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丧,但切记活着

虽丧,但切记活着

因为我们都是满怀希望的少年,所以才会这么痛苦的活着。


我,23岁,毕业一年多,正处于被社会磨灭棱角的阶段,或许还没有被磨灭棱角。但对于我而言,若棱角是与人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的话,我应该迈过青春期后就没有了。棱角于我而言似乎是个伪命题。


人常言社会,我也不懂社会究竟是什么,成长之路倒总是听见,“当你进社会你就知道了……”,自此开始长篇大论的教导之词。虽常听社会,但却是最熟悉的“陌生词”。待成长、学习,历经教育的培养、思想的启迪、名师的指点后,仍然不懂这社会到底为何那么可怕。一切的前缀加上社会之后,因果好像说得通了,却又是讲不清的理了。


等到我真的进入社会,我才发现社会不过就是意味着你得在陌生人的世界里养活自己。不像是在家庭里面,伸手就能拿钱,而是从陌生人的兜里拿钱,这就意味着不能任性和胡闹,必须得凭自己的劳动付出才能赚钱,而且这其中还有各种人的纠缠,免不了趋炎附势、看人脸色,而这肯定是让我们这一代“正正直直”成长起来的人受不了的。


或许是因为别人“正直”,或许是因为自己“正直”,就是这各式各样的正直卡在赚钱的道路上,让人觉得赚钱太难,养活自己太难,还有那被消费主义洗脑的欲望,也总是时不时地折磨人。


总而言之,我们这代人与前代人不一样,没经历过特别大的苦难,在祖辈父母的努力打拼下,大多都是吃吃喝喝、顺顺利利的成长。我们都怀抱着很多希望,所以也很容易受伤。


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多少人远离故土、远离家人,来到一座座混泥土和摩天楼的大世界,平整光亮的玻璃在阳光下仿佛反射着五光十色的梦想,里面多少人正饱受生与活的折磨。


吃饱的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精神食粮喂饱空虚的灵魂,刨开白花花、金灿灿的植被,地里竟然一物未生,究竟未生还是难寻,答案总是让人唏嘘。


纵使才华如辛弃疾也不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平平无奇的我们又那能一帆风顺呢?十之八九外,或许还留有一二如意宽慰人心,苟延生的希望。


喜欢文字,可怜没什么才华,只把这些丧言丧语付诸此号,但丧言丧语说完即闭,还得切记活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