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鄉在哪?下河鄉又在哪?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溫州三十六坊

  溫州是著名的水鄉,境內河流縱橫交錯,其中能叫得出名字的有1500多條。特別是在溫瑞塘河及其主要水源地三溪水系一帶,這些密佈的河流兩岸是溫州人世代繁衍的沃土,被稱為“河鄉”。

  河鄉有上河鄉和下河鄉之分,在如今六七十歲的老溫州口中,經常會出現這兩個地名。但翻開溫州地圖,你可能找不到它。這只是廣義上區域性的一個地方名稱,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並在民間廣泛流傳,一直沿襲至今。

  

上河鄉在哪?下河鄉又在哪?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上河鄉在哪?下河鄉又在哪?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上河鄉在哪?下河鄉又在哪?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滑動看河鄉風情

  晚清方鼎銳在《溫州竹枝詞》裡對河鄉作了描繪:“幾曲河分上下鄉,人家疑住泖湖莊。運輸船隻飛如燕,十里風吹晚稻香”、“上河鄉到下河鄉,甘蔗青青桔柚黃。更喜連年多樂歲,收來租谷滿船裝”。

  

上河鄉在哪?下河鄉又在哪?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美麗水鄉

  甌民樂土

  歷史上的河鄉具體包含哪些地區?

  明嘉靖《永嘉縣誌》載,自六都(今龍灣狀元一帶)至十九都(渚浦、梅嶼、仙門、塘下等處),俱“由河達城”,為河鄉;土沃水深,庶民力耕,有山可樵,稱樂土。而從六都到十九都,涉及原永嘉縣(溫州古稱永嘉)膺符鄉、德政鄉、吹臺鄉、建牙鄉四鄉,共14個都,所在方位在溫州城西南一帶。

  ◎遠眺河鄉

  說到“都”,得追溯到古代行政區劃制度——鄉都制。都一般以序數命名。據《弘治溫州府志》載,明代永嘉縣設四隅四廂,四隅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廂為城南、廣化、望京、集雲。下設華蓋、膺符、德政、吹臺等13個鄉,共52個都。

  ◎族譜裡保留的鄉都名稱

  鄉都制的主要任務是為方便徵收田賦,1930年後依照人口多寡改稱為鎮和鄉。1934年,又通行保甲制,鄉鎮下設保,保下設甲。如今不少溫州地名仍來自這種建制,如三都嶺、七都街道、八里、七甲等。

  從文獻記載中可見當時河鄉的範圍不小,涉及如今鹿城、龍灣、甌海等地,區域裡有西山、吹臺山、大羅山等。

  《山海經》曰“甌居海中”,遠古溫州,這些山均應屬海中孤島。滄海桑田,孤島成了陸地上的山丘,之間出現廣袤的沖積平原、河流等地形地貌,成為最初的河鄉之地。於是從各地遷徙來的甌民開始逐水而居,繁衍生息。

  ◎舊時塘河

  河鄉的主要河流有溫瑞塘河及其水源地三溪水域等。因水源充沛,氣溫合適,適合種植多種植物。這裡的水稻一年可兩熟,魚蝦豐足,還種植有甘蔗、柑橘等經濟作物,故有“魚米鄉”之稱。河面上則舟楫穿梭、漁樵相和,一派山水田園風光。

  因河鄉面積較大,古人又根據地勢高低等地理因素,將之分成上河鄉和下河鄉兩大區域。

  上下河鄉

  吹臺為界

  那上、下河鄉如何劃分呢?清光緒八年(1862)《永嘉縣誌·鄉都》載:距今溫州古城五里至五十里,吹臺鄉十四都(東岙、慈湖等處)、十五都(洋岙、淨水一帶)為上河鄉、下河鄉分界處。其中吹臺鄉十六都( 陳坑、老竹、橫嶼、胡莊等處)也屬上河鄉。

