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誤區》 誤區19 海蔘抗癌

《吃的誤區》  誤區19 海參抗癌


PS:海參作為食物來講是不錯的,但是迷信它的神奇功效,恐怕很多人就要失望了。

 海參蛋白“量”雖高但“質”不佳


幹、鮮海參蛋白含量差別大。海參一直被視為高蛋白、高營養的滋補品,但是海參中蛋白質含量的差別很大。鮮活海參中水分含量居多,蛋白質含量相對少很多。幹海參的蛋白質含量確實不少,可以達到50%以上,但食用的時候需要用水泡發,含水量大增後,其蛋白質含量比例下降很多。


海參蛋白不利於被人體吸收利用。即便把海參算作高蛋白食物,其蛋白質的品質卻不怎麼樣。形象地說,海參蛋白質的“含金量”不足。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按照蛋白質中氨基酸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效率,蛋白質可以分成優質蛋白質和低質蛋白質。海參的蛋白質是膠體蛋白,膠體蛋白屬於低質蛋白質,就是說人體對海參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並不是很好。事實上,從蛋白質生物價值評分來看,海參與魚蝦類食物比較,並沒有特殊的營養價值。


追捧海參還不如每天吃兩個雞蛋,營養又經濟。


 海參中的抗癌“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有待研究


目前,沒有可靠的科學證據能夠證明海參有治療癌症、關節炎或者其他疾病的藥效。海參的生物活性成分一直是研究的熱點,海參中含有“多糖、三萜皂苷”等多種功能性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發現這些成分有某方面的抗癌作用,可能會研究入藥。但是這不意味著簡單的吃個海參,就能防癌治癌了。


 海參自身的再生能力不能簡單複製


海參有強大的再生和修復能力,讓人誤以為可以通過吃海參達到某種修復的效果,比如迅速癒合傷口、修復受損的某些器官和系統、恢復造血功能等。但是,海參這種能力是不可能通過吃掉它就簡單複製的。道理很簡單,難道吃雞就能下蛋嗎?吃鴿子就會飛嗎?吃魚就會游泳了嗎?顯然不是。


 食物的動物實驗、體外實驗效果不能等同於人體食用效果


在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中有效的食物,不一定對人體同樣奏效。人體結構和體內反應比動物複雜得多,動物實驗結果還要進一步研究才能應用在人身上。


 吃雞蛋可以替代吃海參


從營養的角度看,海參不過是一種蛋白質量不太好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有很多食物都可以替代海參。雞蛋蛋白質比海參蛋白質好,香菇多糖比海參多糖含量高,大豆中的皂苷、豬肉中的鐵、鯽魚和泥鰍所含的鈣都不比海參差,甚至高出很多。

海參名列山珍海味中的八珍之一,但高昂的也許是它的味道和價格,並不是它的營養和“神奇”功效。不要迷信和誇大任何一種食物的營養功效。世界上除了母乳能夠在一定時間段內滿足嬰兒的生命需求之外,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夠單獨支撐生命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