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怎一個“難”字了得?

公元829年,令狐楚坐在辦公室裡,一邊悠哉悠哉的喝著茶,一邊翻看著朋友圈。

他發現有兩篇文章在朋友圈的轉發量相當高,一篇是《才論》,另一篇是《聖論》。

令狐楚是駢文大家,平時對散文是不感冒的。

但他覺得這兩篇文章很不錯,讀了之後,就像吃了雙黃蛋一樣。

吃了雙黃蛋的令狐楚想認識一下下蛋的母雞。

於是調來了母雞的檔案。

姓名:李商隱 性別:男 籍貫:懷州河內

政治面貌:無黨派人士

出身:公先真帝子,我係本王孫。我的祖先是大唐皇帝,我是皇室子孫(儘管沒有官方認證)

個人簡介:五歲誦經書,七歲弄筆硯

九歲失怙,傭書販舂,十六能著《才論》《聖論》,以古文出諸公間。

就是小時候很聰明,很早就讀書識字,九歲時父親去世,我靠給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但我沒失去生活的勇氣,十六歲就寫出了《才論》《聖論》,有了一定的名氣。

看了簡歷,令狐楚認定李商隱是個潛力股,以後會大有作為。

雖然你現在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飛不高,那就讓哥帶你飛,一定會飛出個鵬程萬里。

令狐楚帶李商隱全面的飛。

首先把李商隱帶到自己的幕府當幕僚,給他發工資,有五險一金,直接解決了李商隱的經濟問題,精準扶貧,一步到位。

然後讓李商隱和自己的兒子令狐綯等交往,和這些官二代相識,擴大了人脈。

令狐楚還把自己的朋友白居易等人介紹給李商隱,提高他的知名度。

尤其是白居易,他已是當時的文壇大咖,是文化圈呼風喚雨的人物,比李商隱大四十歲,但他對李商隱很是敬佩,居然說死後願意當李商隱的兒子。

而李商隱也沒客氣,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取名“白老”。

令狐楚給李商隱在寫作上的幫助更大。

令狐楚是駢文大家,他的駢文與韓愈的古文、杜甫的詩歌在當時被公認為三絕。

有了他的幫助,李商隱的駢文寫作水平突飛猛進。

而駢文是唐朝高考用文體。

對於令狐楚,李商隱是心懷感恩的,他曾寫過一首詩——《謝書》: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自蒙半夜傳衣後,不羨王祥得佩刀。

我對您的感恩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但卻沒能有一絲一毫的報答,只能空攜筆硯接受您的培養。自從得到您的真傳,我的幸福指數爆棚,感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滿滿的感激之情啊!

忽然想到菩提祖師曾半夜傳藝給孫悟空,孫悟空由石猴秒變為美猴王。

現在令狐楚又“半夜傳衣”給李商隱,使李商隱學有所成,終成一代大家。

難道“半夜”的學習效果特別好?

有了令狐楚的指導,自己又用功,對高考的套路掌握純熟,李商隱能一考而中嗎?

現實回答:NO。

李商隱多次參加高考,結局都一樣——名次更在孫山後。

倒不是李商隱水平不行,而是因為唐朝科舉盛行“行卷”,就是在正式高考前,考生要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送給有地位者,以求推薦。

說白了類似於“走後門”。

考生能否考中,最重要的不是寫的文章水平有多高,而是推薦你的人的地位有多高。

李商隱生性耿直,不屑於“行卷”,考官也就不屑於錄取他。

多次不第之後,李商隱寫下了《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其中有這麼兩句:

鸞皇期一舉,燕雀不相饒。

我很有實力一舉高中,但總有燕雀嘰嘰喳喳的,很讓人煩。

這個燕雀,據說是賈餗,不知李商隱怎麼惹著他了。

反正在賈餗任主考官的幾年裡,李商隱毫無機會。

眼看著才能不如自己的令狐綯早在幾年前就已高中,李商隱很著急,在給令狐綯的信中,他寫道:

爾來足下仕益達,僕固不動。

哥哥你近來官運亨通啊,可弟弟我還在原地沒動窩呢。

既有些惱怒,還有些無奈,又帶些酸味。

後來高鍇任主考官,他是令狐楚的朋友,在令狐楚的大力推薦下,李商隱終於金榜題名。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令狐楚就是李商隱的大貴人。

經歷了少年生活之困,長大後考試之難的李商隱,能否苦盡甘來,柳暗花明呢?

是。

也不是。

開成二年,即李商隱考中進士的837年年末,他的貴人令狐楚去世,這對李商隱來說是一個不小打擊。

好消息是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很欣賞他,邀請他去作幕僚。

更好的消息是李商隱和王茂元的女兒王晏鎂一見鍾情。

李商隱的愛情觀很簡單:

因為喜歡,所以愛。

金風逢玉露,才子遇佳人,從此李商隱開始了,

痛苦的日子。

原因很簡單——黨爭。

在唐朝朝廷內部分成兩大派:一夥是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另一夥是以牛僧孺為頭的牛黨。

兩夥人誰也不鳥誰,你說對,我肯定說錯;你說黑,我一定說白。

判斷黑白對錯,只有一個原則,只要對方的就是錯的。

很不幸,李商隱的恩師令狐楚屬於牛黨人士,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卻在李黨陣營。

李商隱的腳無意間踩在了兩條船上。

人們一般以為腳踩兩條船還不錯,可以左右逢源,進退自如。

但李商隱腳下的兩條船卻駛向不同的方向——李商隱掉水裡了。

牛黨的令狐綯說他“忘家恩,放利偷合

”,昔日情同手足的朋友,現在成了怒目而視的仇人。

李黨的人也不喜歡他,認為他人品不行,在李黨當政的日子裡,沒有給李商隱任何提拔。

但李商隱想說:寶寶苦啊,一邊是愛情,一邊是前程,難啊!

他毅然選擇了愛情。

李商隱瀟灑的揮揮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但他的路並不好走。

838年,李商隱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本來初試已過,但名字報到中書省時,卻被一位中書長者劃掉,理由是“此人不堪”。

這位中書長者,就是牛黨人士。

落選的李商隱很憤慨,他寫了《安定城樓》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我就像賈誼和王璨一樣,胸懷抱負卻不得施展。我想像范蠡一樣建功立業之後歸隱江湖。我視功名利祿如腐鼠,但我這隻鵷雛(yuān chú,神話中與鸞鳳同類的鳥,比喻賢才或高貴的人,此指李商隱)竟遭到小人的猜忌。

牛、李兩黨相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李商隱就是處於風口浪尖的船,漂泊無依。

他也曾找過昔日好友,後來官居高位的令狐綯,但令狐綯並不理他。

一個重陽日,李商隱又來到令狐綯家中,正好令狐綯不在家,李商隱在他家客廳上題了一首詩《九日》:

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

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籬。

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


想當年我曾與恩師一塊把酒言歡,那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現在恩師已經去世多年,我獨自舉杯,更加的思念。你要是能像恩師一樣吸引賢才,我也就不會像屈原那樣哀吟江蘺的詩篇。現在你位高權重,府門前已架設行馬。我從此再也無緣窺見那招賢的東閣了。

也許是令狐綯看了這首詩有所觸動,給了他一個太學博士的職務。

李商隱以後的路會一帆風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