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因素疊加帶量採購政策顯效 前三季度過半藥企大幅削減銷售費用

本報記者 張敏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2020年醫藥生物行業前三季度數據發現,該板塊超過一半的上市公司銷售費用減少。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醫藥生物板塊353家上市公司中,187家上市公司銷售費用減少了,佔比過半。其中,63家藥企的銷售費用同比減少超億元,華潤三九等4家藥企的銷售費用同比減少超10億元。

對此,專注醫藥大健康領域併購投資的東方高聖財務總監楊秀仁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出現上述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個是受年初疫情影響,業務銷售人員出差、拜訪、銷售的活動減少;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受帶量採購影響,中標企業藥價下降,代理銷售等中間環節減少了,不需要支付中間環節費用了。“原來高開高返的情況沒有存在的基礎了,隨藥價降低,銷售費用自然也就減少了,國家系列政策的效果顯現。”楊秀仁解釋說。

“在一定程度上,銷售費用是與銷售額度呈正相關的。”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上半年很多藥企的銷售是靠自然增長,因此銷售費用支出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165家醫藥生物企業營業收入出現下滑,其中7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下滑幅度超50%。包括ST運盛、國農科技等9家醫藥生物板塊的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削減了50%以上的銷售費用。

除了受疫情因素外,帶量採購的持續推動成為藥企銷售費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4+7帶量採購試點推行之初,國家醫保局就明確指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的作用之一就是促進公立醫院深化改革。通過擠掉藥品銷售費用、改變“帶金銷售”模式,淨化醫務人員行醫環境,促進合理用藥。從企業發佈的數據來看,這一舉措效果正在顯現。

例如,信立泰發佈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42996.26萬元,同比減少40.12%,主要受疫情影響,新產品進院受阻;其次,受帶量採購聯盟擴圍地區執行影響,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銷售費用本期較上年同期減少44988萬元,減少38.6%,主要受疫情影響費用支出減少;同時,帶量部分對應的銷售費用減少。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湖北、福建等26個省市確定將於11月份執行國家帶量採購結果,其中,山西、江蘇、甘肅、貴州、遼寧、重慶、青海7個省份於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史立臣向記者表示,目前這個階段,隨著帶量採購品種的擴圍以及持續推進,化藥企業的銷售費用有望繼續減少。

在史立臣看來:“在目前的發展模式下,‘帶金銷售’模式短期內很難改變。”

據記者通過同花順數據統計,在部分藥企銷售費用縮水的同時,也有部分藥企銷售費用1月份至9月份實現了增長。其中,醫藥生物板塊28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增長了50%以上。

九安醫療在2020年三季報中介紹,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長190%,主要因為業務宣傳推廣及運費等隨著收入增加而增加;華蘭生物在2020年三季報中介紹,公司銷售費用本報告期較上年同期增加93.27%,主要原因為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疫苗製品銷售收入增加,相應銷售推廣諮詢費增加所致。

由於商業賄賂現象的存在,一些藥企銷售費用結構中包含回扣部分,這也導致醫藥行業銷售費用高企。而“回扣”盛行導致藥品價格虛高、醫保基金流失。

在醫保控費、給藥價“擠水分”趨勢加大的情況下,商業賄賂成為監管的重點。今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開展了多項針對醫藥購銷領域的反腐行動。例如,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與國家醫保局聯手反腐,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醫藥商業賄賂案件信息交流共享機制。8月28日,國家醫保局還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建立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的指導意見》,被業內稱為“黑名單”制度,旨在打擊醫藥領域給予回扣、壟斷控銷等行為。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醫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政策收緊的情況下,企業的合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會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