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本文是教你求職時如何談工資,在所謂的能力一定的情況之下,純粹通過短期努力來提升工資的方法。

幾天沒發文,就是在準備這個乾貨。立即可用的才是乾貨,那種教你如何提升能力、學歷、經驗、學識、關係、資歷、人脈的,則是水貨,因為這些不僅要長期多年的努力,而且無法驗證效果,也只能是雞湯和智商稅

大家細緻分析下我們求職過程中簡歷的作用,你看下你的每一步,是在跟誰打對手戲?顯然主要是HR,見黃色的部分。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所以,求職過程本身的敵人,主要就是HR,打敗HR求職才能成功。

回到簡歷作用當中來,除了HR之外,簡歷面對的人還包括部門的大小倆領導。他們仨最關注的,都是你的個人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除了你姓甚、名誰、性別男女,更重要的則是四大要素:學歷,年限,職位,工資

【簡歷上要不要寫工資呢?】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HR為一個職位初選人才之時,花在你簡歷上的時間也就幾秒鐘,招募專員就是捕捉你簡歷上的這四個信息。

你別以為是啥資深的HR,錯了,這一步在大公司就實習生來做,實習生大多是在校大學生。職場小白來挑選你的簡歷,他或她都是沒有職場和社會經驗的,TA的師父才是個正式的招募專員,師父會告訴TA先看這四要素,將1000份簡歷篩出50份出來。這就是簡歷初選階段,這一步中,每一份簡歷實際上都是高達95%的淘汰率,大公司還不止。

這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戰爭,所以大家記住,你的基本信息四要素(學歷、年限、職位、期限工資),一個不能少,當然包括期望工資。

這四要素,決定了你能否進入精選簡歷的流程,你的學歷、年限、職位和期望工資只要有一個沒寫,或者5秒鐘內不能被捕捉到,對不起,你實際上就已經被淘汰了。

有大概一半人,太聰明,期望薪資寫個“可議”“面議”,反而是誤了自己。這樣的簡歷投出去試試看,面試機會少得可憐。

簡歷上一定要寫工資,五天八小時出來賣的,你不出價如何賣?你不寫就是對自己不負責,天下誰還能幫你負責呢?一名職場人士、一個求職者,對自己的目標薪資都不瞭解,不負責,你找啥工作呢?!回家去。

當然,你的期望薪資寫得過高、過低或者不寫,都容易被淘汰。市場經濟發展了41年了,當下的中國人才市場,早就是個買方市場了,職位少,人太多。你求職的每一步,包括簡歷製作和投遞,都要面面俱到,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寫目前薪資還是期望薪資?】

我們知道,每一個新職位出來之時,財務會出一個職位預算,掛在具體招人部門的預算下。這預算主要是參考公司薪酬結構、同崗同事的工資、當下人才市場行情,根據這仨綜合評估出來的。

預算是一個區間,當你的期望薪資,不在這個職位的預算區間之內,你的簡歷也就進入不了下一輪,你顯然也不會收到面試通知。

下圖,是群友周小龍簡歷中的基本信息,他工作十來年了,在上海一家公司做運營總監兼採購部經理。他當下月薪20K,期望薪資25-35K,他都寫到簡歷中去了。現實中,是不是倆都寫才好呢?如果選一個,寫哪個好?

大家想想看,HR粗選簡歷時那幾秒,是如何捕捉和判斷基本信息的?

比如,該新職位主要要求為:碩士以上學位、3-5年工作經驗、銷售工程師、工資預算13-18K。你前三個都符合,第四個工資也就是你的期望薪資,自然對應該職位的預算。

所以,HR那幾秒也要捕捉你的期望薪資,剛剛也說過了,很多人不寫期望薪資,或者“可議”“面議”,都是自作聰明,這裡容易再次失去進入下一輪面試的機會。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不用擔心期望月薪高於最終談成的工資,期望畢竟是期望,寫高一點為好。畢竟你只能往下降而不是往上漲價,你求職你報價,大家都將自己想成大客戶經理、銷售經理就對了。

此外,你寫你的目前工資,實際上很麻煩,HR還要根據你的數字加個30%上下,來推測你的期望薪資。

所以直接寫期望薪資更好,省得HR不耐煩刷掉你。他/她是人事初級專員,更可能是個實習生,還不具備錯殺不錯殺人才的悟性,對他們來說,所有簡歷都是經驗豐富的大哥哥大姐姐,抓到誰都一樣。

這裡有個概念,工資無論是目前還是期望的,一般都默認為稅前月薪,但總有鑽牛角尖的人,會寫稅後工資,還要備註下(稅後)。你寫稅前的期望薪資,就不需要做啥備註了。此外,目前薪資和期望薪資只要寫一個即可,HR只要捕捉到你的工資信息就行。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那麼,是寫目前薪資好,還是寫期望薪資更好呢?大多數人會認為寫目前薪資更好,這樣期望薪水才“有的談”。實際不是這樣,寫目前薪資需要HR去倒算你的期望薪資,這叫矯情,甚至你還會寫年薪(稅後)的,這更矯情。當然,除非你是高管職位,企業難招人時。

簡歷上的工資,當然寫稅前月薪為好。至少HR和其他面試官看到後,印象直觀,也會覺得更簡單明瞭。

【期望薪資,是寫一個數字,還是一個區間?】

剛剛講了,簡歷上最好寫明工資,且是期望薪資,不需要重複再寫個目前工資,多此一舉。

但,這期望薪資是寫一個數字,還是寫一個區間呢?

