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偷懒,将来会输得有多惨?几句话让我瞬间清醒!

01

在网上,一直有“学历无用论”的论调存在,就像那个段子一样:

今天在12306自助取票机取票,听后面一个老板打电话说:上大学有什么用?我专科毕业,现在还不是混得风生水起,手下一群研究生!


我听了微微一笑,把取票机的语言模式改成了“English”。


后来,又有人给这个段子加上了“反转”:最后,老板的“海归”秘书帮他取了票……

虽说是个段子,但我却笑不出来,因为它代表了现在很多人的观点:学历再高有什么用?北大出来不是一样卖猪肉?研究生读完不是一样给专科生打工?

且不说这些人喜欢拿个案当真理,去混淆视听,去“带节奏”,影响三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有多可恨,就拿“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一事来说,背后的故事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现在偷懒,将来会输得有多惨?几句话让我瞬间清醒!


02

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叫陆步轩。当年他从北大毕业后去卖猪肉,被报道后全国哗然,遭无数人非议:

“北大毕业的也没什么了不起嘛,不一样去卖猪肉了吗?我一本书没读过,我一样卖猪肉。”

那段时间,“读书无用论”再一次甚嚣尘上。但只有陆步轩旁边卖猪肉的陈生知道:

“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卖1.2头猪,这已经算相当了不起了;而这小子居然一天能卖12头猪,太厉害了啊。”后来,陈生和陆步轩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再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陆步轩和陈生双双身家过亿。

无独有偶,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去衡山县当了一名村官,很多人嗤之以鼻:

“一定是在耶鲁混不下去了,不然怎么可能去当一个村官呢?我大字不识一个,我也能去当一个村官。”

然而,秦玥飞利用自己在耶鲁的人脉资源,启动了“黑土麦田”项目。利用在耶鲁学到的金融知识,引入资本和营销团队,发展村里的商务产业。于是,他成了中国最美的村官。

有一篇文章写:读了一流大学,你才知道读书无用论是骗人的,名校毕业的那些人,不仅有能力有实力进入更好的企业、平台,即使是在毫无门槛的卖猪肉卖花生瓜子这个行业,他们也有很大概率能做的更加出色。

更现实的是,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

这是一位网友的亲身经历:

专科毕业,工作将近一年,因为想离家近一点,便准备考公务员,于是着手准备考试。


等到要报名的时候,突然发现公务员根本不招专科学历。当时完全懵了,看着报考页面,第一次体会到欲哭无泪。

人生最无力的时候,就是明明已经做好了全力冲刺的准备,却发现根本没有参加比赛的资格。

在很多人叫嚣着“读书无用论”的时候,低学历的人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整个世界的巨大压力。

《嫌疑人X的现身》里,数学老师石神面对不想参加考试的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现在教你们的,只不过够你们站在数学这个世界的小小入口。如果不知道哪里是入口,自然无法进入。我之所以考试,只是想确认,你们是否知道入口在哪里。”

学历也是一样,它就像一张通行证,让我们有机会选择到达不同的入口,并被准许进入。

没有大学的学历,可能连工作入场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理想?拿什么来谈理想?也许,你会说韩寒高中退学成为作家;你会说马云才考了一个师范大学,照样成为首富。可韩寒的父亲是著名作家,马云的父亲是曲艺届元老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所以,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想跳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沉下心、埋下头,从拿到一张好文凭开始!

因为世界早晚会惩罚不读书的人,有学问的人和没学问的人迟早会在社会上胜负分明,而那些不读书的人根本就不是输在那一张纸上。

现在偷懒,将来会输得有多惨?几句话让我瞬间清醒!


03

《精进》这本书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所谓温水煮青蛙,当你身边的人每天忙着打游戏、谈恋爱、逃课、逛淘宝时,你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他们,忘记自己曾经的豪言壮语,一个人的理想要建立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摧毁它却很容易。

而反过来,去看看那些考上名校的学生,谁不是挑灯夜战没日没夜读书过来的?谁不是放弃游戏放弃小说一本又一本练习题做过来的?谁不是从一次次考试失利后总结经验咬咬牙继续努力,终于高考成功过来的?如果你能和这些人升入同样的学府,他们带给你潜移默化的影响,足以支撑你建立更开阔的格局、眼界,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所以,为什么要考名校?名校就意味着分数和一张纸吗?不!那是对你的坚持、毅力、专注、勤奋的认可,那是对你不负青春年华玩命读书的回报,是让你和那些优秀的人并肩站立的资本。


04

小说《晚秋》中有一句话:

“你以为的巧合,不过是别人用心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就业市场、职场、考公务员的时候,你以为的不公平,其实是你和他人的差距,其实是他在学习时忍受单调辛苦、枯燥无聊的结果。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无数案例告诉着我们,现实中,考入名校的那些人,更容易跨越困境实现理想。有位班主任说得好:“面对高三读书的单调或辛苦,你选择了不作为,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出现冷眼、孤独、失败时,我如何相信你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即使我们最终考不上名校,但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那种勤奋、自律、专注、全力以赴,也一定会是你人生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现在努力,也许并不能让你的未来无忧无虑,但至少会让我们的明天无怨无悔。愿你回首来路时,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曾经为了一个梦想全力以赴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