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四十五萬株每畝地預產多少斤,怎麼提高產量?

用戶3755030536367


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比較普遍種植的禾科作物,它也是著名的3大谷物糧食之一。現在除少數地區小麥已經成熟,絕大多數的地區種植中晚熟品種的還處於抽穗揚花期。

45萬株/畝的密度種植小麥可以預產多少小麥呢?這是一個很考驗種植技術和預算方法的問題。再過一個多月小麥都相繼要收割了,農民朋友們對豐收喜悅場景的期盼我們都是可以理解的。說到小麥畝產量,我們還是基本可以忽略種植面積與數量來估算,按照一般的土壤墒情和地勢,每畝的播種數量應該為15~18斤左右,最多不超過30斤;以播種密度分析,每畝大約230萬株左右,整體產量約為每畝900~1000斤左右。


一、影響小麥產量的主要因素。

小麥的種植管理普遍是比較粗放型的,但是通過施肥與後期的田間管理並不一定會對小麥的千粒重和產量產生太大的影響。正常情況下,種植小麥我們需要從品種、土壤、光熱和肥水管理等眾多因素去做好調節和撫育措施。選擇抗逆性好、抗倒伏能力強和產量高的優良品種,在適宜氣溫、溼度等情況下播種,合理的播種密度和後期科學配比的養分補充,都是影響小麥品質和產量的重要因素。總的來說,小麥的產量與產量還是與密度息息相關的。


二、並不建議按照45萬株/畝的種植密度來播種。

前面說到的播種密度大約為每畝18斤種子撒播為30萬株左右,這是一個比較中肯的初步規劃。農業種植的效益並不是隨著種植密度的提高而一定會提高,這是大家普遍已經發現了的種植經驗。為了保障小麥根系吸收水分和肥料,植株之間有較好的通風透氣,減少葉面交叉、重疊的情況,並不建議畝種45萬株的高密度種植模式。適當減小種植密度對於避免小麥爭水、爭肥和提高葉面光合作用都是非常有利的,並且能夠減少惡劣氣候下倒伏的情況。


三、施肥、控旺與病蟲害防治相結合,科學提高小麥的產量。

小麥品種與特效有較大的差異,並不建議盲目追求早熟和高產,根據實地氣候、土壤及消費市場等情況選擇適宜的品種種植才是保障整體種植效益的根本。小麥的生長髮育週期普遍長達4個月左右,一般在春、秋兩季播種。要提高小麥產量,除了上述中的合理調配播種數量密度以外,還要根據需肥、需水和病蟲害的規律來加強田間管理。種植小麥首先需要考慮到土壤墒情適宜和充足的光熱條件,再按照3:1:3的比例來做好氮、磷、鉀肥規劃,幼苗期至孕穗期要保障足夠的氮肥施入,後期做好磷鉀肥的追施。但是也要根據土壤肥沃度和實際長勢的差異,適當的調整施肥,以免出現旺長或倒伏的情況。在合理調節肥水攝入的同時,及時做好白粉病、條鏽病、赤黴病及蚜蟲等病蟲害的防治也是非常關鍵的。


鄉記


如果小麥生長正常的話,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650--700公斤左右。這是比較準確的。

當然了,特殊情況例外。

如圖片上的小麥應該在750公斤左右。


痴騎朽翁


剛看到這個問題,興許有些朋友會感到懵,因為有些地區不是按照小麥株數來計算,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下小麥株數和播種量的關係,待確定好播種量後,然後預算畝產多少斤就方便了許多。其實種子在發芽率正常的情況下,可根據“斤種萬苗”的原則來確定。那麼,照這樣計算,小麥四十五萬株每畝地預產多少斤呢?又該如何提高產量。



小麥四十五萬株每畝地預產多少斤

根據“斤種萬苗”的原則,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小麥播種量在45斤/畝,這畝播種量也正符合我們當地的播種量。至於每畝預產多少斤,對於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年頭風調雨順,且沒遇到自然災害,預計產量大概在1000-1200斤/畝(根據當地小麥產量得知,最終產量與多種因素有關)若是年頭不好或遭遇其它自然災害等,產量自然就會下降。


講到這,許多人會認為四十五萬株每畝(即每畝播種量45斤)有些偏厚,其實在我們蘇北地區,畝播種量45斤很正常,甚至有的已達到畝播種量50斤。雖說播種的小麥都為原種,但不是一級種,而且也不是精種,因此播種量會有些偏多。

若是從效益最佳、方案最優、風險最小的經濟栽培角度出發,在適期播種範圍內,且選用一級種或精種來播種,每畝基本苗16萬左右最容易獲得大面積高產,即每畝用種量8公斤左右。


如何提高小麥產量

至於如何提高小麥產量問題,主要還是在於如何去管理。俗話說“小麥要高產,七分種三分管”,前期播種準備工作,例如拌種、整地、施肥等暫且不說,後期病蟲、田間管理等相關管理工作,一定要及時採取相關措施。我認為提前預防肯定要比見症防治來的好,而且損失也會降到最低。

因此,要想如何提高小麥產量,在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前提下,一定問加強小麥各方面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麥的產量,最終達到小麥的穩產、高產。


綜上所述,小麥四十五萬株每畝地,按照我們蘇北地區的種植模式來看,預計能產1000-1200斤/畝(年頭好,無災害),當然這只是按照我們當地的算法,並不能代表全部。朋友們,你們認為預計能產多少斤呢?歡迎評論補充,謝謝。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肥仔為大家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農村趣聞等三農資訊。謝謝大家支持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