  概括來說,上河鄉主要包含“三溪三橋”,即郭溪、瞿溪、雄溪,新橋、婁橋、潘橋。近可到今鹿城區南郊鄉德政村、葡萄棚村及將軍橋一帶,延伸至如今甌海區梧田街道的慈湖、南堡,遠可達麗岙街道的麗塘、泊岙以吹臺山為界,南與瑞安桐浦、林溪以太平山、龍井山、分水城尖為界,西與甌海澤雅鎮周岙、鹿城藤橋以外山嶺、天長嶺為界,北部與鹿城區仰義鄉、雙嶼鎮以五壟山、梅嶼山、君子峰、西山為界。總面積約170平方公里。

  ◎三溪水系

  上河鄉主要的河流水網是被合稱為“三溪”的瞿溪、郭溪、雄溪,以及發源於岷崗、桐嶺的潘橋河等支流,河水往東最後匯入會昌河,注入溫瑞塘河。

  下河鄉主要包含梧田、南白象、三垟一帶。東面與永嘉場以茅竹嶺、李王尖等為界,南鄰瑞安帆遊、下墩(今屬甌海區麗岙鎮),西接上河鄉,北襟甌江與溫州老城區。其區域範圍,明清行政建置劃為膺符鄉(部分)、德政鄉和吹臺鄉。膺符鄉六都(今龍灣狀元一帶)至九都(蒲州一帶),德政鄉十都(盧浦、山前、吳田一帶)至十三都(白塔、帆遊等)均為下河鄉,今鹿城區的洪殿街道、蒲鞋市街道等,亦屬下河鄉地域。

  清光緒八年(1862)《永嘉縣誌·鄉都》載錄了下河鄉村莊地名共206個,是上河鄉(101個)的一倍。

  ◎舟船代步

  下河鄉屬水網平原,地勢較上河鄉更平坦。溫瑞塘河支流無數,可延伸到如今的呂浦河、洪殿河、蒲州河等。因河網發達,以前的當地居民幾乎家家門口河埠頭都繫有木舟或水泥船,以利於代步、載物。

  人文河鄉

  標誌地名

  “河鄉流水漾睛瀾,夾岸榕陰擁翠巒。夜半航船酣客夢,五更斜月到章安”,這是古人描寫坐船從溫州老城區經溫瑞塘河到章安(瑞安古稱)時看到的風景。

  除夾岸榕樹外,上、下河鄉還有眾多人文古蹟。如上河鄉的岷崗山,宋戴溪等人年輕時曾在這裡讀過書;暘岙,明代王叔杲曾在這裡建起暘湖別墅;明代溫州布衣詩人何白在渚浦築起山雨閣會客吟詩。到了近現代,瞿溪潘宅莊園是潘國綱(鑑宗)晚年養老地,這裡還有著名作家琦君留下的鄉愁。

  

上河鄉在哪?下河鄉又在哪?聽,溫州水鄉給你捎來“土味情話”

  ◎琦君作品

  歷代名人還為上、下河鄉留下眾多詩篇且學風鼎盛。如茶院寺有南湖塾,著名學者陳傅良、葉適等在此講學授徒,從者眾多;吹臺山麓有吹臺塾(又名慈湖塾)。永嘉學派創始人薛季宣、名臣吳表臣、王允初,明狀元周旋、大學士黃淮等,均在下河鄉的歷史裡結下緣分。

  穿過歷史煙雲,至今仍然留存的,是上、下河鄉大部分地名。它們帶著河鄉風情,如今不少還寫在溫州地圖上。凡地名中帶“浦、橋、溪、河、湖、潭”者,傍水;“嶼、岙、崗、嶺、巖”者,依山;“莊、垟”者,平原近田也。與上河鄉的溪、崗、嶺相比,下河鄉因地勢相對平緩,形成的“潭”“浹”“瀆”更多,因此這裡的地名也帶有這種特徵。如水潭、應潭、潭底、魚鱗浹、燈籠浹、上池浹、橫瀆等。

  而這些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地名,如同“土味情話”,歷久彌新,世世代代在本土居民、離鄉遊子耳邊訴說故事,抒發鄉愁。

  參考資料:

  《溫州地理》作者 姜竺卿

  《弘治溫州府志》

  《溫州老照片》

  編輯 陳復 美編 薛敏

  特邀攝影 餘日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