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11.1三维物质宇宙是球体组成的世界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三维物质宇宙中,大家都可以看到从最小的微粒子,到最大的星体,都接近于球型。

(题外话:我们觉得最宏大的宏观物质,随着时间的无限拉长和力的作用,会逐步接近组成它的基本单元的形状。)

不要说家里的墙是平直的。这种人为堆砌和观察的平直,对于组成它的微观粒子来说就像广袤的大好河山一样,沟壑纵横、蜿蜒俊秀。

  •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维物质宇宙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点和面
  • 传统中提到的0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并不在三维物质宇宙中
    真正存在
  • 三维物质宇宙中只存在三维体,无论这个基态单元有多微小,它都不能是一个没有体积和大小的绝对点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但我们同时觉得二维是存在的。不但是二维,而且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二维世界!只是大大超出我们对二维传统意义的定义和思考。(这个在以后,再与有兴趣的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讨论的有点远了,我们回归正题。

11.2 球体 最不稳定的形态

其实球体相较于其它形状

是个最“不稳定”的形态

却又为何成了宇宙中最“稳定”的存在?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大家可以想象,球体内你装入多边形、装入水、装入微观粒子,无论什么,从宏观上,从微观上都无法填满都是有缝隙的

就像作为微积分基础的π,永远没有尽头一样。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11.3 力让球体创世单元成为最稳定的存在

基本单元之间的缝隙如何填补?

什么才能填满这些缝隙?

如果要保持最微观球体的运动和稳定,必须在缝隙加入力的作用,因此在三维物质宇宙诞生之初,随着物质粒子的投入,这种力就被一同加入。

如果没有力的存在,来维系稳定状态、变化和运行的状态,物质不可能出现更高层级

因此π与实物粒子、宏观物质构成与力的作用

有非常直接的天然联系

11.4 π——三维物质宇宙与四维母体宇宙的纽带

因为有不稳定的球体,才有了力的引入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层级的变化,才不会死气沉沉,才会有物质世界、自然界多样的万千变换(没有最基本的纯立方体,如果基态粒子是纯立方体,则三维物质宇宙不存在变化和运行;三维物质宇宙只有球体,只是这些实球体和空球体的半径不同、组成的结构不同;宏观物质的看似不同形态,只是这些球体在“刻意”和“不刻意”的不同层级力的作用下,作用和堆叠产生的;“不刻意”的力是自然的维度引力或者说是被动的力的影响和不同层级的作用;“刻意”的力指在遗传、基因、意识影响下主动影响力的不同层级的作用)。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因此π :

  • 不仅仅是微积分、代数和物理学的基础
  • 而且是三维物质宇宙与四维宇宙母体连接的纽带
  • 是在创世之初就给三维物质宇宙埋下的标签与伏笔
比如π的平方约等于重力加速度大家理解这仅仅是一种巧合,但其联系可能是必然和根深蒂固的。

11.5 π、“力”——与粒子结构、数学与物理本质的可能关系

很有可能“力”与π的天然联系规律,在数学上隐藏和表现在“质数猜想”的背后

粒子的排布可能本身就遵循质数规律,同时导致其构成的原因就是“力”与π。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力与π的内在联系和以“力”为基础的物质排布是物质及其各层级结构构成的终极力量。

最基本的原力由“维度引力”,其向上决定了各层级的力,强、弱、电磁力等构成,它们是物质粒子组合的关键规律。

这些在力影响下不同层级的物质结构的组成和组合方式,很可能是加法、乘法、乘方本源基础

第十一章 创世单元之“最不稳定的圆”…三维、四维关于圆的联系

“力”像一层膜

组合,封锁,粘合

这些物质粒子的空隙、组成、结构和相对稳定状态,掌管其所有的数学规律

甚至所谓物质的颜色、味道可能都与力的构成有必然关系,都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 很有可能质数是实物粒子本身的位置
  • 力是物质粒子排布的构成规律
  • 的对应方式依存π影响及规律而存在

其实很有可能π这个无理常数才是宇宙最基本的存在,就像我们的1一样,是其它所有常数和宇宙结构的基础。

作者陈代华,欢迎大家参与探索讨论!

请看第十二章《 希格斯玻色子——天使?恶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