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張先生以前每年都在一家體檢中心做全身檢查,今年又到了體檢時間。

“先生,你可以考慮做一下PET-CT。”因為不知選哪種項目好,客服給張先生做了推薦。

“這個是什麼?有什麼用?”張先生髮出疑問。

“它是一個查癌症的項目,可以發現體內所有腫瘤。”

張先生的父親和爺爺都是死於肺癌,所以心裡格外害怕得癌,在客服的強推下,張先生還是付款了。

一天,他突然刷到一篇文章“PET-CT輻射量巨大”,張先生心裡咯噔一下,此後他就“拉黑”了這家體檢中心。

實際上,PET-CT在查癌症上確實有優勢,但它也並非是萬能的,所以,對於PET-CT我們要正確認識,理性對待。

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PET-CT並非萬能的

PET-CT檢查可用於多種疾病的診斷,如可用於癲癇灶定位,評價缺血性腦血管病、卒中、腦血栓或腦溢血後腦功能情況以及腦缺血前後血液動力學的變化;還可以用於診斷心血管疾病,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瞭解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範圍,便於制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最最最重要是,它在癌症初期篩查以及療效評估方面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其對癌症診斷相符率達90%以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程木華教授表示:PET-CT檢查可用於腫瘤的早期診斷和鑑別診斷,腫瘤分期、復發的鑑別,為制定癌症治療方案提供方向,還可以評估預後。

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PET-CT查癌原理:

其實,該檢查的檢查原理也很好理解,就是將PET與CT結合起來利用,前者可以提供功能和代謝等分子信息,後者提供精細的解剖和病理信息,再通過融合技術,一次顯像即可獲得疾病的病理生理變化和形態學改變,從而幫助疾病診斷。像腫瘤代謝顯像主要通過某些放射性核素(如11C、18F)對這些代謝底物或類似物進行標記示蹤,並以圖像形式直觀顯示出來,可以精細準確、動態反映腫瘤組織與機體正常組織細胞代謝的差異,從而達到對腫瘤進行早期診斷、治療方案選擇、療效監測的目的。

不過,PET-CT也並非是萬能的。

解放軍306醫院腫瘤外科醫生藺宏偉教授表示,千萬不要把PET-CT檢查當做“神”,它並不能發現並拯救所有的癌症。根據本院調查數據顯示:在癌症篩查的有效性方面,PET-CT在健康人群中查出惡性腫瘤的比例並不高,僅僅只佔1.3%,所以,並不建議大家將這個檢查列為普通的體檢項目。

哪些人群比較適用?

PET-CT檢查並不適合每個人,比如孕婦以及哺乳期女性就不建議進行PET-CT檢查,它有一定的輻射,可給其帶來未知的風險。所以大家在進行PET-CT檢查前一定要提前瞭解清楚。

一般來說,PET-CT檢查適用於經濟條件比較好、年齡在60歲以上、腫瘤標誌物升高、惡性腫瘤高發人群、腫瘤患者

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如果不適合的話,大家也不要強求,因為PET-CT檢查雖然在診斷癌症方面有一定的幫助的,但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PET-CT檢查2大劣勢:

(1)價格貴

PET-CT的檢查費用並不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心動,根據網上搜索到的各地區醫院的相關體檢項目的宣傳估算,PET-CT的檢查費用大概在7000元-14000元不等。由於地區不同,所以檢查費用可能存在差異,上海還算是比較統一的,局部檢查費用為4000元,全身檢查費用為7000元;而北京地區局部檢查費用在6000-10000元之間,全身檢查費用在9000-13000元之間;廣州的價格位於上海和北京兩個城市之間,全身、局部大概在7000-10000元不等。

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2) 有輻射

網上有傳言稱:做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的輻射,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有輻射是真的,“相當於30年的輻射”的說法過於誇大了。

《放射醫學》雜誌當中的一篇文章曾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程木華教授表示:PET-CT檢查確實有一定的輻射,並且過度檢查確實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數據顯示,目前,患者接受一次PET/CT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劑量為8-10mSv,而臨床上常規應用的增強CT一次檢查輻射劑量為10-14mSv,PET/CT檢查對人體健康不會帶來不良影響。正常自然環境下,人體一年接受的輻射劑量為3-4mSv。由此可推斷,每接受一次PET/CT,相當於暴露在自然環境下2年。

另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PET/CT是將放射性物質輸入人體,這些放射性物質在人體內會向周圍環境產生輻射,因此做完檢查後72小時內儘量遠離人群,需要多喝水,加快放射物質的排出。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PET-CT檢查雖好,但是也有一定的劣勢,大家要理性對待,合理檢查。

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普通人做癌症篩查,要這麼做

•肺癌——低劑量螺旋CT

建議有肺癌家族史、年齡在40歲以上、長期抽菸者、或者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等肺癌高危人群,可以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可以幫助有效發現早期的肺癌。

•肝癌——B超檢查+甲胎蛋白檢查

建議有肝癌家族史者;乙肝以及慢性肝炎等肝臟疾病患者;重度脂肪肝患者;長期酗酒者定期進行B超檢查+甲胎蛋白檢查,尤其是乙肝患者,建議每三個月至半年要做一次該項檢查。

•胃癌——胃鏡檢查

建議有胃癌家族史者;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潰瘍病史者;吸菸、大量飲酒、年齡40歲以上者;精神壓力大,長期抑鬱、焦慮者,1-3年做一次胃癌方面的相關檢查。

一萬一次的PET-CT,值得做嗎?5類人比較適用,不符合的請放棄

•腸癌——腸鏡檢查

超重、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直腸息肉患者、消化道腫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潰瘍性結腸炎、有腸癌家族史者均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乳腺癌——乳腺鉬靶X線+B超檢查

建議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年齡超過40歲未婚育者、一側乳房曾患癌的女性這些高危人群定期進行乳腺癌相關篩查工作,包括乳腺鉬靶X線+B超檢查。

總結:癌症檢查的方式有很多,並不是每種都需要做,也不建議盲目跟風一種檢查方式,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檢查方式,如果自己不知道需要做什麼檢查,可以在檢查之前先諮詢一下相關的專業醫師,在遵從醫囑,避免過度檢查。#健康科普排位賽##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新技術助力 PET-CT比普通CT更早發現癌細胞》.重慶晨報.2015-04-15

[2]《一次PET/CT檢查等於30年輻射?專家:聳人聽聞》.新民網.2015-08-21

[3]《上萬元的PET-CT,值得做嗎?》.南方日報.2015-07-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