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公元前307年,秦昭襄王嬴稷继位秦国国君,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他在位五十六年间,他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了三晋、齐国、楚国、魏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发动的长平之战,秦国在这场战役中大败赵国,为后来秦国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稳固的根基。当时的赵国国力与秦国相差不大,秦国是如何使得赵国大败,从此一蹶不振的呢?今天雄飞继续来和大家聊一聊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长平之战的起源

长平之战的起源并不是秦国和赵国的战争,而是秦国和韩国的战争。秦国因为采用了范雎的“远交近攻”战术,在公元前262年出兵攻打临近韩国的野王,上党郡和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这时候韩国的上党郡已经成为了秦国的板上鱼肉。韩国国君眼看上党郡保不住了,于是决定主动将上党郡送给秦国,一方面可以减少上党郡老百姓的战争之苦,另一方面也可以当作向秦国求和的诚意。

但是当时韩国上党郡的郡守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认为如果将上党郡送给秦国,那么秦国肯定会继续猛攻韩国,于是他不顾国君的命令,将上党郡转而送给了赵国。郡守的想法是如果将上党郡送给赵国,就可以将秦国的怒火引向同样强大的赵国,这时候韩国就可以从中渔翁得利。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

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得到郡守要将上党郡送给自己时,也非常的犹豫,于是他找来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这个赵胜非常厉害,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最后赵孝成王同意了赵胜给出的意见接受上党郡,结果赵国果然迎来了秦国的疯狂报复。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赵国长平大败的外部原因——赵孝成王的两大错误决策

赵国起初派遣了大将廉颇镇守驻守长平,廉颇面对秦国的疯狂进攻,最初也是损兵折将,这场仗打得并不是很顺利。但是廉颇这个人久经沙场,他认为秦国千里远征,粮草军械必定熬不长久,而自己可以一直接受赵国本土的援助,因此廉颇开始闭门不出,和秦国打持久战。这一耗就整整耗了三年,秦国果然耗不下去了。

秦国耗不下去了就出了一个损招,找人发布假消息,说廉颇一直打败仗,马上就要投降秦国了,而且秦国根本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国的赵括。赵孝成王听到了传播来的假消息之后,做出了两个非常错误的决策:一是派遣大使到秦国求和,二是用赵括换掉了廉颇。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廉颇何许人也?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廉颇的军事能力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可惜的是廉颇一生一直不被赵国重用,赵国国君总是在排挤、害怕廉颇,最终廉颇客死他乡,也一直在挂念着自己的家乡。在长平之战中,廉颇同样因为“反间计”而被撤下来。赵孝成王宁愿相信一个未经沙场的毛头小子赵括,也不愿意用这位军事能力超强的老将军。最终赵括转守为攻,将廉颇努力了三年的结果付之一炬,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虽然赵括本人非常的英勇,亲自率勇士突围,但是最终还是随着几十万将士一起魂归西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

《史记》: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赵孝成王的第二大错误决策,就是派遣了大臣到秦国求和。赵国在接受了上党郡之后,有一位谋臣建议赵孝成王带上珠宝前往魏国和楚国,联合这两个国家共同对抗秦国。可是赵孝成王并没有接受谋臣的建议,反而派遣了大臣到秦国求和。赵孝成王的这个行为等于将赵国完全孤立了起来,因为其他国家一旦得知赵国派遣了大臣到秦国求和,那么必定不会联合赵国。这时候赵国就成为了秦国的一个手下败将,还得不到其他国家的帮助和怜悯。因此,赵国在长平大败并非仅仅是换下廉颇的原因,还是断绝了有用外交的原因。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赵国长平大败的内部原因——农业基础薄弱

赵国长平大败除了赵孝成王的决策失误之外,还是因为赵国内部农业基础薄弱。赵国的军事力量虽然很强大,但是赵国的农业发展非常薄弱,赵国和秦国的战斗后期,赵国连军粮都凑不够了,只能跑到齐国去借粮。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赵国完全没有做好和秦国大战的准备。赵国和秦国是赵国时期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必定有一场大战。但是赵国一直都没有做好这场大战的准备,从赵孝成王接受上党郡到最后打到没有军粮,都充分表现出赵国对大战缺乏警惕性,赵国认为这只是一场不痛不痒的战争,没有想到这是一场令赵国彻底灭国的一场战争。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

长平之战:赵国由盛转衰的决定一战

总结: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很多人认为赵国不应该接受上党郡。其实赵国接受上党郡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赵国和秦国之间迟早要有一场大战。但是赵国的农业基础薄弱,没有做好长时间大战的准备,而且赵孝成王主动向秦国求和,等于断绝了和魏国、楚国的联合,还在关键时刻换下了大将廉颇,再加上秦国大将白起能征善战,诸多因素表明,赵国的长平之战大败是理所当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