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的簡約之美

近年流行極簡生活,講究做減法、斷舍離,不去盲目擴張生活的寬度,而是集中精力發掘生活的深度,體味簡約之美,這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在我看來,交易也可以有簡約之美,交易能力之一就是化繁為簡的能力。

我現在的交易大致秉持三條簡約底層思維:

1、定位中線,立足長線。

定位中線,是因為我逐漸感覺到,我實際上難以準確量化所關注公司的真實價值。也就是說,以我的判斷能力還並不足以做長線。我會更考慮趨勢和買賣點、更重視控制回撤。立足長線,是因為如果拋棄價值投資的基石,僅僅依靠趨勢來交易的話,在不穩固的基石上搭建上層建築會很危險,很容易變成零和博弈意味濃厚的短線交易,因此必須要以長線價值投資的標準來構築交易的基石。

一個最近的案例是:6月開始我逐步賣出的個股,最初都是以長線思路買入並長期持有,但因為疑似右側信號被迫賣出後,有些相對抗跌,有些跌幅巨大的程度卻是我賣出時不曾預料到的。這就說明,雖然存在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的因素,但仍然顯示我在量化目標公司深度價值方面是有明顯不足的。而這種不足會帶來長線持股的風險,因此定位中線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盤口反饋一切信息。

資本市場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每天都有無數的信息和變量來衝擊我們的思維。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並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無法高效地區分哪些是有用的信息而哪些只是糟粕。而且即使同樣是有用的信息,也往往會發出不同的信號、產生不同的觀點。

但想一想,我們為什麼會如此關心這些龐雜信息呢?是因為這些信息會最終反饋到股價上來,而股價的波動會造成我們的收益或損失。既然如此,很明顯,所有信息最終都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出口,就是市場本身。也就是說,所有信息都會在市場的盤口上得以體現。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體會這個所有信息的出口的變化,讓它告訴我們什麼正在發生、什麼即將發生。

不要過於主觀地判斷一個信息的好壞,因為主觀不一定是正確的,過於主觀會讓人變得盲目。如果一個自己認為的利好換來的是下跌,別急著高喊市場錯了,存在即是合理,要思考當漲不漲的原因,要提高警惕。盤口決定一切信息的核心理念,就是判斷更依賴於分析客觀的異動,而非主觀的盲目堅持,這會避免陷入“燈下黑”的錯誤。

3、讓交易帶自己進入市場。

多數長線交易大師都認為,指數是無法預測的。既然無法預測,或者退一步說至少是非常難以預測和容易出錯的,那麼關注的重心似乎就不應該在指數上,而應該在更微觀更容易把握的層面,即具體的公司。

一個公司的盤口決定了一個公司的股價變化,而成千上萬公司的盤口就構成了市場整體,也即是指數的波動。所以我們理應可以這樣看:當市場可交易機會越來越多,就說明市場整體可能正在轉強;而市場上如果越來越難以找到交易機會,或者進場交易總是容易虧損,那麼市場轉弱的概率就在上升。所以我覺得與其依靠預測指數來指導交易,不如反過來,讓交易來引導自己辨別趨勢——如果可選標的增多、賺錢效應增加,視為趨勢轉強,交易可以更加積極;如果賣出標的增多且缺乏新的買入選擇,則需小心趨勢轉弱,交易就要更加謹慎。

就像之前曾經說的那樣,我認為:比起預測市場,交易本身其實更具預測性。

秉持這三條底層思維,我感覺可以剔除掉大多數無用信息,而更專注於對於交易而言更核心也更有價值的地方。但是,這三條底層思維看似簡單,實際執行上卻是有難度的,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說“讓交易帶自己進入市場”,你首先必須能有效地辨別哪些是可把握機會,哪些是不可把握機會,這就需要你本身已經通過大量交易積累下許多有用的經驗;其次你必須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既捨得放棄那些看不懂的機會,也敢於參與那些概率高的機會。再比如“盤口反饋一切信息”,同樣與個人對盤口的經驗和理解有著直接聯繫。

所以所謂的簡約,其實卻是來源於複雜。首先要有足夠的複雜經歷做基礎,然後才能在複雜現象中提煉出簡約法則來執行。就像那句話說的:“連世界都沒有看過的人,能有什麼世界觀呢?”歷經滄桑,才能安於平淡,這時的心才會是真的篤定。所以這其實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再到簡單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站在原地、坐井觀天地覺得自己是簡約的,而是要在不斷學習、不斷開拓視野的同時,總結出更多簡約、高效的方法。世界在不斷變化,市場在不斷變化,我們必須首先要能跟得上這種變化,才可能以簡約之姿,從容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