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經常制定計劃,可是事實上,能堅持下來的人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都是半途而廢。

然後當你某天想起已經久違的計劃,痛定思痛,於是決定重新出發,發誓這次一定要堅持到底。

可是最終你依然擺脫不了失敗的怪圈,而你所制定的計劃也終究成了心中的白月光,可望而不及,最後乾脆你不再製定計劃。

我也曾經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直到我看了《規劃好的一年》這本書之後,才明白我們計劃難以執行的原因,並不能簡單地歸罪於自己沒有自控力。

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這本書的作者邁克爾•海亞特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作家,全球極具魅力的傳媒領袖平臺應用大師,自媒體營銷泰斗。他曾經創作過暢銷書《生命向前》(與丹尼爾哈卡維合著)以及《平臺•從喧鬧世界脫穎而出》。

作者說:有人認為實現目標的最好辦法就是隻設定一個或兩個目標,但實際上,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讓這麼多的計劃無法實現。我們需要的不是縮減目標的數量,而是制定一套有效的目標設定系統。

01 什麼是行之有效的目標設定系統

1、拋棄自我設限性觀念,培養自我開放性觀念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遇到一些困難。

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比如“我不擅長xxx”,這種思維模式作者稱之為稀缺性思維,他們為人處世的依據就是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

自我設限性觀念

與稀缺性思維者相反的是富足性思維者,當遇到困難時,他們相信自己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找到變通方法或者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這類人擁有的就是自我開放性觀念

想要實現目標,首先你必須克服自我設限性觀念,並且讓自己的思維朝著自我開放性觀念靠近,進行思維升級。

泰格•伍茲曾經多次打破世界紀錄,他的一些致勝入球在高爾夫球界被傳為神奇。

比如2003年的南非總統盃,伍茲在距離洞口15英尺處擊球進洞。這在當時是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包括他的隊友。

事後,伍茲的隊友邁克•維尓說:“他知道自己能成功……他出類拔萃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他的信念。”

也就是說其他的高尓夫運動員的技術,通過努力也能完成伍茲那種傳奇般的進球,但是他們之所以沒有取得像伍茲那樣的成績,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相信自己能達到那種成績的信念。

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2、事後回顧是設計未來的一個關鍵部分

曾經有位著名心理學家說過:“推理不僅僅是前向的,而且還是後向的,即通過經驗得出與之相關的回憶或思考。”這就是“後向思考的力量”,要想科學地制定有效的計劃,就得利用這種後向思考的力量。

當經歷過一次計劃失敗,有的人會認為,我們不需要多糾結於以前失敗的經歷,而應該向前看,繼續努力就可以了。

但實際上,不糾結過去是對的,但必須尋求解決的辦法,不然的話,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依然會帶入到未來,影響我們將來計劃的實施。

美國軍隊就經常採用這種方法,他們把它叫做“事後回顧方法”,種種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對提高他們軍隊的水平有著很大的作用。

事後回顧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陳訴理想結果

“理想結果”即去年的任務目標,我們沒有必要只關注一兩個領域,因為我們的生活包括十個相關的領域:精神、智力、情感、生理、婚姻、親子、社交、職業、娛樂、財務。

我們必須得先明確自己對這十個領域有什麼期望。

第二步、總結實際結果

很多人總結過去只是注意總結失敗的部分,而忽略成功的部分。

但實際上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的部分,我們都要進行分析並總結,因為這種分析能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會增加我們對未來實行新計劃的信心。

第三步、從經驗中學習

西班牙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曾經說過:“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要記住這些經驗和教訓,就要把自己以前在計劃實行中的經驗和教訓加以總結,提煉成簡明扼要的結論,為將來計劃的實施提供參考,讓我們以前的經歷成為前進的工具。

第四步、調整行為

根據以前的計劃實施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沒有用在以後的實踐中,那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你的境況依然不會有所改變。

3、目標的七個原則——SMARTERMUB目標管理原則

馬克的《論精神法則》曾經有過這段話:“不做無目的的思考或行動;沒有目的地的旅程註定徒勞無功。”

