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利津二中

心中的利津二中


大吊车隆鸣着,悬挂在校门上方的“利津二中”毛体镀金大字被逐一摘下。饱经沧桑、历尽磨难67载的母校,宛如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戛然而止,好似一部厚重的历史剧完美谢幕。极像了一颗光芒璀璨的流星划空而过,瞬间湮灭在浩瀚星河里。


01

艰难曲折、灿烂辉煌的校史


风云激荡一甲子。二中享天地之灵气,承自然之神力,沉淀了丰厚的书香气息和人文底蕴,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对振兴县域经济功不可没,实为利津百姓心中的“北大”。

建国三年之际,尽管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利津人民却收到一份特殊而珍贵的礼物——组建“二中”。它于1952年10月25日在陈庄宣告成立,结束了县域北半部“中学无处上、文化层次低”的教育历史。1951至1956年黄河北岸重镇——陈庄,是垦利县委、县府驻地,故始名“山东省垦利中学”。1958至1961年沾化、利津合并,更名为“沾化三中”,即“河口一中”最前身。历史沿革不断,它多次下放到陈庄公社管理,随称“陈庄中学”,又多次复名为“二中”。

自成立到1971年,二中共招收18级初中班,每级4个班、近200人,生源多为北半部的农村籍学生。1976年陈庄“五七中学”初一4个班整体转入,定序为后18级。1978年校归县管,复名“二中”。从此初中部每年招收2个班、近百人,二年学制改三年,遴选陈庄公社的小学“精英”和体育特长生,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截止到2001年停招,初中部共招收37届、约六千人,大都升入本校高中部就读。

自1968年始,二中开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29级为2-6个班,30-34级扩为8-12个班,35-51级达19-21个班,共招生近三万。1977至1979年设数学师训班1个,班额不大。1978年县域内撤办乡镇高中,二中从11级始面向北半部招生,并设复课班1个,从此占据半壁江山,与县一中平分秋色。

二中位置优越,交通汇聚,商贸繁华,人杰地灵。东倚供销社、公社大院,南傍国营饭店、医药公司、县二院,厚厚的土院墙西临是新华书店、水产公司、粮所、村小等,恰似众星捧月。老街大集逢一逢六,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商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赶集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好不热闹!

校园内青砖红瓦的平房,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自南大门进入,路东是伙房、校委会、教职工宿舍。路西为教学区、实验室、阅览室、学生宿舍。操场、篮球场安在最西部。教室纵横各三排,每排九间,三间一口,中规中矩。凸起的长方形洋灰墙面,上部是伟人画像,光芒四射;下面印满了楷体领袖语录,激励着师生,装点着校园,透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情画意。院内多处小树林,刺槐居多,引蜂招蝶,郁郁葱葱。操场南那几棵大柳树,枝繁叶茂,婀娜多姿,树干粗得一个人难以合拢,在炎炎烈日里为运动健将们遮荫纳凉。1985年,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了首屈一指的地标建筑。

八十年代初期,物质依旧匮乏,师生生活依然拮据。每逢周三、周末下午,不论路途多远,不管刮风下雨,住宿生准时回家背干粮、咸菜,大都搭伙步行往返,不然断顿挨饿。隔天的干粮,硬梆梆的,易饲馕(发馊)长毛,更易龟裂、开花、零散了,不得不勤看、常馏。学生食堂常年供应粗粮饼子、玉米粥、咸菜三大样,一成不变。家常便饭仅填饱肚子而已,谈不上啥营养不营养。饼子中间厚,边缘薄,像一个铁饼摔成两半,有时欠些火候,夹生难咽,只好放回尼龙兜里熥馏下顿吃。教工食堂里能见到面卷子、炒菜,熟瓜子条里的熟油稍多些,味道自然香些。

学生宿舍,一律木板大通铺。不论多少,同班男生全挤在两间屋里,冬无火炉、暖气,尝够了“当团长”的滋味;夏无风扇、空调、蚊帐,但蚊不欺众,无人喊冤叫屈。双职工两间宿舍;单职工两人一间,吃住、办公全在里面,简陋不堪。

二中历经磨难,饱经沧桑。整风反右、大炼钢铁、斗私批修、“文革”等运动,全程参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万万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复课闹革命,踢开课本闹革命等活动,一个没落。有的老师被打成“右派”,边努力工作,边不断检讨,认真接受改造。教学秩序、师生关系,难免受到“读书无用论”的严重冲击干扰,多次出现“教师无法教、学生无心学”的混乱局面。时代在变,校名在改,但二中“造福群众、惠及后代”的办学初心一直没变。