剛剛已經說了,每個新職位出來之時,都有對應的預算區間。當你的期望薪資,不在這個預算區間之內時,你顯然不會收到面試電話。

比如你目前月薪8000,你希望增長40%,也就是達到11200元。假如對方該職位的預算區間是9-11K,你這多出來的200塊,就錯失了一次跳槽機會。

但是,你的期望薪資如果也是個區間,則區間對區間的重合度,要遠遠比點落入區間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比如同樣的情況,你期望月薪增加20%-60%,這就是9600-12800的區間。大家看到沒有?期望區間【9600-12800】跟預算區間【9000-11000】,有很大的重疊部分,具體本例來說有1400元的重疊,HR也能迅速做出“你合適”的判斷。恭喜,你的簡歷進入下一輪!當然,實際中,四捨五入湊整,所以你的期望薪資實際為【10-13K】。

這麼看來,簡歷上的“期望薪資”,最好寫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個孤零零的精確的數字。

先有面試電話,後面畢竟還有初試、複試、談offer的過程,甚至還有背景調查、提交工資證明和銀行流水的流程,包括你自己的面試發揮、具體這家企業規模的大小、領導好壞等等,有的是更多的薪資談判依據,而不要過早限定死了你的“價格”。

最後建議,比如上例中的期望薪資區間,還可以進一步擴大,修改成【10-15K】,這就是你寫在簡歷上的期望薪資,也增加了更多的談判空間。

【四種方法,教你如何寫期望薪資】

簡歷上的期望薪資寫一個區間,到底寫多少到多少呢?

四種方法。

一,同齡平均法

你任意找自己在這個城市的大學同班同學,比如10位,你算下他們的平均工資。

有人說:“我沒這麼多同班同學啊!”那就擴展到同齡人,包括前同事、前同學、現同事、客戶、供應商等更多的同齡人。

他們月薪平均值,比如說是6534元,那你的市場價區間就是【6000-7000】,目標增長30-60%,則為【7800-11200】,取整【8-11K】,這就是你的期望薪資。

此時有更傻的人問:“為何要取整?”因為市場和企業要知道的,是你大致的期望範圍,抓大放小,個十百千萬,你將萬千百定下來後,其他十個角分就無關痛癢啦。跟丈母孃問你工資一樣,你別傻到說六千五百三十四塊。當然,最後談的Offe上的數字可以精確到分,那是落實於書面的合同 ,至少50塊也要爭取,一年下來15薪就是750塊,也是錢。

同齡平均法,有兩個注意點。

注意點一,你當下工資過低時,比如同齡人平均【6000-7000】,你才3000,那你的期望薪資就是他們的平均值,也就是【6000-7000】。你的第一步是先恢復市場價,這是你這次跳槽的主要使命,而不是盲目追求剛剛的目標【8-11K】。

注意點二,你當下工資已經很高時,比如你已經月薪8000,超過大多數同齡人了,則期望薪資的上限,不要超過同齡人的2倍,你的期望薪資區間可以是【10-14K】。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二,薪酬查詢法

有位通訊設備行業的群友,他目前月薪3萬,在上海的美國獨資企業工作,都總監級別了,我們看下,他這次跳槽的目標是月薪4萬8,是否能達成?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隨便上個招聘網站,找到薪酬查詢器,每家招聘網站都有海量的薪酬記錄,也有真實履歷庫,所以他們的數據是可信的。之前文章也詳細講過《同班同學畢業5年,為何有人月薪1萬有人2萬?》,比如登錄智聯招聘,輸入地區、行業、企業性質、職位和級別,很快就出來了。

跳槽季之簡歷上要不要寫目前工資,或期望薪資?

他這總區間是【15601-52108】,下限取他目前3萬的1.4倍,上限取整,他的期望薪資就是【42-52K】。看來之前的目標值4萬8,也是可期的。那最終Offer會是多少呢?不知道,自己談唄!

