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新看(1):108將前傳—大宋瘟疫橫行,洪信上山請真人

《水滸》新看(1):108將前傳—大宋瘟疫橫行,洪信上山請真人

北宋嘉佑三年(1059年3月),北京時間凌晨3點48分左右,時年48歲的宋仁宗趙禎趙大叔的晨會準時開始了。

文武百官跪下山呼萬歲,掌聲(磕頭聲)響過之後,大會主持人(殿前太監)大喊一聲:“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請各位開始你們的表演!”——就是這個意思。

紫宸殿裡熱鬧起來。

表功的,互相攻擊的各位高管們開始各展所長。

當然,一般高人都出現在最後。

宰相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先後站出來上奏最嚴重的事件:”天下瘟疫盛行,俺們帝都開封市已有軍民被感染,死亡人數也在增加,這也不像後世年間有總會接受各路明星、超級大富豪、海外華人、民間義捐等等各種方式的捐助啊!”

這話題一出,文武百官便紛紛建議趕緊成立黑澀會什麼的,口罩防護衣都得專人督促最好,先滿足開封市政府首腦機關吧啦啦啦。

趙大叔咳嗽了一聲:“斯達普!趙愛卿、文愛卿你倆繼續!”

趙哲和文彥博倆人用鄙視的目光環視了下文武百官:“一群尸位素餐!跟著俺哥倆吆喝有意思麼?!”

哥倆提出了兩條建議:第一條是趕緊豁免天下罪囚(關在牢裡浪費國家糧食放出去種糧不更好?)同時大赦天下減租免稅(大難當前,就以活著為大吧!),第二條是請皇帝大大帶領百官,逢一三五就去京城最大的廟子裡拜菩薩!

我宋仁宗皇帝聽到這裡是真心感動,一拍龍椅把手:“對!我感動天感動地,就不信滅不了你這個瘟喪!”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瘟疫越發猖獗。

紫宸殿沒有了往昔的鬧熱。

這時,那個寫《岳陽樓記》的范仲淹,我們讀小學就認識的范仲淹,當時應該是紫宸殿辦公廳副主任的范仲淹舉手站了出來。

“皇上,俺們雖然在您的操作這一系列猛如虎,可是還是差一個神仙把話帶到天神那裡去噠!微臣懇請下詔,趕緊請回我國著名風水師大國師張天真——哦,不,是張真人!“

“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

我們的範老師為了出位,好幾天沒有吟詩作文,終於想到了這個法子。

趙大叔病急亂投醫,准奏。

幾天後,由洪信洪大人帶隊的中央疫情前線特派專案組抵達江西信州,當地官員組織群眾美女些夾道歡迎。

一夜酒醉後,次日,信州市市長及各級官員陪同專案組一行前往市郊龍虎山。

龍虎山上的道觀裡早得知消息,觀裡修繕一新不說,這天全都列隊在山道兩側,“鳴鐘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丹詔”。

洪信一看,主角張天師不在?

壓下心裡的不滿,上山進得三清殿內,咦?那老道兒還是不出來?!

道觀主持人趕緊解釋,天師住在龍虎山山頂呢。

“這一屆張天師號為虛靖天師,很講究心誠則靈。天子要救萬民,只除是大尉辦一點志誠心,齋戒沐浴,更換布衣,休帶從人,自背詔書,焚燒御香,步行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方許得見。”

洪信瞬間想暴走,可天下最大的皇帝阿大在他腦海裡一飄過,他只好咬牙答應。

洪信在道觀裡忍受了一晚空谷寂寞夜,第二天又是凌晨四點過起床焚香沐浴,喝了碗稀飯,又換了一身布衣草鞋的他這才手裡提著一個銀手爐,燒著御香,一個人揹著詔書,向山頂爬去。

“大人!排除萬難力爭上游!千萬莫半途而返哦!”道觀主持的聲音在遠處聽著怎麼覺得是幸災樂禍?

我草尼瑪的張天真!洪信心裡一萬匹羊駝在狂奔。

他極為想念在京城裡錦衣玉食,日賭夜嫖的舒坦日子。

掙扎著已經翻過幾個山頭的他爬得汗流浹背,香爐還不敢丟,背上的詔書越發重了。

就在這時,山風過處,一隻吊睛白額錦毛大老虎從山坳出跳了出來,向他猛撲而去!

“媽媽咪呀!”洪信本能的大叫一聲,跌倒在地。


《水滸》新看(1):108將前傳—大宋瘟疫橫行,洪信上山請真人

(以上圖片取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