但事實上不是所有的目標都會帶來成功,有的甚至還會帶來和預期相反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後果。

2002年通用汽車曾經制定一個計劃,就是佔領29%的美國汽車市場,為了實現這一不切實際的目標,不惜犧牲營業利潤,最終不僅目標失敗,甚至還導致幾年後的破產,最終向美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

《規劃最好的一年》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想從自己制定的計劃中得到更多的收穫,必須保證目標符合7個標準:

•明確性

•可衡量性

•可行性

•風險性

•定時性

•激勵性

•相關性

我們把制定的目標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習慣型目標和成就型目標。

習慣型目標可以是成就型目標的實現方式,不同的人適合的目標方式也不同,我們需要的就是:找到我們需要的成就型和習慣型目標的組合。

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制定的目標是不是正確?

作者把目標劃分在三個區域:

•舒適區

•不適區

•妄想區

因為我們制定目標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離開舒適區,進入不適區,但也要注意不要進入妄想區。

那怎麼才能把握好這個度呢?

我們可以設立一個接近妄想區的目標,然後再把它稍微拖回來一些,這樣就是處在不適區了。

02、找出並且駕馭制定目標的自主動機

找出我們制定目標的自主動機,就是指問問我們的內心深處,為什麼要制定這些目標計劃?

研究表明:“自主動機能夠客觀地提高意志力,讓人們在日益嚴峻的形勢面前不畏懼退縮……若人們能夠帶著自主動機奮鬥,便獲得了戰勝困難所需的更鋒利的武器。”

我們可以把自己目標的自主動機寫下來,按照重要程度排個序,識別出最重要的三個動機,並且感知這些主要動機對自己的重要性,想想這些目標如果實現了或者是不能實現,會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們必須牢記自己的自主動機,因為在我們執行計劃的過程中,會遇到重重阻力,如果不是自己真正的內心渴求的動機,很可能就會知難而退。

史蒂夫•喬布斯曾經說過“若一開始便沒有足夠的激情,你根本就無法堅持到底。”

我們不僅要牢記自己的動機,更重要的是要駕馭動機。這樣,在我們實行目標的過程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沒有了激情時,才能有毅力戰勝困難。

駕馭動機的四個方法:

1、讓自己有所收穫

如果我們制定的目標是根據自己的自主動機制定的,我們從內心便會期望著這份收穫。

心理學家安德斯•埃裡克森和科學作家羅伯特•普尓曾經說過:“技能本身便是動力。你為自己的才華感到驕傲,你因朋友的讚賞而心花怒放,你的認同感起了變化。”

只要我們有所行動,我們就會有了收穫,我們需要訓練自己的這份收穫感,久而久之,這份收穫感就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2、實事求是

曾經我們聽說,養成一個好習慣只需要堅持21天。但實際上,調查研究證明:要想讓好習慣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平均大概需要66天,而有些複雜的習慣養成則需要更久,甚至達到250天。

3、鏈條與遊戲

可以用日曆做一個鏈條小遊戲,每次完成任務就打個x ,一天都不落的話就能連成一條小鏈條,如果有一天沒完成的話,鏈條就會中斷。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鏈條連接下去。

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4、衡量自己的所得

我們在實行目標的過程中,不要老是朝前看,離目標還有多遠。因為我們離目標往往還有很長的路,盯著目標,只會讓我們失去動力。

與此相對的是,我們可以將大的目標化整為零,分為幾個里程碑,每到一個里程碑,就用進步激勵自己,以便繼續走下去。

03、怎樣將計劃付諸實踐

規劃只是基礎,行動才是關鍵。確定好了目標,這只是成功的一半,而採取行動則是成功的另一半。

那怎麼樣來採取行動呢?