02

博学多知、幽默诙谐的传道授业者们


书香二中,卧虎藏龙,人才荟萃。初高中连读的五年里,书声朗朗,不绝于耳;在校西北角抬筐挖湖、到校农场收麦情景,历历在目。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学质量高、学校名声大,全凭好老师来维系。学校蕴藏了一批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年富力强、才艺双馨的骨干教师。他们学历高,教课好,朴实善良,教书育人响当当。

初中语文刘老师,中师生,普通话倍棒,声音悦耳,像低音炮,极具磁性,跟班转教高中历史;初中英语殷老师,专科生,十年“文革”中教体育,跟班教高中英语;初中地理陈老师,曾是抗战时期“驼峰航线”飞行员,堪称“活地图”,编筐、裁缝,无所不能;初中生物李老师,双本科生,常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用松香、火柴盒制作昆虫标本;物理高老师,年逾耄耋,依然才思敏捷、笔耕不辍、妙笔生花,美文佳作屡屡发表;化学王老师,在篮球场上吹起裁判哨,动作洒脱,指令干脆,令人赞叹不已。诸类奇人趣事,数不胜数,引以自豪。

学校虽小,但管理以严格称颂,要求师生晨起跑操,然后上课、用餐、休息三点一线,按部就班。此规定的强力执行,得益于一位负责人。该领导身高马大,说话掷地有声、直来直去,但听说学历低、方法少,面对个性鲜明的教师,有时难免尴尬。

B老师,名校毕业,自愿分到离家几十里的二中教学,与在省城高就的同学相比,难免有些落寞惆怅。身为单职工,月薪仅百元,难以养活上老下小,不得已回到家乡,帮衬着家里多干点农活、多打点粮食,以缓解眼前困难。因此,除了冬季,放学后他必然骑车回家,早晨再返校上课,雷打不动。这与严格校规是相悖的。

雨后的一天清晨,路滑难行。身为走读师生的我俩都误操了,在急匆匆跨进校门时,恰遇该领导倒背着手查岗。该领导面带怒色,嘴里冒出了一句“你总是我行我素”。本已跨上车往宿舍赶的他,又慢慢悠悠下来,像打招呼似地拖着长音回了句“你行,你也素啊”,然后骑车扬长而去。

哇!太有才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不愧为名牌大学生。


03

珍惜时光、勤奋刻苦的莘莘学子们


1981年招了4个班,正值改制初年,前两个班为快班(过渡班),一理一文,学制2年;后两个班为慢班,学制3年。快班生如若考不上,可直接插入慢班就读,不算复课。

本班新生32人、插班生16人,恰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意气奔放,志同道合,班额不大,其乐融融。生活中朝夕相处,关爱有加;学习上你追我赶,废寝忘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常挑灯学至深夜,细细的火苗把灯罩熏得黢黑,浓浓的煤油味充斥着整个教室。春暖花开时,搭帮来到果园里,走在麦田间,背题复习,探讨学法,舒畅至极。为强身健体、保持旺盛精力,跑了早操跑晚操。晚自习间的跑步声响彻夜空,与灯火阑珊的校园夜景交相辉映。

学制改了,考试模式、科目、分值也瞬息万变。当时高考前有个预选,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高考。试想,高中招生规模本来不大,预选制又刷下一批发挥失常的考生,参加正式高考的学生少之又少,顺利跨进高等学府深造者更是凤毛麟角。

1982年高考英语专业录取时,数学分仅作参考,不计入总分,诱导了部分同学在数学课上一门心思学起英语。但1983年高考风云突变,始料未及,数学不仅算分,还涨到120分,与语文持平。害得那些数学差的“英语迷”们措手不及,临阵磨枪亦难发光了,只好不情愿地考取了中专。

班主任殷老师智勇双全,教学、管理技高一筹。晚点10分钟里,从不提及班内琐事,而是提来“半头砖”索尼录放机,播放英语课文磁带。一遍生,两遍熟,大都耳熟能详,通背全篇,熟能生巧了。大家亲其师,信其道,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史无前例,高考成绩斐然,近五分之三被英语专业录取。同学中不乏“英文”、“美文”名字,洋气十足,好似与英语天生有缘。

同学们大都才艺双全,可谓盘虬卧龙、群英荟萃。在校歌咏比赛中,班长戴着洁白的手套,优雅地打起拍子,全班齐唱:“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啊,年轻的白杨......”感情饱满,歌声嘹亮,勇夺桂冠。在班级元旦晚会上,男生独唱一曲《老房东查铺》,宛转悠扬,韵味独特,至今回味无穷。

往事如烟,渐行渐远。心中的二中,播撒了文明种子,注定能托起明天的太阳。虽带着昨日光环远去,但“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精神,永远激励着曾经的学子们勤奋好学、艰苦奋斗、乐善好施、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回眸,利津县人,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看书、写童年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