三,目前薪資法

光制定你的目標,也要切實可行,自己幾斤幾兩,每個人都是知道的。

還是這位群友,他目前薪資3萬,不算低了,目標薪資增長30-60%,就變為【39-48K】。

對,這也是不錯的一種方法,是依據你自己目前的工資來制定的期望薪資,尤其在通過熟人內推或者獵頭介紹時,更容易這麼來提出期望薪資。“我期望在我目前基礎上有個30%-60%的增幅”,這句話也更容易報給對方。

四,行情評估法

這行情評估法,前幾天已經介紹給大家了《如何知道自己的工資行情?》,用到這裡,這位群友是碩士畢業9年,在上海就是【8000-12000】+【1500-2500】*9=【20500-34500】。

可見,他當下的3萬是在這行情價之內的,而且是比平均值27500略高。

我們取市場中間值27500的1.3-1.6倍,則是【35750-44000】,取整,他的期望薪資為【36-44K】,這樣也更合理。

【月薪5千,如何談到1萬?】

簡歷中寫了期望薪資區間,不僅表明自己有明確的市場定位,更能獲取更多的面試機會,而且你已經無形中也淘汰了大量的騷擾電話、劣質企業、低薪崗位,此外,在面試最後的薪資談判中,也已經提前增加了籌碼。

這裡做個提醒,求職時,最好就只做一份簡歷,面面俱到的通用簡歷即可,用這一份簡歷去面對所有你的目標崗位。不要做那種針對某個行業某個職位的“定製化”簡歷,比如簡歷1、簡歷2、簡歷3、簡歷N的,好像更有針對性,其實不然。

求職跳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僅有簡歷篩選後的電話面試、面試通知、初試、複試、終面、談工資,還有後面的Offer簽訂、背景調查等手續,此外牽涉到很多家公司的簡歷投遞和麵試,你個人的大腦是來不及區分的,很容易變成簡歷造假穿幫。所以,一份通用的簡歷即可,上面的期望薪資也只一個區間足夠,以不變應萬變,不需要再變更了

我們用你目前月薪5000來舉例,HR、獵頭以及世俗都會跟你說,增長30%也就是6500是你的上限,但你認為自己能到6800。我這裡則建議你,將期望薪資寫成6000—8000元,就遠比你寫個硬邦邦的6500或6800元來得強。

遇到一家土豪公司,HR發Offer前找你談工資,你要說你這裡的8000是稅後到手工資;這次是你夢寐以求的目標公司,離家近上班只要5分鐘,“走路能上班”的那種,競爭激烈,你又很想進去,人事嫌你資歷尚淺,則你就說這個期望薪資的下限6000是稅前即可;

面試某家公司時,你發現HR人不錯,部門主管居然是你的老鄉,你私下倆都加個微信,請他們分別透露下公司薪酬架構,並幫忙給你爭取下更高的工資,超過8000更好;你自己面試發揮又差,學歷稍有欠缺,但急著想進一家世界500強,在面試後就可以告訴對方,接近你的目標薪水下限稅前6000即可;你面試感覺超好,志在必地,則強調工資上限8000;碰到一家創業公司,去年才成立,萬一老闆跑路了,要價得高一點,8000月薪一分不能讓;面試時你才發現,這是家制度不完善的小公司,你不妨說8000確實是稅後到手所得,不能再低了;當你第一個Offer不理想,才6300簽下來之後,你繼續爭取第二個offer;下一個offer很快來了,此時期望薪資區間得上浮,你開價得7000-9000,可談成8500,因為你的基數是第一個Offer6300,而不是當下工資5000;接著第三個Offer來跟你談了,你的期望薪資繼續提升到比如9500-11500,跟對方說你已經有倆Offer在談,其中一家出價接近9000,你甚至可以拍照截個屏給對方,你請HR找她領導商量下,你的期望薪資是符合市場價的,再說也沒有多要,只要你們比這家近9000的高一點比如9900塊,你就來報到;第二天,在第四個Offer還沒到來時,第三家已經給你來了電話,領導答應了,最終你的成交價是9800元;……

工資就是這麼來的,不是一棵樹上吊死,也不是事先你提的具體數字,主要在於期望薪資區間在簡歷上的描述,

同時,談工資時要引入競爭機制,沒有其他Offer,你就沒有籌碼,還談啥高工資?6300乖乖去上班得了,要麼就維持當下的5000塊繼續待著看房價上漲。

實際上,當你親身現場去這家單位面試後,開多少工資,你心裡已經有譜了,你是個成年人,你自己會根據面試發揮情況、這家公司該職位的工作內容、你對部門主管的感覺如何等等因素,並依託簡歷上的6000-8000區間、自己當下在手的Offer情況,現場給出一個綜合評估的最合理報價。

最後,HR肯定會追問你一個:“你能接受的最低工資是多少?”這就是一口價,你這年輕的小心臟、未經世事更沒做過生意的職場小白,你可以現場不答覆,就說“回去考慮下明天答覆您”即可。晚上回家後將我的文章拿出來看看,要麼就來問我,這也是最後的方法。

總之,你的期望薪水寫成了6000-8000這樣一個區間,看起來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但簡歷上的數字並沒有人說明是稅前還是稅後,也不代表你不能繼續提高要求,實際上這看起來上下才2000塊的區別,代表著一個目標月薪從大致4800-11000有六千元跨度的巨大區間。

這招屢試不爽,已經無形中給成千上萬求職者增加了平均30%以上的收入,“期望薪資填寫一個區間”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共識,這就變成了天下皆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