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琪醫藥:前沿醫學創新者

港股18A生科股上市熱度依舊不改。雖然近期的市場,關於醫藥股的熱度降了些,但總體,每一隻IPO的醫藥股,仍然會成為所有投資者的關注點。

而近期,德琪醫藥遞交了初步的招股說明書。應該會成為榮昌生物後新的IPO焦點。

一.管線

從管線開始說起,從目前德琪醫藥的管線看,進度快的產品並不多,就兩種,大量的產品還在臨床前階段,顯得非常單薄。

德琪醫藥:前沿醫學創新者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

但與其他藥企不一樣的是,基本都是陌生的靶點,公司的產品定位就是前沿的fic,從競爭層面看,公司的賽道並不擁堵。

公司目前的靶點聚焦於SINE(Selective Inhibitor of Nuclear Export)藥物上,目前推得最快的ATG-010以及ATG-016、ATG-527都是這一機制的不同代的藥物。

SINE是一個非常新的機制,主要通過抑制XPO1蛋白的功能,能夠讓腫瘤抑制蛋白存留在細胞核內繼續發揮作用,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

目前,SINE藥物臨床基本聚焦於血液瘤領域,最快的兩個適應症分別是MM和DLBCL。其中,ATG-010在19年7月已經在美國被FDA獲批上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SINE藥物在國內市場沒有其餘的公司在做臨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都是license-in產品,是從Karyopharm授權回來的,海外的臨床還是Karyo在做。公司產品缺乏全球擴張的預期。

從臨床數據上看,在末線難治的復發血液瘤裡,SINE藥物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在聯用方面似乎還有探索的可能。但其安全性始終為人詬病,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這款藥物的天花板。

德琪醫藥:前沿醫學創新者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

但從Karyo的股價可以看出,其實市場對這款藥物的態度並沒有特別大的預期,連上市都是很多投資者沒有預料到的,畢竟是因為末線,實在無藥可治的情況下加速批准的。目前,ATG-010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為0.34億美元。

德琪醫藥:前沿醫學創新者

當然,後續商業化的高度可以達到多少,還要繼續觀察。但從季度環比增速看,已經不高。

德琪醫藥:前沿醫學創新者

不過放到國內,考慮到目前血液瘤治療領域的狀況,這款藥物基本在二線,且有一定安全性問題的話,即使成功上市,銷售額要5億都是很有挑戰的。

當然,後續的迭代的ATG-016、ATG-527可能實現更進一步的改善,但那也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款mtorc的產品ATG-008,主要針對實體瘤,目前在做肝癌和非小肺癌的臨床,兩個都是大市場,但做出好的臨床成績都不容易。

從目前披露的肝癌1期數據看,orr算是一般,這個靶點是否能成,也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所以,先不用說商業化前景,僅從臨床獲批的概率上,目前產品的不確定性就有點大了。

二.團隊

團隊上看,公司還是相當過硬的,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及CEO梅建明博士,曾在JJ,諾華,新基但若研發部門要員,其經歷相當輝煌,尤其在血液瘤領域。

而首席商務官John F .Chin先生,同樣是從新基出來,曾主要負責來那度胺在中國的商業化,因此,其商業化能力也值得信任。

總的來說,從管理層角度,跟其他藥企一樣,都是履歷豐富,在研發和商業化上都值得預期未來的發展。

而股權方面,

德琪醫藥:前沿醫學創新者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

梅博士上市前佔股34.22%,而投資者中已經有藥明,新基這樣重磅的產業投資者身影,所以,股東結構也算得上是優秀。

三.平臺

公司目前的主力產品以license-in為主,尚未自身的開發平臺優勢。

四.結語

在無人道路上探索,贏了可能就會獨佔市場,但沒人走的道路註定是荊棘密佈。

從做臨床的方向看,公司非常類似於亞盛醫藥,都是做小眾靶點的FIC,都是避免了競爭但又承擔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但從產品的廣度及厚度看,公司不如亞盛,再加上幾款主力產品基本依靠license-in,獨家自研能力也值得商榷。

綜上,考慮到karyo美股的估值僅為11億美元,德琪的估值理應比這個數字更低,甚至要低得多。

但考慮到港股醫藥市場是一個無效市場,大機構加持=IPO市值百億起步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直至目前,港股帶B的股票仍然沒有一家市值是10億港幣以下的,而美股1億美元市值以下的製藥股和生物科技股,佔比超過25%。

因此,若公司股價定價與現有的大部分初創醫藥股看齊,很可能是一個長期為IPO基石投資者們還債填坑的下斜線行情。除非SINE藥物商業化成績能超預期,否則很難扭轉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