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人們的見識總要受處境的限制,這種限制既不知不覺,又牢不可破。

摘自:王小波 《 王小波全集 》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為什麼別人的一席話,勝過我們讀10年書呢?是因為別人的見識,比我們廣,比我們強,比我們多。

一個人的見識到底有多重要呢?

中國清代政治家曾國藩說過: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意思是說:讀書之人,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向必定不會甘願屈居人下,有見識的人定明白學海無涯,不會有一日懈怠滿足於當下,有這樣的恆心意志則無不可成功之事。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見識的重要性。

那麼一個人應該如何增長見識呢?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途徑一,看書

騰訊副總裁吳軍在他的書《見識》中,詳細講述了他對見識的理解,同時他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

他讀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學到了一個很實用的原則: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句話的出處。

史記•貨殖列傳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譯文:

太史公說:神農氏以前的情況,我不瞭解。至於像《詩》、《書》所述虞舜、夏朝以來的情況則是人們耳目總要聽到最好聽,看到最好看的,口胃總想嚐遍各種肉類的美味,身體安於舒適快樂的環境,心中又誇耀有權勢、有才幹的光榮。統治者讓這種風氣浸染百姓,已經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的這些妙論挨門逐戶地去勸說開導,終不能感化誰。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聽其自然,其次是隨勢引導,其次是加以教誨,再次是制定規章制度加以約束,最壞的做法是與民爭利。

這是司馬遷的見識。這種見識,即使已經過了很多年,卻仍然適用當今的社會。

而這個見識,在教育,管理,商業普遍適用。

他讀莎士比亞的小說,學到了莎士比亞的人生智慧: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比如:

1.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2.成功的交友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3.對人要和氣,但不要過分狎暱

4.相知有素的朋友,應該用鋼圈箍在你的靈魂上,可是不要對每一個泛泛的新知濫施你的交情。

他讀《曾國藩家書》,也學到了一個交友的原則:不要給損友第二次機會,永遠不要來往。(這種辦法能避免在朋友關係的投資上出現填不滿的無底洞。)

閱讀可以讓我們從別人的人生經歷,人生教訓中學到他們為人處事的一些簡單的原則,增長自身的見識,從而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途徑二,與人交流,主動去“聽君一席話”

比如說有名的巴菲特午餐,是和股神巴菲特在紐約知名的牛排館共進午餐的活動。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慈善拍賣活動自2000年開始,至今已有十九個年頭,此項拍賣所得悉數捐給位於舊金山的慈善機構葛萊德基金會,用於幫助當地的窮人和無家可歸者。2000年起每年拍賣一次,並從2003年起轉為網上拍賣。所得善款全部捐給美國慈善機構。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2006年度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段永平則表示,參與這一拍賣,更多是為了向心中的投資偶像表達敬意。段永平在媒體採訪中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巴菲特,“我總是用他的方法做事”。

2007年,美國對沖基金經理Mohnish Pabrai和同伴Guy Spier一起,以65.01萬美元的價格,拍得了上一次午餐機會,事後他對媒體表示:午餐談話內容從選股標準,到紐約首席檢察官 Eliot Spitzer的嫖妓醜聞,不一而足。席間巴菲特所說“投資人需要有內在的價值標準,而不是跟風判斷”,讓Pabrai印象深刻,他表示“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2008年,有“中國私募教父”之稱的趙丹陽以211萬美元成功拍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成交價創下歷史之最。趙丹陽在午餐後跟媒體這樣說道:“這一經歷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巴菲特的建議會惠及一生。”

那麼巴菲特在午餐當中到底跟他們說了些什麼呢?

吳軍先生在書中分享了那些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朋友告訴他的巴菲特的人生智慧: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1.不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堅持做聚焦於自己所精通領域的事情。

2.不要做空股票。

3.永遠不要用槓桿投資。人一生少犯錯誤,比多幾次成功更重要。

吳軍先生在書中提醒我們:很多時候人與人的差距,看似是在智商、情商和知識上,其實是在智慧上。而智慧的核心則是對人性的理解。

關於這一點,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說得更加淺顯。

查理.芒格表示,在他個人事業和在伯克希爾的發展過程中,學到許多教訓,而只要人們不要錯把簡單當容易,應該就可以學會,不過他不認為每個人都可以辦到。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他說:“人們會低估一些看似簡單的大道理的重要性,我認為伯克希爾是個富教育性的事業,教導正確的思想體系,其中最重要的觀念是一些實用的大道理,我認為我們的思考過濾系統功效不錯,因為他們就這麼簡單。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途徑三,觀察事物然後思考

跟股神巴菲特進餐的機會,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但是跟身邊的牛人學習請教,卻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的。

吳軍先生在書中,分享了谷歌CEO拉里.佩奇的經營管理的智慧,他是一個很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人。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1. 把產品做成“牙刷〞。
  2. 這是什麼意思呢?牙刷是我們天天都必須用到的東西。一個好的品牌,每過一段時間就要給大家帶來一個驚喜,提醒大家它的存在。比如我們熟悉的公眾號專欄,在固定的時間更新,會讓用戶養成“刷牙”的好習慣。
  3. 從本質中尋找商業模式,找到並且落實可以長期盈利的商業模式。
  4. 比如現在流行的內容創業,內容創業的關鍵在於你寫的東西對用戶有用,而這個內容,並不需要是自己的。刷流量、買用戶不是長久之計。做內容創業的關鍵在於要為別人提供價值。
  5. 薪盡火傳:要學會未雨綢繆,在公司方興未艾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公司將來衰老死亡的問題。
  6. 歐美很多大家族能夠傳承多代的原因在於:重視精神財富的傳承。


缺乏見識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過這樣一段話: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任何細微的改變,都是來自想法的改變。只有想法變了,才有其他的改變。如何改變想法呢?提升見識、看書、與人交流、觀察事物然後思考。

提升見識,還可以增強我們的幸福感。

因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兩個——基因的傳承和影響力。

當我們想到自己的孩子時,會不自覺地露出微笑;當我們知道別人因為我們變得更好,更自信,更堅強更充滿希望時,我們會會心地微笑。這就是幸福感。

吳軍先生在書中,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缺乏見識、缺乏愛、缺乏規矩,是比缺乏錢更可怕的事情。

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是放大了的自己,要想讓他們有出息,父母們先要成熟起來。只有自己成為了“富一代”,孩子才有可能成為“富二代”。這個富,不單單指金錢,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見識,關愛孩子,教養他們規矩。這些比豐厚的物質更重要。

見識很重要,為了讓我們更幸福,我們首先要讓自己的見識富起來。增長見識,勤勞致“富”,朋友,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