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橫跨起長虹——憶莆田東圳水庫建設歲月

木蘭橫跨起長虹——憶莆田東圳水庫建設歲月

如今的東圳水庫具有灌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遊覽等作用,是福建省大型水庫之一,是莆田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線工程。許武攝

東南網4月30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愛玲)1958年6月,莆田舉全縣之力,開工建設東圳水庫。

今年是東圳水庫開工建設61週年,如今,站在東圳水庫紀念館群雕前,耳邊彷彿還能聽到大壩上建設者們此起彼伏的號子聲,那是黨群齊上陣的嘹亮號角,也是一幅黨和人民凝心聚力、魚水相融的動人畫卷。

上週,東圳水庫及東圳水庫紀念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東圳水庫建設親歷者、見證者,當年水庫廣播站播音員林西庚。一庫清潭澤民生,櫛風沐雨一甲子,今年79歲的她與我們共同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重溫“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東圳水庫精神。

木蘭橫跨起長虹——憶莆田東圳水庫建設歲月

林西庚老播音員發現已故丈夫柯德馨年輕時在庫區工地的照片。林愛玲攝

集結建壩

“這裡是東圳水庫廣播站,我是播音員林西庚。”

1958年暑假,18歲的高中女學生林西庚在當年的莆田縣城廂鎮裡畫著宣傳板報,那時,能歌善舞的林西庚準備考音樂老師。然而,鎮裡的一個通知卻改變了她的人生。

那時,全國上下大興水利,彼時的莆田,農村基本沒有水利設施,沿海地區水源極其缺乏,平原地區卻又屢遭洪患,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受到嚴重製約。1956年秋季,莆田遭受了特大水災,當時縣委、縣政府決心治理水患,莆田因此迎來了修建東圳水庫的時機。

“東圳水庫政治部宣教科廣播站缺一名廣播員,鎮裡推薦你去!”回憶當年自己被選為東圳水庫播音員時,林西庚高興了好幾天,毅然選擇放棄考音樂老師的念頭,那一年,東圳水庫工程建設當屬全莆田縣最大的事情了,能坐在廣播室裡給數萬名築壩工人廣播,“那是一項十分光榮的工作!”

1958年7月,莆田縣東圳水庫指揮部成立,中共莆田縣委第一書記趙永福任東圳水庫指揮部指揮,縣長原魯山、駐軍領導周連貴、副縣長許子斌、工程師高寶善任副指揮。在東圳水庫指揮部黨委統一領導下,莆田縣的13個人民公社,組建13個民兵團,大部隊組成了分工明確、目標一致的黨團指揮戰鬥堡壘。“東圳水庫指揮部剛一成立我就來了,大壩上面不僅有民兵團政委、連隊指導員、共青團青年突擊隊等各黨團組織,還有婦女委員會、工地醫院、供銷社等機構,整個大壩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林西庚所在的廣播站要擔負起廣播新聞、工程建設實時動態、工地好人好事、安全宣傳等內容。

那時全國正值三年困難期,但是工地上數萬名幹群,頂風冒雨,忍受著生活上的低標準和疲勞戰,每天早出晚回,突擊時通宵達旦,心向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眾志成城的建設熱情感染著林西庚。

木蘭橫跨起長虹——憶莆田東圳水庫建設歲月

早期東圳水庫大壩施工現場(資料圖片)

艱苦創業

“水漲一寸,壩高一尺,誓要高峽出平湖。”

2018年,東圳水庫紀念館正式開館,記錄了很多關於水庫修建時的點點滴滴,文物展區,60年前建壩時用到的石夯、腳鉗、木滑輪等工具陳列其中,再現了當年物資匱乏時工人們用簡單的工具創造出奇蹟的勞動場面。在一堆老物什中,林西庚發現了一個“老朋友”——一臺當年她們廣播時用的留聲機。

“那時候大家都沒有娛樂活動,每天廣播中都會穿插播放幾段莆仙戲、黃梅戲,有時候我們就在廣播站裡表演快板。”林老指著留聲機笑著說,彷彿一切就像昨天剛發生一樣。“只有用留聲機廣播的幾分鐘時間才能休息片刻,有一次不小心打了瞌睡,磁條都走完後開始放‘滋滋滋’的雜音,整個大壩都聽到了,工地領導衝上來給我一頓罵。”這唯一一次的廣播事故讓林老印象深刻,“大家都在認真勞動,你在這裡打盹,必須要批評!”嚴厲的訓斥聲言猶在耳,可見當年緊張嚴肅的工作氛圍。

