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廷尉张释之:赶太子出宫、逼皇帝认错,这将是法家的最后辉煌

大汉廷尉张释之:赶太子出宫、逼皇帝认错,这将是法家的最后辉煌

张释之在西汉文帝时期做了廷尉,主管国家律法方面的事务。

他并非官宦之后,祖上不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那帮哥们。年轻时,张释之靠哥哥的钱财买了个官,因为长期不能升迁,收入太低,几乎把哥哥吃穷了,他就想辞官,被上司中郎将袁盎怜惜才华,推荐他做“补谒者”,勉强进入了汉文帝的视线。

这时候,他依然是个芝麻大的小官,但能够时刻伴随皇帝,听候差遣。有一天,汉文帝去上林苑游玩,一时兴起,叫来上林尉询问山林野兽的数目。上林尉吭哧吭哧回答不来,而管理老虎的啬夫毛遂自荐,有条不紊地回答了皇帝的问题。

汉文帝大喜,当即命令张释之拟制提拔啬夫。

芝麻官张释之犹豫了一下,拒绝拟旨,反问皇帝:“绛侯周勃是能说会道的人吗?东阳侯张相如是能说会道的人吗?秦国任用刀笔之吏,只会夸夸其谈而不做实事。陛下如今因为啬夫能言善辩而提拔它,臣担心从此天下人便都追求浮夸之言,而不肯认真做事。”

汉文帝点头称善,收回了命令,并叫张释之上车同乘,询问他秦朝弊政。张释之应对如流,被提拔为公车令,掌管出入禁宫之事。

新官上任的张释之,第一把火就烧在太子头上。因为太子和梁王同车入朝,不下司马门,张释之不仅追上二人,把他俩赶出去,还弹劾他们大不敬之罪。

汉文帝的老母亲薄太后听说此事,下令赦免两个孙子,他们才最终进了宫。

由此,张释之又被提拔为中大夫。

凭借执法严明公正、进谏刚正不阿,张释之一路升迁,成为廷尉,主管国家法律。

西汉初期,以黄老之术治国,儒家尚且夹着尾巴做人,法家也逐渐式微。张释之成为廷尉,是法家回光返照的辉煌时刻。不久之后,文帝、景帝去世,武帝登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法家也只能转为地下工作,靠着“外儒内法”的方式挣扎。

张释之当上廷尉之后,顶撞汉文帝的次数更多。


大汉廷尉张释之:赶太子出宫、逼皇帝认错,这将是法家的最后辉煌

汉文帝骑马过桥,一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来,惊了皇帝的马。张释之把这人捉住,询问一番,仅仅罚款四金就放走了。

皇帝大怒,说:“幸好今天骑的马温顺,万一我骑了另外几匹马,我就要受伤了。廷尉怎么能罚点钱就放走他!”

张释之回答道:“这个人见圣驾来,躲在桥下,以为皇帝走了,才敢出来。出来看到皇帝的车队,又赶快避开。按照律法,他犯的罪只能罚款四金。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随意更改,难以取信于民,望陛下慎重。”

汉文帝沉思许久,才认可了张释之的说法。

后来有人偷盗皇室宗庙的玉环,张释之按律判他弃市,也就是在闹市将人杀死之后,把尸体丢在现场。汉文帝非常不满,要求诛九族,又被张释之顶了回去。

法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顶撞君王和处罚权贵。这和商鞅徙木立信是同样道理。如果主管法律的官员连皇帝的命令也敢拒绝,连太子王公也敢惩罚,普通人又怎敢不遵守法律?

只是,皇帝又怎能容忍别人以法律的名义给自己套上枷锁?


大汉廷尉张释之:赶太子出宫、逼皇帝认错,这将是法家的最后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