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我們習慣盯著孩子每次大考小考成績,來判斷孩子某段時間學習效果,更習慣於以分數判定孩子好壞,成績好的孩子被打上‘優秀標籤’,成績差的孩子自然打上‘差生標籤’。從‘分數決定論’來講,這種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思維很片面,很封閉;從個體發展角度來講,分數是個變化的過程,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因此將分數作為判定一個孩子是否優秀是毫無理由的。

鄉村教師顧素麗用心譜寫教育新篇章


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一、低分高能的孩子有很多,有些孩子沉溺在‘自我思維的世界’中,往往被認為‘傻瓜或笨蛋’。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與助手發明和改進1300多種東西,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巨大貢獻,有些偉大的貢獻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習慣。例如:電燈的發明,使人們能夜間工作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睡眠時間平均減少2-3小時。然而這樣個偉人,在學生時代卻因‘太笨’被退學,在校上學時間不足3月,老師們這樣評價他:“愛迪生一點也不用功學習,老提問一些可笑的問題,像2加2為何等於4!這孩子太笨,留在學校只會妨礙別的學生,還是別上學了!”從愛迪生卓越的貢獻中,我們很難判定孩子會有‘灰色的學生時代’,很多孩子像愛迪生一樣屬於典型的‘低分高能’,愛迪生過世,人民悼念詞:“他未曾統率千軍萬馬、親臨戰場,未曾戰敗敵國、俘虜賊酋,但他創造的偉大奇蹟,絕非戰士所能夢想到的!”孩子由不喜歡該科老師延伸到不喜歡該科目,該怎麼辦


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很難想象若沒有電力、電燈、電話,沒有電影和電子聲音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會是多麼單調乏味。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求學時代,成績平平,有時老師上課講解的課程,他很難當堂吸收,有時需要反覆重複學習,才能勉強完成學業。從他的成績中,很難判定他會成為偉大的數學家。孩子的求學時期,千萬別用成績衡量一切,不同孩子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專注點,只要將這個‘專注點’利用好,孩子會有巨大的潛能。讀《牛頓傳》有感

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二、淡化分數,用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你的堅持終將美好

孩子在不同的求學時期,在不同方面表現不同的潛能,家長不能只盯著成績論優良中差,應淡化分數綜合評價學生。作為孩子的父母,應採取各種有效方法,去挖掘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成長路上有更大收穫。挖掘孩子潛能時,需依據孩子才能和興趣對其進行合理的培養。家長和老師可以依據成績對孩子某階段‘學習技能’作評估,但不能僅從成績對孩子來進行‘裁決’,要設法成為孩子的參謀、朋友,平等地與孩子進行交流,並給孩子合理的建議,從而引導、開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潛能。


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三、別用成績高低、名次先後判定孩子優良中差。對不起兒子,你沒有善於傾聽的母親

我們反對用成績判定孩子優秀與否,當然更反對用名次給孩子進行排隊,判斷孩子優良中差。有時孩子成績九十多分,但不能說明孩子已掌握好知識,因為試題太容易了;有時孩子只考八十多分,但孩子已掌握很多知識,因為試題太難。孩子的名次更是如此,有時孩子全班前十名,孩子不一定優秀,因為學生知識面都掌握不好,有時孩子雖名次靠後,但孩子依然很優秀,因為班內多數學生掌握知識都很好,所以千萬別用成績高低、名次前後判定孩子優良中差,只要孩子能掌握知識,能學會,都值得表揚。

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四、成績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郭沫若求學時代,成績並不理想,他絕非班內尖子生,專長更不在文學方面,反倒數學和生物成績不錯,但他最終成為一代偉大的詩人,書法家和藝術家,成績不能決定未來在他身上有深入的體驗。作為父母和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潛能,若孩子喜歡游泳,那就把他當做‘菲爾普斯’來培養;若孩子喜歡觀察和拆卸,那就把他當做愛迪生培養;若孩子愛好鋼琴,那就把他當郎朗培養。

別用分數、名次給孩子排隊


千萬不要把分數和名次作為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更不要因為一些‘呆滯思維’,阻滯孩子成長的道路。現在的成績不是一層不變的,就算成績不理想,但成績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摸準孩子潛質的脈搏,順應孩子天性的發展,相信孩子會有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