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关键指标!

第一次直观感受到贫富差距,是什么时候?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般来说,处在同一个圈子里的人很难让你感受到巨大的贫富差距。当跳出了自己的圈子,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才会慢慢地感受到贫富差距。

对于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曾经的一次面试:

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关键指标!

我曾经求职于一国内知名景区,经过层层审核通关后,还需要面谈董事长。董事长的面试是在一栋豪华的别墅里。他看起来很普通,穿着很普通的布鞋,一坐下来立马有很漂亮的小姐姐跪下来给他擦鞋子。

说实话,跪下擦鞋子这件事还是给我很大震撼的,我相信我也做不到像别人一样点头哈腰,溜须拍马。当然了,虽然面试通过了,最后我肯定还是没有去。这也是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原来不同层级的人之间原来差距可以这么大。

周立波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脱口秀:

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关键指标!

你要是年薪在300万以上,二环内你爱买哪儿买哪儿;

你要是年薪在100万-300万之间,二环到四环内你爱买哪儿买哪儿;

你要是年薪在50万-100万之间,四环到六环内你爱买哪儿买哪儿;

你要是年薪在10万以下,你就给自己挖个坑,爱埋哪儿埋哪儿

虽然是个笑话,但也赤裸裸的揭示了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而这个贫富差距我们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示。

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关键指标!

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和1之间,数值越少,表示收入越平等,贫富差距越小,数值越大,贫富差距越大,如果基尼系数接近于1,那么就表示存在贫富两极化的现象。

再来看一下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

  • 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 基尼系数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 基尼系数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 基尼系数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 基尼系数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关键指标!

在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同时居民的承受能力以及社会价值观念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基尼系统的界限也只能用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二不同教条和作为标准来执行。

那作为普通民众来说,关注基尼系数有什么用呢?其实福子想说,我国基尼系数的数值是有向变大的趋势,贫富两极化的调调出现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讲,还是要努力工作,合理进行家庭资产配置,争取让自己过得更好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