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日,品讀《論語》時

山東大學馬來平教授主持舉辦“《論語》認識論讀書會”

圖片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更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閱讀和了解儒家經典,取其精華細細品讀,這是科技哲學專業從事中國傳統文化與科技發展關係研究的學者應該具備的基本功。雖然儒學典籍浩如煙海,但其核心乃是儒家十三經。其中,《論語》是元代以來科舉取士的官方教科書,普及化程度最高,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的貢獻也最大。

值此舉國同心同德、戮力抗疫之際,山東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山東大學馬來平教授和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的師生們依舊讀書熱情不減。在馬來平教授和山東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常春蘭副教授的帶領下,多名博、碩士研究生舉辦線上讀書會,結合自身專業和研究方向細心研讀經典,並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相互交流感想和體會。

本次讀書會著重閱讀和探討《論語》中儒家的認識論思想。學習方法是:首先以朱熹《論語集註》為主,參照今人權威解讀,用兩週時間逐句逐字細讀,力求讀懂全文並摘錄出與認識論有關的段落和句子。其次,把與認識論有關的段落和句子分類後,予以解讀和評論。最後,師生們在3周內舉行了3次、每次3小時的視頻會議。會議中,每個人先講述自己的解讀和評論,然後共同討論,以期最終對儒家認識論思想有一個基本準確的認識。圖片

本次網絡讀書會照片

在讀書會的討論中,碩士研究生許遇好論述了自己對孔子認識論思想的看法。他認為,通過《論語》中“天”這一重要概念的不同含義可以窺見孔子認識論之一斑。“天”在殷商時期代表一種可以憑自己的喜好決定一切的人格神概念,周朝後則逐漸成為了道德的最高根據,至春秋時期孔子則又為其賦予了自然變化的終極本源意義。孔子已經意識到認識對象的富於變化的特點,並且察覺了其背後存在不變的原因,“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界四時運轉、生物成長變化的終極原因就是 “天”。 “天生德於予”,“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些文本表明,“天”不僅是外界事物的終極原因,還同時承擔著倫理道德的依託地位。通過這種設定,孔子讓自然界與社會規範這兩個不同的認識對象在終極原因上獲得了統一。這種認識上的進步是中國認識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碩士研究生孫佳麗認為,《論語》的認識論思想可以歸為樸素的經驗主義,依據有二:一方面,孔子雖然認為有生而知之者,但他認為自己是學而知之,通過“多聞”“多見”獲得知識;另一方面,對於看不見的鬼神,孔子敬而遠之,承認鬼神的存在,並通過祭祀表達敬意,但並不試圖認識鬼神。

碩士研究生彭繁認為,《論語》中關於學習方法的論述中,強調“學”“思”並重,“學”就是通過多問、多見、多聞來獲得知識,“思”則是個人通過獨立的邏輯推理來獲得新知識,即 “舉一反三”、“溫故知新”,而且進一步將各種知識形成一個理論體系,即“一以貫之”。

博士研究生張春光強調,《論語》的認識論問題學界鮮有論及,主要是學科視野侷限造成的。事實上,《論語》認識論有鮮明的特點:第一,道德主體統帥認識主體。《論語》確定的認知主體是一種異於禽獸的“文化人”,先天擁有“仁義禮智”,是人的根本。而人對草木、禽獸的知識被作為一種道德覺醒的輔助條件。孔子及其門人把自然知識當成了建構道德圖景的背景和輔助因素;第二,抽象和具體的辯證統一。《論語》的理性論證強調具體情景,注重“為仁有己”的歷史生成性;同時,《論語》也使用抽象性的“天”、“人”、“君子”等概念實體來確立和建構道德意義體系。第三,歷史意識優位,《論語》強調遵從傳統,以周代的禮制作為正統來建立評價標準。

常春蘭老師認為,“藝”是與科學技術最為接近的概念,在《論語》中直接或間接出現多次,但孔子對“藝”的認識並不十分明確,“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吾不試,故藝”,在這兩句中,“藝”於君子而言並非必須掌握的,但也有觀點指出這是孔子的自謙之詞。在關於“成人”的論述中,孔子對於“藝”的必要性有些遲疑,他說“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但接著又說“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孔子將儒家教化宗旨概括為“志於道,據於德,依於禮,遊於藝。”朱熹說“遊”是“玩物適情”,而且志道、據德、依禮、遊藝,有先後之序,輕重之別,“藝”顯然為末。但是結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一句,可以發現另一種解釋,遊藝就是樂知,樂知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藝”相對於德性而言,是更為專業的知識,並非不重要,只是要求士人都掌握專業知識就過於苛刻了,因此,孔子對於“成人”提出了兩種高低不同的標準。漢代揚雄的“聖人之於天下,恥一物之不知”,是對孔子的高標準的“成人”的發展。

最後,馬來平教授對此次讀書會作了總結。

馬教授認為,儒學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社會倫理學說,它在重視道德踐行的同時,也重視道德學習和認識外部世界。《論語》中的認識論內容主要包含在對“知”和“學”的相關論述中。儘管“智”字後出,但在流行本《論語》中“知”與“智”通用。“智”位列儒家“三達德”,是核心的道德科目之一,在儒家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並且“知”的對象包括知德、知外物和知人三個方面。《論語》又把“知”的活動及過程凝聚為一個“學”字,學習的目標即是認識的對象,學習的方法即是認識的方法,學習的態度即是認識的態度等。因此,《論語》關於認識的論述,不僅篇幅多,而且是比較系統和全面的。孔子主張,學習的終極目標是“道”,“道”主要是指道德規範,但也包括社會和自然規律。儒家的學習對象不僅有經典文獻、道德規範、他人的經驗以及個人的實踐,還包括客觀外物。自然事物是儒家認識客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廣泛涉及農、醫、天、算、機械、地理等各個領域。儒家認識論是儒家對於自然科學的認識和態度的理論基礎,孔子高度重視包含數學在內的“六藝”,提倡“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主張仁、智並舉和“博學於文”,以及儒家認識論思想的整體傾向無不充分表明,儒學對自然科學是有內在需求的。相對於西方傳統意義上的認識論而言,儒家認識論的鮮明特點是將認識道德化,讓認識從屬於道德,其實質是強調知識和價值的統一性。這種思想的缺點是使認知長期從屬於道德,給科學發展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而其優點則是認識主體與道德主體合一,使認識始終能保持在正確的價值方向上。

除了以上師生們的重點發言外,還有謝飛、張凱博等研究生亦分別講述了自己對於《論語》認識論的看法。師生們普遍反映,原來一直以為儒家學說無非是一種倫理學說,談不上什麼認識論。但是經過這次從認識論的角度深入學習之後,我們發現,儒家認識論思想雖然比較粗疏,但已經比較強大,非常值得深入探究。此外,對《論語》的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不可能僅通過一次學習就盡得其要,在此後的學習生涯中,隨著我們自身知識的豐富和閱歷的提升,一定會有越來越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山東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許遇好)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