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走进机床自主高精尖的领域还需要多久时间?能赶上日本吗?

一辈子的奇迹创造者


机床是工业的基础之一,涉及到电子科技,材料科学,物理基础等等之类,我们的高端机床的精密度其实并不差,但是在稳定性和寿命上面来说就是巨大差距了,说实话稳定性真的差别太大了,而且寿命也是非常的短,故障率太高,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老毛病,这些根源在于基础材料方面的缺陷,还有就是在应用系统稳定性上面其实也是需要提高的地方。

也许有一些人不服气,认为我说的太过,还会拿一些所谓的数据来反驳,还说我们的高端机床出口哪里哪里,说我们的机床达到了先进水平这些,但是了解的人都明白,可以到企业中去看看,去了解一下,国内使用的机床都是什么样的,低端机床基本上都是使用国产机床,中高端机床基本上都是使用进口机床,这个比所谓的数据靠谱多了。

我们现在是基础不稳,机床的稳定性和寿命,其实跟材料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钢铁产量国,但是我们每一年要从日本和韩国进口数千万吨的特殊钢材,我们每一年出口的普通钢材世界第一,这说明了我们在金属冶炼技术上面的问题,而这些其实属于基础物理范围的东西,我们不缺高端技术人才,我们缺少的是庞大的基础科学群体,没有扎实的基础,怎么能建立稳定可靠的高楼大厦呢。

机床工业其实就是机床科学的支撑,机床在系统方面我们很多都用的是日本和欧美的,机床材料方面,比如说轴承和其他核心部件都是进口产品回来组装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并不是我们的精度不行,而是我们的材质不行不耐用,别人的机台用十年八年精度都不会变化多少,我们自己的一两年基本上三天一小修十天一大修,真正接触过的人才明白这些。

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基础科学不够扎实,没有办法冶炼出来质量好的钢材,这是造成我们机床寿命短的原因,再者在其他方面的搭配也是不好,导致使用过程中问题多多,真的想要改变现在的局面,基础科学的培养其实已经势在必行,日本和德国机床为什么厉害,原因在于人家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和用心程度,我们现在就是缺少这样的精神,太过心浮气躁整天想着弯道超车,不愿意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不改掉一些毛病,我们永远赶不上日德的科技水平,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也许有人还是不服气,举个例子来说吧,也许会打击到很多人的信心,航空发动机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些,我们从六十年前开始接触发动机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了,日本在二战以后受到约束,不能研发这些,直到最近几年才被美国允许,等于说日本航空发动机研发空白几十年,但是日本最近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却研发出来一款发动机,推力和美国F22上面的发动机推力一样。

想象一下我们现在还在为发动机研发揪心,这就是科技实力的最明显体现,如果让日本一直这样下去,积累一二十年的飞机研发,那日本研制出来先进的飞机就不会是难事,而我们缺少的就是基础材料方面的突破,一直卡在这方面,基础材料好就可以研发出来稳定性好的机床,就可以用机床加工出来好的发动机部件,发动机部件好寿命和推力和稳定性都会得到提高,所以说基础科学不做好真的影响巨大,我们需要走的路子还很长。


无法超越的足迹


先别追赶,先回复元气再说吧


星际难民136


不改变社会价值观,想追上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