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乾貨》:連鎖經營企業的九大營銷策略

 供應商營銷  

  連鎖店經營的全部商品都是由連鎖店總部負責購進的,總部購貨時應看到供貨商的產品質量可能參差不齊,主要的供應商會因價格競爭過度而退出競爭等。因此,連鎖總部應傾向於把供應商看作合作伙伴,開展供應商營銷,即做到:用嚴格的資格標準選擇優秀的供應商。這些資格標準包括供應商的技術水平、財務狀況、革新能力、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市場信譽等。要積極爭取那些在市場競爭中聲譽好、質量高、品牌響、企業形象佳的供應商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

  連鎖店分店營銷

  各分店的經營銷售成果是連鎖企業的利潤源泉所在。總部有關人員應學會開展分店營銷活動,以獲取各分店積極主動的支持和配合。各分店是連鎖企業的主體,連鎖總部應不怕繁瑣,要善於使用種種途徑和方法與連鎖分店的負責人進行平等的合作和思想交流,加強雙方的意向互通度,並能為各分店創造儘可能好的經營條件、營銷環境,尤其是建立起先進的市場信息反饋系統。

  內部營銷

  又稱為職員營銷。現代營銷觀念認為,企業的經營宗旨應使職員、顧客等一切與本企業關係緊密相連的人滿意,而首要的是讓職員滿意。內部營銷要求企業通過種種途徑,如用培訓等活動來提高職員的連鎖經營意識、工作技能、服務水平,增強其敏感性及與顧客融洽相處的自覺性和藝術性;還要求領導者要善於搞好與職員的溝通,理解並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重視並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從而激勵他們在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潛能。

  金融機構營銷

  連鎖店從無到有直至形成一定的規模,獲取規模效益,存在著較長的時間差,需要連鎖店總部進行大量的前期資金投入,沒有一定的資金實力是難以進行的。資金問題是任何商家、任何企業發展連鎖經營中都會遇到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而我國國有企業發展連鎖經營遇到的資金問題更為突出。所以要避免連鎖企業陷入不發展則無規模效益的誤區,應重視開展金融機構營銷。

  連鎖企業的資金能力取決於其在金融機構的資信,是否被認為能夠合理有效地應用貸款,從而有能力按時償本付息。因此,連鎖企業要了解金融機構對它的資信評價,並由自己的財務人員通過年度報表、業務計劃等財務工具來影響金融機構的看法,以便在資金成本和便利性拓展方面獲得優勢。這種營銷活動過程及其中的方法、技巧就形成了所謂的金融機構營銷。

  最終顧客營銷

  連鎖經營的專門人才,同時也應是頗具水準的營銷研究人員,要具備很高的技術手段,建立顧客品牌偏好的行為選擇的數學模型,認真研究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並以最佳的服務投入、最好而真誠的承諾尋求滿足目標顧客群的最佳途徑。連鎖企業作為服務特色鮮明的商品企業,應有自己獨特、有效的目標顧客戰略。

  傳媒營銷

  連鎖企業應善於利用自己店名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價格統一等特點和優勢,對傳播媒介開展營銷活動。傳媒營銷的目的在於鼓勵傳媒做有利的宣傳,儘量淡化或消除不利的宣傳。因此,連鎖企業要建立並很好地啟動公關機構,應使公關機構與廣大傳播媒介的有關人土建立良好的關係。

  政府營銷

  所有企業的經營行為,都必須受制於頒佈的一系列法規,即使是政府“寵兒”的連鎖企業,也一樣面對著政府的立法制約。因此,企業領導應強化政府營銷意識,啟動有關部門開展政府營銷活動。如策劃實施公關活動,設計出一些與政府工作方向一致的大型公益性廣告,加強與政府人員的聯繫,聘請在政府中較有聲望的人做企業顧問等。這些活動會改善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有時甚至可能影響政府的經濟立法工作,向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方面傾斜。

  大眾營銷

  所謂大眾營銷,通俗地說,就是企業對社會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社會公益性事業部門或對廣大潛在消費者進行資助和友善的舉措,是長期增強企業形象力的一種謀略。連鎖企業擁有眾多網點,更應策劃實施一些大手筆的大眾營銷活動。這會有助於企業樹立良好形象,使連鎖店各分店從中受益,企業的美譽度亦會大大上揚,尤其在擁有網點的地點。

  關係營銷

《連鎖乾貨》:連鎖經營企業的九大營銷策略


  關係營銷的概念最先由美國營銷學者巴巴拉·本德·傑克遜於1985年提出。連鎖企業因有自己的獨立性,關係營銷對象對於一些企業有所不同,但關係營銷的深度思想,對企業發展所起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