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羅隱的這首詠物詩,你就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能屢屢創造各種奇蹟

小蜜蜂為了釀蜜勞苦一生付出多享受少,詩人著眼於此,輕輕說出了一個深刻的人生,感慨全詩。始終抓住小蜜蜂的特點,平淡中見深意,不做作,不雕飾,沒有華麗語句,是一首影響深遠的詩歌,也是小學必背古詩詞之一。

品讀羅隱的這首詠物詩,你就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能屢屢創造各種奇蹟

世界上眾多的種族和民族,沒有那個民族的人民能夠比中國人更加勤勞,他們很不理解中國人的勤勞和儉樸,為什麼不會對自己好點?為什麼不享受一下?

其實他們不瞭解中國人,每個成年的中國人,都不是為自己活著的,他們就象勤勞的蜜蜂一樣為自己的小家--為父母、為子女,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更甚至於有些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是他們根本不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是信血緣的,小到家族,中到籍貫地域,重大事件面前,大到民族和族群,他們就象小蜜蜂一樣,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知道該犧牲什麼,每代中國人都是這樣,這種品格是刻畫在骨子裡的,流淌在血液裡的。

這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是唯一延續千年不斷的主要原因之一。

品讀羅隱的這首詠物詩,你就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能屢屢創造各種奇蹟

【原文】

《蜂》

唐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不管是平原田野還是群山密林,凡是鮮花盛開之處都被他佔據。

辛勤採集百花,釀成甜甜的蜂蜜,你在為誰辛苦?又在為誰釀造甜蜜呢?

【註釋】

山尖:山的高處。

風光:風景、景象。

盡:全。

佔:佔有,佔據。

為:替,為了。

採:採取,這裡指採取花蜜。

誰:又讀shuí。

品讀羅隱的這首詠物詩,你就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能屢屢創造各種奇蹟

【作者】

羅隱(833-909),原名橫,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杭州新城(今浙江省富陽市人)。唐代詩人。

曾多次考進士未中(七年),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所以改名“隱”。

有《甲乙集》傳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