東圳水庫於1958年6月動工,1960年4月竣工通水,只花了兩年不到的時間。“水漲一寸,壩高一尺,在缺乏大型機器的條件下,全憑著工人們齊心協力,夜以繼日的勞動和技術隊的專業保障。”林西庚回憶道,有條件大家分秒必爭地上,肩挑土、石,人力打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工地掀起工具改造熱潮,大家自造獨輪車、膠輪車、土火車、木龍門架等革新運輸、吊裝方式,十幾個民工團你追我趕,鬥志昂揚,伴隨著各種鼓勁口號,庫區工地就像大型的競技比賽現場。

雖然建設條件相當落後,但大壩的工程質量卻含金量十足。當年大壩指揮部一成立,省水電廳設計院就派出設計組駐工地及時修改工程設計,並設立“土工試驗室”,對有關材料進行物理試驗。“副指揮長高寶善工程師是出了名的嚴謹科學,對建壩時所需的紅黏土、沙子、卵石的使用量、比例要求十分嚴格,施工員每隔幾個小時都要檢測分析。”當年實時彙報工程進度也是林西庚的重要播報內容。資料顯示,1961年全省大中小型水庫檢查評比時,根據大壩沉陷量,位移以及施工中檢驗記錄,證實東圳水庫大壩質量優良。

艱苦奮鬥創偉業,東圳水庫這個“大水缸”,攔河大壩長360米,高58米,頂寬8米,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橫亙在天馬、地龍兩山峽谷之間,攔住了自仙遊九鯉湖奔流而下的溪水,形成一個面積1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4.35億立方米的人工湖,灌溉了莆田12個公社共26萬畝旱地和沿海10萬畝海塗圍墾地。通過水庫攔洪,又可減少北洋片洪澇災害,在大旱缺水時可補充南北洋溝網水源,同時結合發電,水庫養殖,航運交通,併為莆田30多萬人提供飲水水源。

奉獻青春

“壩在我在,絕不讓大水沖垮壩口!”

春風笑靨展英姿,軍民共築山河固。珍貴的建壩場面定格在一幅幅珍貴的黑白老照片裡,六十年過去了,回想起當年那場“突擊堵口”的驚險場面,林西庚依然難掩內心激動。

“那是1959年夏天,大壩即將合龍前突然下大暴雨,大水很快淹沒警戒線,情況十分緊急。為了堵住壩口,工地所有人員停止手上工作都趕來搶險,全縣麻袋都調集過來裝沙,大家拼命接力堵口。”當時,縣長原魯山在現場參與指揮,併發出“壩在我在,絕不讓大水沖垮壩口”的最強音。這鏗鏘有力的聲音至今深烙在林西庚老人心中。

歷經驚險堵口,大壩終於保住了!當年全程參與搶險的林西庚事後高燒不退,留下了隱疾,幾十年裡飽受類風溼疾病纏身。東圳水庫的順利落成離不開諸如林西庚這樣的建壩英雄的無悔付出。資料顯示,當年參與修建水庫的工人中,女性佔了60%,她們不僅做著和男性一樣的工作,還身兼數職,有時還自編節目參與庫區慰問隊的演出,有的是工地醫生,有的是掃盲組老師……留下了庫區“十姊妹”、廣播姐妹花等動人故事。

最憶是青春,奮鬥路上有苦也有點甜。因為工作關係,沒上工的時候林西庚需要到各宣傳口收集先進事蹟等彙報材料,也因此有機會認識了她後來的愛人,時任東圳水庫指揮部黨委機關報《東圳小報》的編輯柯德馨,志趣相投的兩個人經常在廣播站給大家打快板,並結成“水庫”良緣。

東圳水庫的碧水清潭,不僅是個人揮灑熱血青春的見證,也是黨團、幹群甘於奉獻而凝結成生命源泉的豐碑。“白天揮汗修水庫,工餘文體活動多”,工地上文體活動和後勤保障,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掃盲工作和業餘教育也取得喜人成績,水庫建設期間共掃除文盲8000多人。同時湧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模範,他們的故事都記錄在東圳水庫檔案館裡,激勵後人。

東圳水庫首開新中國成立後莆田水利事業的先河,而後被莆田人民尊稱為“平民縣長”的原魯山主政期間,先後修建桂林山、徑裡、海頭、沁後、紅山、群峰、東方紅、石塘等多座百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並配套修建南北洋海堤工程及多個大型水閘工程,從根本上提升了莆田縣農業基礎灌溉條件。

1961年11月,郭沫若為東圳水庫題詩云:北瀨飛泉今化龍,木蘭橫跨起長虹。九華鑿破壺公劈,天馬羈銜鳳漈通。名繼四陂成偉業,澤流半島頌豐功。萩蘆南水東連海,萬頃田園灌溉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