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現在有很多的人都以吃貨自居,當他們與別人說自己或者家人是一個吃貨的時候很是得意,他們說人生短短几十年想那麼多幹啥,做個吃貨,吃遍全天下的美食才最開心。

從很多吃貨身上觀察之後,發現他們那不辜負美食的宣言實際上就是貪吃。“吃貨”並不是美名,倒更像是一個醜名。

小孩吃貨們會無節制的吃自己偏愛的飯菜或者亂七八糟對身體健康有害的零食,經常造成消化不良,或者積食咳嗽發燒。

男士吃貨們熱衷於聚餐,且無肉不歡,有時是在飯店嚐鮮,有時是在家裡做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為了盡興吃個夠吃個美,會點很多或者做很多,經常把自己的肚子撐得難受,有時候喝酒助興,最後嘔吐把一肚子營養還未被吸收的美食送給了下水道。女士吃貨們除了吃美味飯菜能吃到撐,街頭小吃和各種零食也能吃到撐。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有的人叫苦連天發誓再也不多吃不多喝了,下一次仍然忍不住;有的人已經有了消化系統方面的各種疾病,明知吃了會引起復發,寧願第二天買藥或者去醫院也要在此刻吃到盡興;有的人明知道吃了某樣東西會上火會引起自己長痘還是要吃;有的人身材走形,看著大大肚子感嘆太胖要減肥,有的人容易皮膚過敏被醫生告誡要忌口,但是看到美食後仍然選擇不顧一切。真是像老人說的那樣“寧叫瘡流膿,不叫嘴受窮”,真讓人哭笑不得。

吃貨們為什麼會如此貪吃,以至於吃飽了還想吃,把肚子撐到實在裝不下才罷休。

其實貪吃很大程度是因為人精神的貧乏,內心的空虛、無聊、寂寞,或其他負面情感。心理學認為,任何一個身體的疾病都可以追溯到一個相關的心理因素。貪吃的行為與心理失調的問題密不可分。2500年前的佛陀也講過,欲樂就是火坑,它只會給有病的人帶來快樂,一個健康的人是會退避欲樂之火的。

所以貪吃的人的心理是處於失調狀態的。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不貪吃,人在心理健康的時候也不屑於貪吃。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1,我們在小孩身上發現,當他們在家裡沒事兒干時,就會不停地跟大人說無聊,不停地問大人要零食吃。一旦有小夥伴陪他一起玩,或者有我們大人陪他一起講故事,跟他一起做手工時,他們就忘記了零食這回事。孩子們在專注於其他更有意義的樂趣時,他的心裡就不再空虛,就會從失調回到正軌的狀態。這時他就不會再去貪戀零食或者是電子產品。

2,過去我在觀察自己的時候發現,當我心中迷茫無所事事,或者情緒壓抑,焦慮時,我就非常的想去吃零食,零食吃光,念想斷掉,心理問題不見解決反而讓自己身體不適。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節目,講的是一位患了嚴重抑鬱症的女孩,她每天都不停地吃,吃撐了就去摳喉嚨嘔吐,嘔吐完了繼續吃,有時侯還大哭,哭完還是吃,吃了還吐,吐完還要吃。似乎一直吃才能緩解她的抑鬱,給她一時快樂,但卻只會陷入惡性循環中。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3,有些人貪食由於潛意識裡面有一種叫補償心理的失調方式在作祟,當沒有限制條件存在,面對美食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放縱。

貪吃是惡習,全世界都以節制為美德,我們要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不做慾望的奴隸。

基督教認為貪吃會使人的心靈走入迷途,並把它列為七大原罪之一。

心理學家也證實貪食會使我們削弱自我保護能力。現在的人生存生活壓力大,為了排洩壓力或者抑鬱等負面情緒時就不計任何後果去貪吃,彷彿有點自毀傾向的意味,經常性的貪食慢慢讓人失去自主控制身體保護自己生命的能力。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在佛法上,貪嗔痴三個惡習中貪是排第一的。貪慾會引起煩惱,吃撐導體內五臟六腑都都疲憊不堪,身體就患疾病,疾病又影響工作和生活的心情,各種煩惱接踵而至。一個人輩子能吃多少食物是福報裡面早就註定的了,吃完了命也就到頭了,貪吃是提前消耗自己的福報。所以,戒掉貪吃惡習很有必要。少一樣貪慾,就多一份清靜舒爽的快樂。

成人怎麼樣才能擺脫貪吃惡習,養成有節制的飲食習慣,不再當吃貨?

如果讓我們的內心充盈起來,精神富裕起來,減少負面情緒,那麼貪吃的頻率就會越來越少,久而久之就會樂於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並享受這種節制帶來的舒適感。以下有一些方法,從思想和行動層面入手來幫助我們節制吃的慾望。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第一,常保持嚴峻的意識——我這一生能吃的食物總量是有限的,我要為自己節約福報,好好愛惜自己的生命。

第二,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像我們所處環境一樣有充足的食物,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受著飢餓的折磨,我怎麼忍心毫不在乎地浪費食物。

第三,常暗示自己:我願意節制,我願意一直保持身體的舒適,和精神的舒爽。

第四,不多點,不多做,營養足夠即可。吃到七分飽時就趕快離開餐桌,找一些其他更有意義可以讓自己專注的事情來做。“廢寢忘食”這個詞啟發我們,人在專注某一項工作時,就不願意把時間過多浪費在一日三餐上面。吃到七分飽即省了時間又保證了身心舒暢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第五,把用於買零食和額外美食的那部分錢節省下來,加上聚餐做飯時節約而省下來的錢,積少成多之後可以拿來佈施,印度教中有這樣一句話;假如你有兩塊麵包,那麼把其中一塊送給窮人,再把另外一塊賣掉,去買幾朵風信子,讓你的心靈也飽餐一頓。佈施可以讓我們獲得內心的快樂和富足。除了佈施還可以用於健身或者買書,空閒時間就來運動和讀書。運動讓人精神振奮,能提高我們的積極自主性,心是積極的就不會讓自己沉溺於負面當中。讀書讓人精神豐富我們專注享受書的樂趣時,便不再無聊空虛,不再需要貪吃零食或者其他美食對心靈進行無效填充。

第五,在農村,很多年長的母親們會做各樣美食,但從來不貪吃,看著家人吃的滿足她們就很開心滿足。自己保持身體健康平衡,便於照顧好孩子和其他家人這種樸實的愛的力量讓人根本就不會想到貪吃城市裡年輕的女性,慾望多,壓力大,經常會心理失調只要迴歸樸實的愛,就可以讓我們心靈安然富足,這樣慢慢地就不再有貪吃的想法。

你還在以吃貨自居,並以此自豪嗎?


如果你有貪吃的習慣,那就趕快行動起來吧,吃貨並不是一個美名,也不要再拿吃貨一詞來做自己貪吃的藉口了。#育兒# #教育# #生活# #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