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与纳税关系大吗?为什么?

翻修屋


作为一名财务税务人员,我来回答一下。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跟纳税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首先,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工商管理系统按照企业的拟经营项目,规范核定的企业可以经营的业务范围。任何企业不可以超范围经营,如果实际经营业务跟执照不一致,是属于违法行为的,会受到工商部门的相关处罚的。而纳税是根据你的经营业务,在税法年度内的区间,所取得的收入缴纳税款或者纳税申报,简而言之,就是实际经营决定经营范围,实际经营决定纳税义务,所以两者关系一样重要。


未来很蓝


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与企业的纳税,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些人在填企业经营范围的时候,往往认为范围越大越好,这样以后就不需要再去做更改。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并非是范围越大越好,而是以适合为好。

经营范围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运营范围的匹配程度

所经营的业务,一般要是经营范围上有的。如果没有,那么开发票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是偶尔出现的,临时性的开票需求,那么可以通过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再取得同意后进行开具,但如果是经常性的业务,那么需要添加经营范围,再由主管税务机关增加相应的征收品目及税率,自行开具发票。

2. 对税收优惠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降低税负的筹划当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充分地享受税收优惠。但如果经营范围填写不当,就可能影响到了企业对税收优惠的享受。

比如,在判定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中,就有一条:要从事国家非限制性和禁止行业。像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也有禁止行业的规定。又比如,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有减免税的优惠,比如软件、集成电路等等,那么也会影响到企业税收优惠的享受。

还有,比如企业要想申请享受核定征收的,那就要避开不允许核定征收的经营范围。

除此之外,还要提醒一点,营业范围的选择不仅与纳税相关,还与企业的经营相关。注意有些是前置审批,需要先有批文;有些是后置审批,要经营还需要取得相应许可证。企业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安排。

总之,涉及到企业的经营和税收就没有小事在填写营业范围的时候,也要保持足够的慎重。


财会小童


这个绝对是有关系的,2012年我就办理过一次,当时更改营业执照后,直接给公司省下了40万的税款。

那是2012年国税总局下发了文件《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当时我们集团旗下很多的仓库,包括自用的,出租给子公司以及其他公司用的。但是当时集团营业执照上没有“仓储”二字。于是我跑到隔壁的工商局更改了经营范围,然后又整理好所有仓库的房产证复印件,并做了一份汇总表格,写了一份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申请报告。

后来请了当时的地税专管员到公司实地勘验,还带他去了我们的农贸市场、旧货市场。我清楚地记得连续三年可以减免40万的土地使用税。

当时我们的营业执照上就是下面这些,“仓储”二字就我去申请更改的。

1、批发、零售:化肥、家用塑料薄膜、农机具日用杂品、百货、五金交电、金属材料、化工材料(不含化学危险物品)、建筑材料、矿产品、汽车零配件、工艺美术品(不含金银首饰)、机械电子设备、 纺织品、家具、棉花; 2、仓储; 3、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4、从事市场物业经营管理,出租市场场所(摊位)和设施,为进场经营者提供相关服务(限合法成立的分支机构经)。


这些年国税总局出台了很多关于物流仓储用地的优惠政策。建议要经常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政策库。像我2012年办理的优惠政策,实际上后来都有一直延续。就在上月国税总局还依旧发布了这个优惠公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