1、制定過分詳細的計劃=變相的拖延

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經常會制定很詳細的計劃,但往往很久之後,還沒采取行動,因為老是覺得還沒準備好。

在美國南北戰爭初期,身為北方聯邦軍總司令的喬治•布林頓•麥克萊倫,在訓練時雷歷風行,可打仗時卻往往優柔寡斷。他總是不斷地制定各種計劃,做準備工作,以致失去最佳戰機,拉長了戰爭,導致了南北雙方無數的士兵為此而犧牲。

因此,過分詳細的計劃很容易發展成變相的拖延。

一般來說,我們制定的並不是諸如製造太空艙之類的計劃,所以我們制定計劃時,只需要看到下一步就可以了,不需要看到結尾。因為不管什麼樣的目標,一次都只能走一步。

萬事開頭難,我們需要從最簡單的做起,這能降低工作的門檻,讓我們儘快進入工作的狀態。

有相關的研究證明:“完成簡單且程序化的任務能夠有效提高能力,為處理困難且重要的任務做好準備。目標完成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又因為多巴胺能夠提高注意力、記憶力、以及動力,所以即使是實現一個小目標也會產生積極反饋規律,這種反饋迴路對後續的努力具有激勵作用。”

所以簡單任務的成功,能夠讓我們的情緒高漲,自信心大增,從而也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比如你的計劃是減肥20斤,很顯然,這個目標符合我們上面說的不適區的標準。剛開始的時候,你不要糾結於自己究竟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你需要的只是考慮下一步的行動,從最容易實施的開始,比如每天半小時的跑步。

一個計劃目標可能你不一定能達到,但一個行動你肯定能完成,所以不要考慮太多你的計劃,只需要先踏出你容易行動的那一步就可以了。

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2、找到自己的觸發器激活事件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僅僅是依靠毅力去實現目標,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依靠理性思維,找出對於我們來說是有效的“觸發器激活事件”,並且讓觸發器的控制權不在你的手中,你就不需要依靠自控力來完成目標。

什麼是“觸發器”?

比如:辦了健身卡準備去減肥,可是堅持不了幾個星期就不願去了。這時候,我們可以聘請健身教練,每星期三次的減肥訓練。而此時健身教練就是我們的觸發器,每到訓練的時間,教練都會按時來督促你去鍛鍊。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只要觸發器的控制權不在我們手中,我們就不需要依靠自控力來完成目標。因為我們已經預測了實行目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阻礙事件(不想再去健身房),並且我們提前處理了這個事件(讓教練來監督)。

3、經常進行回顧總結,以便更好地出發

中途遺忘目標是我們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挑戰之一。而定期的目標回顧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目標回顧分為:每日回顧、每週回顧、季度回顧。

大部分人的計劃之所以最後沒有進展,是因為沒有建立起年度目標和每日目標之間的關係。

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年度目標列表貼在牆上,或者放在手機的隨手記事本里,並且設置成首頁,千萬不要放在某個你自己都找不到的抽屜旮旯裡。

然後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把年度目標拆解成可以實現的每日目標。

每週目標回顧則是對過去的一週進行回顧,總結經驗,思考得失,並思考接下來的改進方法,得出下一週需要完成的任務。

因為年度計劃的日期太過遙遠,為了防止時間太長導致的懈怠懶散,我們可以把年度計劃分散成季度計劃。每三個月就實行一次深度的目標回顧。

季度回顧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我們的目標和生活有沒有高度的相關性,如果出現了偏移,就需要做出調整。

如果季度回顧時,我們發現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那麼別忘了慶祝自己的勝利。因為慶祝是對自己之前努力的認可,勝利帶來的愉悅會帶給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自控力不足就不能達到計劃目標嗎?|5步教你打造實用計劃系統

通過《規劃最好的一年》這本書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制定一套有效的目標設定系統所需要的五個步驟,知道了指定的目標所必備的七要素,明白了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不要過多依賴自己的自控力,而應該找到有效的激活事件,利用槓桿效應,藉助“觸發事件”這個簡單的任務完成困難的任務。

這本書的作者邁克爾•海亞特在美國開設有“5天即達最棒的一年”線上和線下的課程,改變了超過千萬的美國年輕人的命運,運用的就是這套目標模板。

不要讓自己的夢想只是夢想,不要讓我們的目標只是心中的遠方。

今日事今日畢,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