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前教育,讓畢業生成為那個“走出求職迷霧的人”

|人民日報海外網

| 賈雯帆

職前教育,讓畢業生成為那個“走出求職迷霧的人”

金九銀十,馬上又到了新一年的求職招聘季。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來說,很多人在大三就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計劃畢業後去求職、讀研、留學、考公務員甚至是創業。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努力學習,而選擇求職找工作的學生,往往會面臨一些就業困難而感到無所適從:比如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不知道如何定位第一份職業,比如選擇第一份工作時過於隨心而欲,抑或是不知道求職的技巧和崗位應聘知識,錯失來之不易的面試機會,也有諸如錯過求職的黃金時間窗口期等等一系列情況。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考研失敗了而匆匆走進職場,狼狽不堪。

可以想象,這些準職場人進入職場後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這些問題絕不是抱怨一兩句中國大學教育脫軌就能解決的,大學教育更多的是在建立一個人的思維模型,讓其擁有獨立、自主的思維,而不是純粹為了教會一種工作技能而存在。如果說考研、留學甚至創業都需要系統的學習,那麼求職找工作,也需要科學的教育輔導。

職前教育:大學與職場之間的鏈接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43萬人,再創歷年新高,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很嚴峻。一些大學生所學知識和就業市場要求不太匹配,自身又在從校園到社會角色轉型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不免感到“焦慮”、“迷茫”。在這樣“學校社會不銜接”和畢業生極度“焦慮”的碰撞下,“職前教育”成為了一個市場上的剛需點。

所謂“職前教育”,是人們在找第一份工作前接受的培訓,主要對象是的在校學生。職前教育幫助準備就業的學生提前瞭解並掌握目標崗位知識、行業發展情形、自我定位及應聘技能,並通過一些專業測試來匹配相應目標行業和崗位。

職前教育,讓畢業生成為那個“走出求職迷霧的人”

職前教育屬於互聯網教育,彌補教育行業產業鏈空白

職前教育機構愛思益求職的創始人兼CEO孫靜博先生介紹說:“職前教育真正的意義是,學員在畢業前一年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為將來所從事的目標行業和企業做出努力,積極的學習崗位技能、參加企業課題實訓、參與實習都是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好方式。職前教育是一個漫長的準備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職前教育機構賣的是‘課程’、‘服務’而不是賣企業的‘崗位’。”

選擇職前教育=穩拿offer?

幾乎所有中國家庭和學生都願意付出12年的時間和努力,去為4年的大學做準備。但卻很少有人願意用12個月的時間和努力,為未來30年的職場做準備。提到職前教育機構,家長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機構能不能給孩子保證一份好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行業內的機構開始“賣機會”,因為用戶的直接需求點是結果而不是過程。但這個想法是錯的,真正的職前教育,是通過系統的過程來達到好的結果,並不是直接給你一個offer或者提供一個面試機會。

現在市面上有一些消費者誤認為,接受職前教育,就能通過培訓機構拿到心儀企業的內推渠道,甚至有些媒體也會這樣定義“付費內推”:就是所謂的花錢給到企業內的相關人員,以拿到offer的行為。但這個說法,在愛思益這樣較為專業的職前教育公司中是不被認可的。

職前教育講的“內推”,是指每個學員經過長期的準備和學習,積累足夠多的工作必備技能以及項目、實習經歷,職前教育公司會將學員免費推薦給有相關需求的合作企業進行人崗匹配。企業從一批簡歷裡擇優錄取,整個環節並不是“讓企業降低用人標準”,而是讓企業HR節省了人力物力且更快速的發現人才的一個渠道。因為企業招聘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會受到經濟影響、企業發展、編制縮減等影響,所以“內推”並不一定能保證消費者獲得某個offer。

職前教育無法保證一個自身背景條件薄弱的學生進入百度、阿里、騰訊這樣的一線企業,但是通過提供模擬實習場景,讓大學生切身去感受自己適合、想要從事的工作,並給予相應的崗位培訓體系,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並讓其擁有較好的項目實習經驗,可在應聘時向面試官展示呈現。超越原來的自己,有真正的能力提升,憑實力去拿到更好的求職結果才是職前教育的意義。

職前教育,讓畢業生成為那個“走出求職迷霧的人”

職場啟蒙及發展模型

收穫的,不只是一份工作

權威調研機構麥可思研究院2018年的調查報告顯示,2017屆中國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接近三分之一,畢業一年內離職率更是高達37%。一些畢業生會在一年換好幾份工作,或在幾個月後失去了對工作的新鮮感,進入倦怠期。因此,成功獲得一份工作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如何讓這份工作增值,該怎樣進行職場規劃,也需要在職前教育中進行指導規劃。

談到職前教育的價值,愛思益學員外交學院楊同學Tiana認為:“就我個人而言,身邊確實有很多同學沒有職業規劃的概念,覺得畢業了得就業賺錢,就隨便找個工作,並沒有詳細的規劃敦促自己三年內要達到什麼水平,五年要怎樣提高之類的。所以我覺得職前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需要走進校園,走進當代年輕人中間,讓大家都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的意識,也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我之前完全不知道職前教育,瞭解愛思益也是從知乎上知道目前有這樣一種求職機構。後來在愛思益學習了一段時間,我慢慢感受到,職前教育其實就是給年輕人指明職業發展的方向,以及向前走的動力,給人一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通透。在秋招結束之後,我回過頭來看很多同學的求職經歷,他們也很不喜歡所學的會計專業,因為之前沒規劃,為了找工作只能找個會計崗,但是自己做的很沒動力。我還是蠻慶幸提前加入了職前教育,找到了我喜歡的諮詢和互聯網行業。”愛思益學員中央財經大學的李同學Jessica總結。

職前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

世界上職前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和日本,國內的職前教育尚未形成非常好的訓練體系。多數國家一般是在初中畢業或者高中畢業之後開始進行職前教育,培訓的對象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目的是使他們接受較全面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培訓,成為同勞動力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具備良好職業操守、有知識、有技能的勞動者。中國職前教育培訓主要是針對在校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新人。

“我們的行業還很新,行業裡也確實有害群之馬,做假資料用假承諾甚至不存在的企業合作來引導消費者,但是愛思益求職不是這樣的企業,僅去年2018年秋招,我們就幫助了270家企業進行了官方校招宣傳,今年預計這個數字會超過400家”愛思益求職創始人孫靜博對職前教育的未來充滿了希望:“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裡每一家機構的努力。教育培訓的本質,還是以內容、口碑為最好的營銷。定製化的內容、1對1的服務模式,真心的做好每一次服務,相信會得到更多企業和用戶的認可。”

愛思益成立的6年來,已經擁有2974個成功案例。愛思益的企業使命是 “幫助年輕人獲得更好的職業未來”,對這些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們來說,知道自己想活成什麼模樣、知道如何能夠活成想要的模樣、敢於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便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