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攤三年,培養經商觀念

在我的人生中,似乎註定與投資分不開,從初中開始,每天課餘就幫祖父照顧小店(我祖父從供銷社退休後在集市上開的),在耳濡目染中喜歡了做生意,從此我愛上了與經濟相關的事情。

記得初中三年,每天放學後,我就急匆匆地跑出校園,到離學校一百米之外的祖父小攤,幫助祖父照看生意,那時商品緊缺,許多商品只有供銷社店有賣,加上祖父在供銷社工作幾十年,熟知商品的進貨渠道,又積累了大量的人脈,退休後就在供銷社前搞了個攤位,專賣各種生活日用品,所以生意非常好,每天忙不過來,祖父也喜歡我去幫攤。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幾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每次幫祖父看攤,他會給一些賣剩的糖果獎勵我,偶爾也會給我三毛五毛錢,在那時對我來說是莫大的獎勵,最讓我受益的是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生意的種子。

在哪個年代,生活貧窮,在農村讀書觀念又不太強烈,加上父母對我們學習又管得不緊,所以那時做生意,學手藝就成為我末來的理想和目標。在長達三年的幫攤中,我對生意上的各個環節比較熟悉,也逐漸對做生意有了興趣,所以在寒暑假中,除了每天幫攤外,在我父親的要求下,讓祖父帶我出外進進口,哪時的我極其珍惜出外進貨的機會。說實話,在此之前,不要說出市,出省進貨,市區我都沒去過幾次。所以每次跟祖父出外進貨,我是又緊張又激動驚喜。

有一年暑假,祖父答應我跟他去福建進貨,具體哪個地方,我現在也不記得了,只知道是福建省。哪天一大早,我被父親叫醒,洗漱好就來到祖父家等。祖父拿了四個麻布袋,用繩子捆邦在扁擔上就出發了,我們來到鎮上的火車站,買了票等火車,哪時的火車是燒煤的,一開動聲音特大,車頭上方冒出黑黑的煙,速度極其地慢,每個小站都要停,火車上環境是沒法說,經過將近二十多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下午時已是第二天凌晨了,雖然非常疲憊,但是心裡還是極其興奮,後來的事情基本上不太記得了,但是在我人生的歲月中留下了不可漠滅的印記,在今後的生活中,一直到如今,我對經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雖然有一個較好工作,但我仍然非常後悔當時的選擇,(因一個特殊的原因,後來選擇了讀大學。)

如今人已到中年,在自己崗位上每天工作忙碌著,閒遐之餘,我仍花了許多的精力在從事與經商投資有關的事,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回過頭來,我還是要感謝那時幫攤的經歷,讓我在人生中最終還是離不開與經商投資。讓我在工作之餘,可以掙些額外的收入,讓我生活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