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大家好,然然今天还是带大家穿越到古代看历史。今天我跟大家去回顾一下鳌拜到底是忠还是奸,他的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概括地说,鳌拜早年出生将门,骑射功夫过人,是满族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他早年追随爱新觉罗家族南征北战,无论是关外与明军的生死交锋中,还是在入关定鼎中原巩固统治的大小战争中,都展现了一代武将的英姿勃发之势,累建奇功,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忠臣更是功臣。鳌拜的一世英名,却在大势定时晚节不保。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鳌拜在皇太极当政的时候,鳌拜虽然年轻,但也早早鞍前马后随征出战,凭借着一身武艺为皇太极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君臣两人也在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即使是在皇太极死后,鳌拜依然初衷不改的辅佐皇太极的儿子一顺治,并且在面对多尔衮这样的强敌威逼利诱下。坚持了数年,终于等到多尔衮死去,少主顺治正式登台,鳌拜才又重见天日,这时候已经被位居忠臣行列了。对于这个看着自己长大,并且始终陪伴自己左右的老臣,顺治可谓是重视至极。不仅让其管理国家大小政事,还在自己临终之时封他为辅政大臣,辅助自己的儿子一康熙,能让顺治做出如此托孤之举,必定也是他真心挑选的。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随着顺治咽下最后一口气,鳌拜的忠义之臣也渐渐的落下了帷幕。中间的变化当然也是迂回曲折,但其结果与初始却大相径庭。早期的一代忠臣在晚年却死于篡位造反的罪名之下,而亲手为他钉棺的却是皇太极的孙子,顺治的儿子康熙,鳌拜始终没有坚守着他的忠心,败在一个小孩的手上。如果说欲望是个无穷的大坑,那么权力就是一根充满魔法的魔杖。人的意志稍有怠泄就会被它的法力所引诱,最终掉进坑里,从此再也无力爬起来并葬身于其中。鳌拜正是在顺治死之后,不知不觉沉浸在欲望的漩涡中慢慢被淹没的。顺治托孤的时候,鳌拜虽然名列四大辅臣之末,但却在后来一步步地居于首位,连后世史学家都称四大辅臣时期称为鳌拜时期,可见鳌拜是何等的胆大妄为。在利益和忠义的天平上,鳌拜还是倾向了利益,鳌拜后期的奸终将他之前大半生的忠给抺杀了。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一个从大忠到大奸,除了自身的变化之外,也离不开外界的环境、条件的滋养。鳌拜一世英明的毁灭,从根本上说,其他三个辅政大臣也是有责任的。索尼在当时四大辅臣中资历最高的,他本身就是文武兼备,是四朝元老,比鳌拜的资历还要深的多。但是年龄不饶人,人到老年之后,对责任的认知度就有所减弱了,再加上年老体衰,有很多事情实在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索尼之所以对鳌拜采取放任态度,还有另一个主要原因,四大辅臣中的苏克萨哈实在不能入他的眼。因为苏克萨哈不是顺治的人,他曾是多尔衮的手下后来归顺于顺治的,四大辅臣中有三位都看他不顺眼。所以在鳌拜和苏克萨哈产生激烈矛盾的时侯,索尼这杆天平自然而然倾向了鳌拜这一边,倒不是和鳌拜有多么的情投意合,而是对苏克哈萨有多么的厌恶。

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鳌拜在康熙辅政时期的飞扬跋扈,独览政权,到最后的挫败而丧命,作为中国历史上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而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好了今天故事就分享到了这里,喜欢然然趣谈历史的可以关注我,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