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高質量發展看湖北蔬菜”:《高效菜園雲夢行》

地處江漢平原的雲夢縣是國家南菜北運示範縣,也是2018年全省唯一入圍國家級蔬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的示範縣。近幾年,雲夢縣大力推進高效菜園創建。系列報道“高質量發展看湖北蔬菜” 請聽《高效菜園雲夢行》。

9月23日,在雲夢縣隔蒲潭鎮陳劉村四季長青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裡,基地負責人劉四田指著眼前鬱鬱蔥蔥的西蘭花苗,高興地對記者介紹:“我們用的穴盤育苗, 9月8號開始定植,這裡利用了很多的綠色防控措施,這就是我們的水肥一體化系統,我們的澆水給肥,包括有時給藥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它既節水節肥還省工。”

四季長青蔬菜專業合作社基地是雲夢縣露地高效菜園栽培示範基地,雲夢縣農業農村局副高級農藝師張鳳英是這個基地技術負責人之一。說起高效菜園的優勢來,她興致勃勃:“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綠色防控、包括水肥一體化來達到減肥減藥減工的目的,通過對這些關鍵技術的應用,我們的減肥減藥基本上減少了10%以上,每畝增收200元左右,增產達到3%以上。”

2013年成立的雲夢縣四季長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有社員192戶,13個家庭農場,蔬菜種植面積1200畝。自從實施蔬菜平衡施肥、病蟲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土壤改良、蔬菜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等一系列高質高效關鍵技術後,基地產出的蔬菜提質增效十分明顯。基地負責人劉四田說“西蘭花以前有常規管理,一般在2500斤左右。但是用我們現在的一種管理措施,每畝基本上在3000到3200斤,它的產量可以增加600斤左右,就是600斤產量,如果說按一塊五算,它就接近1000塊錢產值。”

2007年成立的雲夢縣白合村金土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直採用花菜、毛豆輪作的種植模式,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合作社負責人林遲斌抓住這次高效菜園創建契機,嘗試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希望給社員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我們合作社帶領周邊的農戶搞提質增效轉變種植結構,今年就發展了幾百畝紅菜薹,由於紅菜薹種植了以後,不影響第二年的早毛豆,讓農民能夠提高收入。”

今年51歲的雲夢縣白合村金土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王秋華家種了7畝花菜,今年年初雖然遭遇疫情,但是運用了新技術後,收入還是很不錯。她說:“通過農業農村局給我們提供了有機化肥和栽培技術,我們的毛豆,花菜質量都提高了。那個價格也好,我們農民也都受了益。”

近兩年,雲夢縣大力開展高效菜園創建,籌集整合資金300多萬元支持高效菜園建設。露地蔬菜以城關、隔蒲為建設重點,以四季長青、金土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建立2000畝健康栽培示範基地,輻射帶動70000畝露地蔬菜推廣應用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

雲夢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張鳳英告訴記者,清潔菜園是高效菜園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在兩個核心區,四季長青和紅新果蔬建了約1000個立方的廢氣回收池。回收田間的尾葉、尾菜、秸稈,這個量達到了100萬公斤,減少了面源汙染,處理沼液還田為田間的肥料。”

在雲夢縣義堂鎮紅光村紅新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基地,一個長方形水池裡,一堆豆角藤子正在慢慢腐爛。基地負責人柯小軍告訴記者:“這個池子有200個立方,像我們上一茬的作物就都扔在裡面了,讓它自然的腐化,然後做為肥料。”

在柯小軍的蔬菜大棚裡,黃瓜、瓠子長勢正旺。他說,高效菜園建設的示範效應正逐步顯現,帶動當地蔬菜種植向著綠色有機方向轉變:“蔬菜長出來的口感和品相,都要比用化肥的好很多,價格肯定比以前高。像那個現在黃瓜一畝地產量一萬斤,平均價錢一塊五,產值大概是2萬多塊錢。”

據瞭解,雲夢縣今年在城關、隔蒲、道橋、義堂等八個鄉鎮建成三萬畝的高效菜園。推廣了西蘭花、松花、甘藍等20多個新品種,推廣了十多個高效種植模式。在高效菜園示範區,優良品種和高效種植模式的應用率達到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