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溪”稻花香,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晋江模式”

时至冬日,新一季的秋粮已经收获入仓,繁忙的田野进入冬闲,正是冬春农田建设好时机。在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工地,一条条崭新的节水灌溉水泥渠道已铺设完毕。

近年来,晋江市紧扣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先行先试,通过“先建后补”等方式,新增耕地指标交易等措施,用市场机制引入国有全资的晋江市益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农公司”)为建设业主,通过金融贷款筹集农田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标准,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融自然生态保护与基本农田保护以及现代农业发展于一体的新路,探索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晋江模式”。

“九十九溪”稻花香,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晋江模式”

晋江九十九溪两岸的稻田。晋江市农业农村局 供图

开拓新路子 实现“藏粮于地”

九十九溪是晋江市境内最长的河流,该流域是晋江城区之中仅存的集中农田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助于推进晋江市现代农业发展,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2019年晋江市开启九十九溪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涉及4个镇(街道)13个村社区,总面积3485.2亩,总投资1742.6万元,亩均投入达5000元。项目实施内容包括水田土地平整,修复生产路,新建沟渠、水源工程改造、排水系统修复等工程。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85.60亩,新增耕地率2.46%。

首先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以国企为业主,通过与土地承包户统一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30年合同,累计流转土地5073亩,签订流转协议3532份,统一土地流转租金,将每亩租金由原来的每亩每年1200元提高到2300元,保障了土地承包者租金收入。土地流转后,作为项目区土地承包者的村民,也将拥有稳定的收益,土地流转期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还是属于承包户。

其次,改善村庄环境质量。土地流转后,项目区加快推进与周边村社环境融合提升,启动沿村界面环境整治与景观设计和园区沿村外围绿道规划设计,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对沿线村社老建筑、古民居等建筑风貌、景观风貌进行统一改造,保护修复村庄传统自然风貌,突出乡村与田园风貌特点;通过理水、置绿、整田、铺道,将村庄传统农业调整为现代农业,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再次,实现新增耕地目标。项目启动以来共拆除了项目区内临时搭盖508幢,面积7.3万平方米,回填了部分废弃水塘沟渠96亩,清运建筑垃圾7.87万立方米,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85.6亩,新增耕地率2.46%。新增耕地面积将由晋江市按市场价回购,收益资金返还给项目所在镇、村用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庄基础设施和其他民生项目建设等,提高新增耕地适耕功能,发挥新增耕地最大效益。

小丘田变成大丘田,农民们转变传统的耕种方式,开始使用机械化种植,广泛使用无人机喷防和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实现“藏粮于地”。

随着农田建设持续推进,一片片中低产田变成高标准农田,丰收之水持续畅流到田间地头,不断筑牢粮食生产的根基,确保了民生之所需,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打造新业态 助力乡村振兴

秋收时节的九十九溪田野里,迎宾北路两侧,“我爱你中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7幅不同主题的稻田彩绘引人瞩目。它不仅展现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还展现了农户对祖国深深的爱。这些彩色稻田是中科院谢华安院士培育的特异品种,同时具备观赏性和食用性。

早在今年5月,谢华安院士就带领科技团队对晋江市九十九溪田园风光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向益农公司授予“晋江市九十九溪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和“晋江专家工作站”两幅牌匾。形成“院地合作”与“院企合作”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资源优势和省农科院的技术、人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九十九溪”稻花香,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晋江模式”

农田里耕种的“晋江经验”。晋江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在项目区里,新品种、新技术等先进要素聚集,硬件强起来,软件跟上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深推进,田野里激发新动能。项目的建设带动与周边村集体、农户、个体经营户、农业规模经营者发展增收,着力构建“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分享发展成果。智慧农业的版图不断扩大,肥料、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粮食品质和产量提升,成本低了,收益高了,农民的钱包自然鼓起来,直接受益村民约1.5万人。

农田打理好了,乡村景色也要美起来。晋江市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生态之上的理念,把农田保护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导以村集体为主体的方式参与项目区的开发与合作,比如霞浯社区启动特色民宿项目、屿头社区打造农业科研院校工作基地、赖厝社区启动花卉文创市等。通过乡村文化挖掘整理,规划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乡村可游可玩可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支撑。晋江通过理水、置绿、整田、铺道,将村庄传统农业调整为现代农业,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发展新模式。通过对边界、尺度、形态、材料、生态等方面的改造,全力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文化传承、教育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把耕地保护、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成为晋江推进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

据悉,今年晋江市共策划生成项目15个共2.6万亩,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完成项目选址和勘测。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晋江将切实落实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五统一”管理要求,结合大数据逐村分析,择优选择3-5个镇(街道),策划生成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陈金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