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 關不羽

張文宏終於招黑了,人紅是非多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招黑的題目。

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建議小孩子早餐營養要好,要吃雞蛋、牛奶這樣高營養的食品,早上不許喝粥。沒想到“不許喝粥”居然冒犯了“自古以來”的傳統,竟然成了“崇洋媚外”的罪名。據說引來三十萬條批評,場面蔚為壯觀。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張文宏作為醫學人士,提出兒童早餐營養建議很正常,講得也沒有錯。營養學方面的解釋,已經有專業大咖出來普及,這裡不再贅述了。不妨談談“自古以來”。

01

自古以來

中國古代很長時間內平民百姓都是兩餐制,所謂饔飧、朝饔夕餐。

這種兩餐制是按照當時經濟條件和作息時間的安排,與後來的三餐制差別頗大。饔又謂之朝食,很多翻譯為早餐,其實與後來三餐制的早餐並不相同,時間上要晚。飧則比三餐制的晚飯要早。所以,“自古以來”如果足夠古,那麼嚴格說是沒有早餐的。

當然,這是指平民。所謂天子四餐、諸侯三餐,社會高層另有安排。因此,率先發難張醫生的ID“平民王小石”要談“自古以來”的話,那就要改成“諸侯王小石”或“天子王小石”,改成“寺人王小石”也勉強可以。畢竟貴人身邊,混個兩餐半的剩飯,也算有點早飯的影子。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中國人改三餐制始於唐,宋代比較普遍了。主要是經濟水平發展起來了,作息時間也有所延長。唐宋的食風在日本保留,平安後期一直到近代前早餐標準格式就是一飯一湯配菜若干,配菜根據貧富地位有所增減,“飯”的原料也雜,豆麥雜糧均可,但並不稀。這也很好理解,古人的日常體力消耗大,湯湯水水不頂飽是不行的。這和當代鍵盤俠吃飽稀粥後拍拍鍵盤的需求很是不同。

當然,這並不排除唐宋之人喝點稀的。畢竟古人不太在意“自古以來”的限制,沒有堅持不吃早餐或必須吃乾的執念。只不過詩文中常見的喝粥,或貧或病,惆悵場景中為多,並不捆綁早餐。

至於明清,早餐的花樣很多,今天我們看得到的,當時基本都有了。但早餐必須喝粥的規矩是沒有的,比如說在京當官就很難得早餐喝粥。進宮早朝,住得遠的後半夜就得出門去,哪能做粥呢?

明朝兩代名相徐階和高拱有個吃早飯的軼聞。徐階是大胃王,上朝時帶著兩袋饅頭一路吃過去,食量相當驚人。一次在路上遇到新晉後輩高拱就熱情地邀請他並轡同行,還招呼他一起吃饅頭。沒想到個子短小、秀秀氣氣的高拱一點不客氣,把徐階的饅頭都吃光了。徐階感嘆“這小子將來一定是宰相啊”,旁人問為什麼,他說“飯量大器量也大”。

看來明朝人理解的“宰相肚裡能撐船”,換成饅頭也是可以的。

但粥好像不行。試想一下,如果徐階端著一大鍋粥,和高拱你一瓢我一瓢地喝,場面太美,不可想象。何況進宮後上廁所也不那麼方便吧?

由此想來,喝粥是“自古以來”云云是不靠譜的,可能是王小石們白粥喝多了上頭,腦補出來的。

02

崇洋媚外

“自古以來”不成立,王小石們扣給張醫生的“崇洋媚外”的大帽子就更不堪推敲了。

張醫生重點推薦的雞蛋,就是中國人對世界飲食的重大貢獻。雞的馴化始於亞洲,這是達爾文時代就有共識的。可能的起源地是印度、伊朗和中國,但到底哪個長期存在爭議。後來比較主流的是中國起源說和印度、中國分別獨立馴化說,分子生物學證據更傾向於中國起源說。

無論如何,雞和雞蛋肯定有我們中國人的貢獻,張醫生大力弘揚,怎麼成了崇洋媚外了呢?按照王小石們素來的邏輯,這分明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嘛?

