫助發佈募集令,為各街道尋求更多的志願者幫助。因表現突出,孫鐵生被評為“定西市優秀抗疫青年志願者”。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圖為孫鐵生正在通過網絡渠道進行抗疫物資統籌)

投身基層,擲地有聲

因為疫情,支教團成員包敏敏被困在老家整整一個月,儘管如此,她依然積極地關注著疫情相關的新聞報道,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於老家地處甘肅省的偏遠山村,信息傳播相對滯後,村裡人的警惕性較弱,總抱有一種僥倖心理,所以仍然有人來往拜年,這讓包敏敏很是焦急。於是,她拿起話筒在自家院裡喊話,號召鄰里村民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緊閉大門不往來。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做好防疫工作,她和村裡的同齡人及時監控調查了村民的體溫變化和外地返鄉人員的返鄉行程及身體狀況。

作為一名黨員,她心繫祖國,積極響應號召,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為武漢捐款。作為支教團的成員,她在支教團老師和團長的帶動下,參與了“為愛前行,支援武漢”宣傳視頻的拍攝。作為一名支教老師,她與當地老師積極聯繫,及時瞭解當地及學校的最新情況,也做好自身體溫記錄,時刻為開學做好準備。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圖為包敏敏正在拍攝抗疫宣傳視頻)

在這一時期,往日裡文質彬彬的葛建輝也展現出全新的“姿態”,他將在甘肅山區艱苦奮鬥的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積極投入到家鄉——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桃源街道西洋村的疫情防控一線戰鬥中。

認真協助社區裡的老黨員們做好進出社區車輛和來往人員信息登記等工作,與村委會成員們攜手,廣泛宣傳防控疫情知識,引導社區居民正確面對疫情,確保防範措施落地落實,以“戰鬥者”的姿態肩負起責任、擔當起使命。在社區黨員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西洋村始終守住了“零感染”防線。

面對黨旗宣誓時,那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這一特殊時期顯得更加深刻、意味更加深遠。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人人都是守衛軍,而共產黨員是向前進的突擊隊。在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青年黨員們始終信念堅定,一往無前,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根本宗旨。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圖為葛建輝手擎抗疫旗幟)

心繫前線,志願社區

當第一次得知疫情時,支教團成員王琪感覺身體裡有一股力量在沸騰,她熱切地希望能盡己所能做一些什麼。

王琪所在小區的大門,被人們稱為“龍門”。每天都有職工人員值班駐守在龍門,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檢查車輛的進出。

王琪的父親是一名黨員,看見此情此狀,立即投入到基層防疫工作中,受到父親感染的王琪,也毫不猶豫地參加到值班隊伍中。

在春節這個團聚的日子裡,這對抗疫父女開始去各個家屬樓下張貼關於防控疫情的小知識宣傳單,挨家挨戶詢問,幫助居民掃描二維碼,註冊並填寫基本信息。父女倆用這種特殊的方式進行團聚,老王和小王也成為社區抗疫戰線上一道溫馨的景色。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圖為王琪在張貼抗疫宣傳海報)

在得知武漢疫情逐日嚴重、醫療物資供不應求的情況後,林雪松馬上向武漢紅十字會捐款100元。在此之後,林雪松用自己的工資,為青島的失學兒童捐獻了1000只醫用口罩。作為一名教師,學生一直是她最大的牽掛,這些物資比起所需可能微不足道,但她竭盡全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不能走上一線,林雪松向社區居委會主動請纓,走上街頭,成為一名“逆風前行”的志願者,測量體溫、整理材料是她每天都在重複的工作。

儘管工作繁瑣且枯燥,但林雪松堅持了18天,長達90個小時,直到疫情有所緩解,林雪松才離開崗位。巾幗風範,在這90個小時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圖為林雪松在街道頒發志願者服務證書)

因為疫情的到來,剛剛回家與家人團聚的石琳,和父母聚少離多。石琳的母親是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防控組的組長,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其父親也肩負著社區值守的任務,每天堅守在社區值班點。

在家的石琳看著忙碌的父母,有些“坐不住”了,她也報名了社區的志願者值守,每週三和週五晚上6點到10點,在小區門口為來往車輛行人登記。

不僅如此,石琳還自發地承擔了一項工作——為單元樓電梯、門把手等接觸頻率較高的地方進行消殺。每天都能看見石琳手持一個酒精噴壺和一塊抹布,為電梯和門把手消毒的身影。

半年離家未歸的石琳,成為了社區居民們熟悉的面孔。不僅如此,石琳的舉動還帶動一批居家的大學生,他們每天穿梭於單元樓之間,守護著通道,被社區居民親切地稱為“電梯衛士”。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圖為石琳在為電梯消毒)

2002年,天津師範大學開始響應團中央實施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項目的號召,在全校範圍內招募選拔了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團奔赴西部。十八年來,天津師大共計輸送上百名優秀研究生前往國家級貧困地區甘肅定西等地開展支教工作,將扶貧接力計劃薪火相傳,將志願服務精神發揚光大。

21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的同學們,也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和信念,帶著服務西部教育事業的美麗夢想,奔向“壟中苦瘠甲天下”的甘肅省定西市支教。“不是在最美的年紀來到西部,而是在西部開始最美的年紀”,是他們的口號。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雖不能及時返回甘肅,但是他們卻用著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他們在這疫情下別樣的支教人生,心繫武漢,心繫甘肅,心繫中華。走上講臺,他們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支教教師,走下講臺,他們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的90後青年黨員。中國青年,好樣的!

來源:繼之青年微信平臺

戰疫丨這是最美青春“研”色:天津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甘肅分團積極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