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真是古漢語嗎?那秦國故地能找到與粵語親密的方言嗎?

越人之歌


很多方言裡,都保存了古漢語發音的內容,不止是廣東話。

比如現代漢語裡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叫一、二、三、四聲。

古代漢語裡也有四個聲調,是平、上、去、入。後來“平分陰陽,入派三聲”,普通話裡沒有了“入聲”。

山西太原南郊、北郊、清徐等地,還保留著“入聲”的方言。比如有個過年的童謠:“初一吃,初二哭,初三初四出門子”,就是說春節大年初一,家庭聚會;初二上墳祭祖;初三以後才開始走親戚拜年的風俗。

這童謠如果用普通話來唸,毫不押韻。但是“吃”“哭”“子”這幾個字都是入聲,念起來朗朗上口,很有意思了。


棲鴻看紅樓


作為一枚土生土長的廣東人,我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一、粵語是不是就是古漢語呢?

1.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粵語是起源於古漢語,也保留了較多古漢語的特徵。粵語(Cantonese),又叫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在國外甚至又稱作“唐話”,是除普通話以外在國外被單獨承認和研究的中國漢語,由於廣東僑民遍佈全球,在美國和加拿大是第三大語言,在新西蘭是第二大語言,在澳洲是第四大語言。上面提到過,粵語又稱“唐話”,是因為粵語有很多唐宋時期的漢語特徵,所以我以下,也是以唐,宋時期的漢語作為“古漢語”的參考研究對象。

2.很多人都說過,唐詩,宋詞,用粵語來朗讀才能最真切的呈現了該作品的神韻。追溯粵語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北方中源的雅語,另一個是楚國的楚語。雅語最早是周朝的官方語言,儒學就是以雅語為載體,孔子講學用的就是雅語,還要求“詩書執禮”都用雅語。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了嶺南地區之後,從中原遷徙來了50萬人口,遷徙而來的人們也帶來了最早的雅語,與當地土語慢慢融合,成為粵語的最早源頭。從漢至唐宋,中原地區不斷有人口遷徙來嶺南,這個時期的粵語也是一直在變化與發展,但到了元明清時期,粵語卻幾乎是變化很小,所以唐代是粵語的定型期。為什麼又會有楚語南遷的說法呢,這是因為,語言學家李新魁在其著作《廣東的方言》裡分析了,今天的粵語語音面貌表現出了與隋唐漢語共同語十分接近的現象。而清代學者陳澧的著作《廣州音說》,分析廣州方言的音調合於隋唐䪨書切語,因為“千餘年來中原人之徙居廣州,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

3.宋朝出版的《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是我國第一部官方權威的發音䪨律書。裡面有36個聲母,和206個韻母。而我們現在的粵語,有22個聲母和94個韻母,是保留古漢語最多的語言特徵,其中最重要的是較完整保留了古漢語最普遍存在的“入聲”。

4.什麼是“入聲”?其實,就是尾音短促,一發即收。在古代一些表達悲憤鬱悶的詩詞,往往都會在句尾使用“入聲”來壓韻,下面我們找些例子,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hit3)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lit6)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jyut6)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cit3)

上面這首《滿江紅》,用普通話來說,特別是最後的一個音,都容易有延長音,會有一種拖拉感,但用粵語來讀,頓挫跳躍之感,完美反映出當時岳飛的激昂悲壯。

二、秦國故地還能找到與粵語親密的方言嗎?

1.上面有說到,從楚語南遷,大量中原人遷徙入嶺南時期,多是避戰而遷,同一時期的中原地區,戰亂頻頻,西夏,遼,金,元入侵中原,致使中原語言變化較大,已通行千年的雅言變得面目全非,不復傳在。每一個王朝的大一統,多以“河洛漢語”為官方統一語言,而遠在嶺南,以雅言音系,楚韻基礎的粵語慢慢變成方言而留存至今。




愛國學的永偉


粵語是邊陲百越音之一,南越部落的口音。

作為距離古漢中原最遠的越族部落之一,五嶺阻隔,所以受漢文化影響最少!

從漢朝到明朝的古詩、古詞句描述過對粵語的認知。

  • 西漢《南州物志》中關於百越的記載稱其為“賊“:我朝番禺,去國都萬里,境轄群蠻,此蠻賊北據五嶺,南抵大海,地方數千裡,賊有數種,中州人皆曰其百越。
  • 《魏書》形容越佬族“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慾皆異”
  • 唐 韓愈 《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 鳥言夷面。”

  • 唐代柳宗元:“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

  • 唐 白居易《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

  • 唐代劉禹錫 :“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

  • 《六祖壇經》慧能法師自述語音不正,六祖弘忍祖言:‘汝是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 北宋蘇東坡:“苦鴃舌談,爾汝不相酬,未著絕交書,已嘆交遊絕,門前空羅雀,巷語紛鴃舌” 。

  • 明代徐霖:“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