張醫生提倡的牛奶,也是“古已有之”的。

奶製品在中國古代出現很早,也很受到重視,最著名的莫過於三國時代曹操和楊修的“一盒酥”典故。楊修為了一口奶製品,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魏王之富也只能“一人一口”,牛奶這個好東西沒有進入“古已有之”的早餐菜單,只是因為難得而遺憾。

那麼張醫生把牛奶列入早餐重點選單,何錯之有呢?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張文宏

按照王小石們的邏輯,這是繼承古人的遺志,實現中國人民牛奶夢的大好事啊?畢竟牛奶屬於高級貨供高級人士獨享的時代也不算很遙遠,和以粥為美同時,還是兩代人的記憶。喝白粥長大的,就算大腦發育受影響了,也不該忘記吧。

至於推薦三明治,也不能說崇洋媚外吧。西安肉夾饃、保定驢肉火燒從業者都論證宣傳過自己三明治、漢堡包的祖宗,王小石們當時沒有共襄盛舉、鹹與維新嗎?

其實,外國人對食品也很樂意認祖歸宗,大有“崇華媚外”的嫌疑。意大利的披薩和冰淇凌都享譽世界,統統打包給了馬可波羅。其實冰淇凌還有點譜,披薩真是沒什麼關係。可是意大利人就是樂意,人家不覺得“崇華媚外”是什麼罪過。好像王小石們也很樂意看到人家“崇華媚外”,這也沒什麼不對。

可是,一提三明治牛奶雞蛋,他們就翻臉了,就要扣帽子了,這是什麼道理呢?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來而不往非禮也”,這時候王小石們就忘本了?豈不是對不起祖宗?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平民王小石”微博下的留言(圖/微博截圖)

由此可見,他們標榜的傳統、自詡的愛國,是不誠心的。用他們的話講,就是“別有用心”的。

03

別有用心

張醫生被某些人盯上,一點也不奇怪。和雞蛋牛奶三明治、自古喝粥沒什麼關係。

張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在萬眾矚目的疫情期間,敢說真話、說實在話,確實容易得罪人,干擾了他們說夢話、說套話、說瘋話的自說自話。張醫生的罪過就在這裡,他講的真話、實在話有利於抗疫、有利於民眾自救,卻不利於一些人的“用心”。

可是,張醫生的專業水平和國內外聲譽,又不是這批人能接上話的。拿著放大鏡顯微鏡找不到茬,就只能拿喝不喝粥說事了。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那麼多罵他的都沒拿牛奶、雞蛋、三明治當早餐過?都是打小喝粥當早飯,聽不得說粥的壞話了?你信嗎?我不信。

什麼崇洋媚外、自古以來,在情在理都是站不住腳。無非是仗著人多勢眾,滾滾而來的網絡泥石流罷了。

這種操作才叫借題發揮、深文周納、惡毒攻擊、恬不知恥的別有用心。拿一個有理有據、生活常識領域的營養早餐話題,發揮到崇洋媚外的高度,舉國共討的程度。這是對一個有功於國、有利於民的專業人士的陰損構陷,這才是自古以來的聖賢君子、正直之士所厭惡的作風,這路“好漢”,國家有事,他們咋咋呼呼,什麼用也沒有。

人民有難,他們還是咋咋呼呼,什麼用也沒有。別人忙完了,他們出來捅刀子了。捅刀子,還不敢堂堂正正下手,專在下三路里做文章。拉著虎皮做大氣,盡在陰暗角落裡搞套路。就是做賊也是三五流的毛賊,噁心得很。

給張文宏扣帽子的“王小石”,才是中國互聯網的一碗毒粥!

▲網友對“平民王小石”微博的反駁(圖/微博截圖)

他們就是這麼一群猥瑣小人,因無能無知而自卑,因自卑而拿腔作勢,因拿腔作勢而自以為是,是互聯網的陰暗角落裡長出來的毒蘑菇,在氣候合適的時候,像爛透了膿包炸裂一般,拋射出有毒的膿汁,散發著噁心的腐臭。

今天的中國互聯網上,連一個優秀的專業人士的專業意見都成了仇恨的對象,誰又能倖免於“狗咬人”的悲劇呢?

互聯網為中國人打開了一片新的空間,卻在變得前所未有的骯髒、下流。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不可等閒視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